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中美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化学化工实验室。对中美两国化学化工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在人性化管理、安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药品管理、使用管理和机构设置方面进行了简要比较,并反思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有利于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EHS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EHS管理体系(environment环境,health健康,safety安全)是指建立环境、安全、健康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等构成的整体,是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其影响目前已涉及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仪器等行业.与企业的EHS文化风起云涌相比,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明显的冷漠和后知后觉.从EHS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文化的社会责任的角度讨论了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引入EHS文化的意义,并从事故应急程序、化学伤害的第一时间救治、化学实验室的一般安全问题、化学品管理、实验室人员培训实施等5个方面,着重讨论了高校化学实验室EHS管理标准化文件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高校化工实训室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化工实训室的污染及危害.高校化工实训室污染环境的原因在于:缺乏规章制度和对实训室的监管,化工实训的特殊性及设计不合理,污染处理技术相对落后等.控制高校化工实训室污染应加强立法、执法和实验室管理;增强环保意识;改变实验模式;提高实训室防治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类实验室污染物常涉及有有毒的化学试剂、生物制品、动植物残体、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噪音、射线和电磁波等,由于种类复杂多样,处理相对困难,业已成为危及学校及其周边相关地区生态安全的潜在隐患。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污染物管理、检测监督体系以加强管理,组建独立的实验室群以保证与密集人群的有效隔离,建设专职的污染物回收处理实验室以从技术层面加强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等可能是解决该隐患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可持续和科学发展及绿色化学教育已是化学教育的重中之重。针对实验室废水的收集和处理,深刻剖析化学实验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原因。提出了减少实验室废水排放和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治对策:制订与完善专门法律法规;全面推行绿色化学思想,倡导绿色和清洁实验;落实和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本地区中心实验室功能;政府环保部门加强监控及指引;政府加大实验室废液处理投入。以期指导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切实保护实验室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6.
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环保是保证高校正常运行的重要内容.该文根据华东理工大学的特点,从日常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检查、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的使用、化学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对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校化学实验室在得到更加广泛使用的同时,其安全管理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基于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要性的再认识,从一般安全管理的防范、应急和善后等3个层面来剖析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我校化工制药工程专业在迎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安全评估的实践,探究了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举措:协同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素养培育良好的安全习惯;加强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台账体系建设;依托现代科技推进化学品管理信息化;强化实验室规范建设标准化的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及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奖惩举措,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验室的各种危险化学废弃物在不断增加,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和安全地处置,会造成各种严重后果并给社会环境带来危害。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安全管理,自行设计一份化学实验室废物处置的调查问卷,获取了学生对于废弃物处理的基本看法,增加其废弃物回收意识,得到几个基本结论。结合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规模和费用现状,说明了实验室废液暂存库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具体实际问题开展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实践,从废液桶分类、事故追责、下水管道独立、安全教育和建立药品领用信用等级等方面着手,希望能进一步推进开展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工作,预防环境污染,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9.
伴随高校科研工作的高速发展,实验室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大幅增长。如何将实验室固废在转运处理之前在校园内安全、环保、健康、科学地暂存,已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和环保工作的重点。从高校几类实验室固废的安全风险入手,该文提出实验室固废暂存的设施安全设计要点、安全使用规范、环境和健康管理方案,并将高校实验室固废规范化暂存纳入城市固废处理的全流程管理中,进一步促进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289-291
化学化工专业实验室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中挪实验室在安全教育、安全设施及管理、药品管理、操作管理、设备管理5方面的比较,发现国内实验室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实验设施、规范药品管理、强化管理力度。为完善化学化工实验室的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实验室科研教学活动的增加,实验室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及其污染问题日渐凸现。为规范和加强高校实验室排污管理工作,防止实验室废物污染危害环境,本文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简介1996年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工科大学化学等基础实验室组建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实验中心。2001年并入高分子材料等4个专业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种类多,其人员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清华大学化工系以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为基础,建立并实施了"实验室准入制度",不仅完善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也为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的人员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实验室废弃物收集处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实验室主要废弃物为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废水废气、放射性废弃物以及电子废弃物等,产量低,但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废弃物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质,收集处理不当对环境和人的健康危害很大。系统介绍荷兰高校收集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体系,荷兰高校实验室设置了专门负责废弃物处理的管理机构,废弃物分类明确,每一类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都十分详尽且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分类处理方法和人员责任管理培训制度,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实验室产生的大量化学废液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必须对高校实验室的化学废液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介绍了国内高校实验室一些常见无机类废液和有机类废液的实验室处理方法,阐述了新型的废液处理装置在高校实验室化学废液中的应用实践。对废液处理装置不但详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而且还对新型的废液处理装置方案与现行的请有资质公司处理废液方案及传统的高校实验室自行处理废液方案在处理高校实验室化学废液方面的优缺点和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能为高校实验室化学废液处理提供新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祖荣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100029) 杨祖荣,男,1939年出生,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化工原理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化工单元过程的研究工作.现任化工原理教研室主任、全国高校化工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85 1986年,应邀赴美国Oregon大学化学工程系进行传热方面的合作研究工作.编写及编译的著作有:<液体输送>、<汽车零件清工艺>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相似文献   

17.
<正>简介武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1998年3月,是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原各二级学科实验室基础上,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建立的,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主任负责制,是湖北省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任单位  相似文献   

18.
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从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技术的学习、安全制度的建立等3方面,对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进行探讨.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管理,促进安全意识的形成,提高安全技术的学习,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必须重视的3个方面,可促进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形成,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的安全环境,为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从事科研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实验室开展各类化学实验,涉及到大量化学药品的使用和化学废弃物的排放,这些废弃物量少,但成分复杂多变,相当一部分具有较强的易燃、易爆或者毒性。为了加强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结合高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安全管理的现状,开展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实践,从管理队伍与责任落实、实验室废弃物最小化途径、化学试剂跟踪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及环保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20.
<正>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教学中心以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湖北省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为基础,依托绿色化工过程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磷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化工清洁生产中心和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以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制药工艺设计)、卓越计划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教学科研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