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5岁,程序员对这种男人我很反感。我喜欢直来直去的人。作为男人应该果断、坚强,“娘娘腔”男人做事犹豫不决,和他在一起我会觉得别扭。这种人之所以这样,可能家里没父亲或者小时候接触女人太多。但是人与人说话和做事的方式都不同,我们也没必要排斥他们。我想,除去与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作外,这种性格不会对事业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走开吧,男人     
有一类电影被人们称为男性电影,这种电影里通常没有女性角色,例如《野战排》、《黑鹰坠落》之类的战争片(战争让女人走开嘛)。但是如果有一部影片,里面只有女性角色而没有男人的影子,这个片子多半会被称为女性主义电影。这里面有一个微妙的差别,前者从来不会被戴上“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难字有两类:一类是不常见的冷僻字;一类是虽然常见却时常要读错的字。这两类字报纸上都有,一般见于人名、地名、文物名、专门术语、文言词,以及文言成语的用字等。这些字在报纸上出现的时候,最好加上注音。这样做对于读者有很大的方便。有人认为这种办法可以行之于识字较少的少年儿童们看的报刊,如《中国少年报》《小朋友》等,或初识字的人看的通俗报刊,而不必用于一般的报纸,因为一般报纸的读者,识字总在五六千左右,看报不会有多少难字了。其实并不如此。五六千字以外的冷僻字在报上用到的还不少,五六千字以内的容易读错  相似文献   

4.
19岁的春树说:“我可以和任何男人但我不会由任何男人摆布。在我开始与一个男人在一起的时候,我都用一种很认真的态度面对,后来我发现这些男人也许不值得我这样认真。” 继70年代的《上海宝贝》之后,《北京娃娃》摆出了更惊世骇俗的姿态?  相似文献   

5.
相机,改变的是这群农村妇女的内心——村里男人不会做的事情,她们做成了,而且还在陌生的城市引起这样大的轰动。这肯定会是一个转折。  相似文献   

6.
黄珊 《新闻天地》2010,(4):12-13
虽然现在观念已经不会把男人.当模特与不是正经事划上等号.但模特行业是女人唯一把男人踩在脚下的行业的说法依然相当无情。历数30年来的代表性男模除80年代的胡兵以及后来顶替他的李学庆外.其他男模似乎都对模特圈充满了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7.
正在图形符号学的表达方式和构成关系中,有这样一类特殊的表现方式,那就是利用巧妙的"构形转换",而衍生出的一系列能够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图形。这一类构形关系自图形符号学创始起就一直作为不可缺少的创意手段而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同质异构这种特殊的构形方式。图形符号学概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表达和信息接收的准确性、生动  相似文献   

8.
2011年的期刊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越来越大,文化生活类期刊的发行量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江苏省妇联主管主办的一本男人杂志,《莫愁天下男人》如何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李翔 《声屏世界》2011,(2):38-39
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创意表现一、传播形态的创意:杂志型、专题型、服务真人秀并存。目前电视生活服务节目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为您服务》《生活》为代表的综合类杂志型节目;一类是像《天天饮食》《美味中国三人餐桌》《快乐生活一点通》这样的单一类专题型节目;  相似文献   

10.
邓志青 《视听纵横》2007,(4):116-116
目前广播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提到创优,人们总是把它和各类评奖活动联系在一起,一些电台甚至根本没有设置某一类型节目的栏目,为了使该项目在评奖中不会落空,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创优人员每年专门创作一两个“精品节目”供参评使用。显然,这样的广播创优已经走入误区,它的危险性在于这种创优违背了广播的传播规律并且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陈保才 《大观周刊》2010,(29):12-12
许多女孩子被花心的男人伤害到对男人失去信任。之所以伤得这么深,是因为陷入得太深。其实.如果能早一点发现对方花心的话.也许就不会开始.不开始也就不会痛。所以,及早发现跟你交往的男人的花心,对女生来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事档案的新特征及其对管理者的素养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人事档案是指高等院校各级组织部门、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等形成的,关于高校各类人员德能勤绩和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记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一般由高校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另一类是高校学生档案,一般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管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3.
白领丽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里的男性已经不再是不拘小节的硬汉一统天下了,F4、裴勇俊的迅速窜红,让很多男人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花一样的男子”是如此深得人心。在现实生活中,男人们慢慢地发现应该为自己活着,穿着讲究、生活细致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他们开始去掉中国传统的“男人不该注重外表,应讲究内涵……”“男人最重要的是承担家庭的责任”等等观念,继而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的装扮和表达自我的方式。这种“男为己容”的审美观已逐渐从原先的时尚圈延伸到都市里的各个行业,首先在中高端人群中形成一个群体,并向其他的社会阶层蔓延。与其说这是男性审美的一次变革,不如说它是男性自我意识的渐渐苏醒。  相似文献   

14.
很难给女性图书下个确切的定义,姑且把它理解为和女性有着直接关系的书吧。给女性图书分类也比较困难,只好硬着头皮去分,难免有跨类的情形出现。 有一类是供女人直接阅读的,它们从外到内关心着女人。男人们读它是不适宜的,正如女人的口红男人不应该用一样。这类书如陕西师大版的《风度女人》、时代文艺版的《情调女人》、中华工商联版的《优质女性》、珠海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看到一位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兼记者写的文章。文章作者把当今记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会不会电脑、会不会开车、懂不懂外语、用不用手机、会不会刷卡,归到“时尚”一类。作者对上述几种技能都不怎么在行,但却流露出有点沾沾自喜的感觉。我认为这种感觉不怎么对。新闻工作者在当今社会应有一种紧迫感,除了思想、政治要跟上形势外,各种应具备的技能,也该尽快地掌握住。 我作为教新闻学课的教师,就常常有落伍之感。因为比起现在的学生,我辈在文革中耽误了不少宝贵的青春,外语生疏了,新兴的技术如上网、电脑的使用,都不怎么行,更何谈…  相似文献   

16.
刚刚好最好     
《大观周刊》2010,(30):49-49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走入了忘本的征途。全球每隔10秒就有一个角落要么是个男人、要么是个女人就会发出类似这样的声音“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生活!”、“我这么忙,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一个男人,几乎拥有所有让女人向往的事情,通常,我们称这样的男人为“白马王子”。但是不知为什么,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有些女人却离开了“白马王子”为其营造的安乐窝而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女人不论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尊重,如果她还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事业王国,她就更加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8.
所谓比拟,是指把物当人来写,或看把人当物来写。从修辞学上说,写作时运用这种手段,统称为比拟。写新闻有时恰当地用这种修辞的手段,使报道的事物或人物可以更加具体、形象,给读者以生动活泼的感觉,能增添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新闻写作中运用的比拟,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拟人,即把物当作有感情有生命的人来表达,给它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形象,让它具有人的声情笑貌。这样拟人写作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无生物当作人来写。《人民日报》1987年9月13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的消息《二汽在改  相似文献   

19.
最近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著名节目(新闻类)主持人兼记者写的,题为“我非时尚中人”(见11月10日中华读书报),她把当今记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会不会电脑、会不会开车、懂不懂外语、用不用手机、会不会刷卡,归到时尚一类,因为她对上述几种都不怎么在行,言语之外还有点沾沾自喜之意。我认为这种感觉不怎么对头,新闻工作者在当今社会有一种紧迫感,除了思想、政治要跟上形势外,各种应具备的技能,其实也应尽快地熟悉起来。 我作为大学里教新闻学课的教师,就常常有落伍之感,因此比起现在的学生、后生之辈,我们在文革十年…  相似文献   

20.
广播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已深深介入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兴的、富有生命力的广播文化正在形成、发展。广播突出的特点是声音。由声音而带来了自己的优势——传播快、范围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广播除语言外,还有音乐和音响。音乐在文艺节目中是大量的,在新闻、专题性节目中也经常使用,如配乐节目、节目间奏等。音乐本是一门古老的声音艺术。如果音乐运用到广播中,应该叫广播音乐。“广播音乐”有音乐艺术的结合,但又不是生硬的拼凑和填充,它有自己的艺术规律可循。一般地讲,广播音乐是一个总概念,它包括了从广播中播放出来的一切音乐。广播音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整的器乐、声乐作品。这些作品要通过广播这一独特的传播形式来播放,这就有别于舞台演出。这一类包括音乐会实况、综合文艺节目和中外音乐名作配以介绍和解说的节目。另一类是广播剧和通讯、散文、小说、诗歌等中的配乐。这种音乐是作为听觉艺术的一个表现手段出现的。这一类的音乐创作、选择与应用,又不同于一般音乐的许多特点和规律。笔者在这里想谈一谈这一类音乐在广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