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作为近几十年来分析哲学内部最重要发展之一的实验哲学,援引实证心理学的调查手段,通过对各哲学分支领域的经典论题做经验探究,展开了对“把直觉作为证据”的传统哲学方法的抨击,进而要求我们重思做哲学的方法。梅剑华《直觉与理由: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一书正是对语言哲学这一个特殊领域的实验哲学研究著作。该书不仅从实验的角度考察了语言哲学的各核心议题,更颇具创新地强调了实验哲学与语言哲学于同一层级的互动,最后还吸收了史学研究的思路,给出了对实验哲学方法论的原创性辩护,为实验哲学方法的下一步优化提供了建议,也给哲学方法论的讨论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社会的批判者 ,他把人本主义哲学融合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新的道路。他批判资产阶级不仅运用技术在物质领域占有统治地位 ,而且通过技术理性的语言分析把统治领域延伸到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他反对技术的逻各斯统治 ,强调人类的精神解放。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家最早发现了用日常语言和诗性语言表达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困惑,因而出现了从口常语言、诗性语言到哲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发展历程。古希腊人有着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试图探索人类理性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用不同的语言类型表达和把握不同的对象世界。他们尤其是对诗性语言和哲学语言的分析和探索,是现代语言哲学的一个盲区,它可以成为继科学语言哲学和日常语言哲学之后的现代语言哲学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语言哲学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不管是语言学家还是哲学家,他们的研究往往是将语言作为方法或是切入点来研究哲学,哲学是最终的落脚点.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哲学的课题时容易偏离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忽视了从哲学思想出发对语言学的本体进行研究.对此现象,笔者分析了原因,并从分析哲学对西方主要语言学思想理论的影响入手,以语言学发展的具体事实为例来论证哲学思维对理论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讨论了语言学家的语言哲学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5.
马理 《科学学研究》2005,23(6):732-739
历境主义是科技史研究领域中后起的一种研究模式,源自西方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由于西方的历境主义论域主要集中在19、20世纪的科技史,故而其既有的经验可能不完全适合于中国史境中的中国问题。这就首先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尤其在哲学认识论和语言哲学层面上,对历境主义展开必要的反思性分析,为建构中国历境主义理论做准备。  相似文献   

6.
现代哲学关于心理意向性的研究始于布伦塔诺。而其最新研究成果则是语言哲学传统所建立的意向性理论。文章概括论述了语言哲学意向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然后从指称、意义、真理、知识和科学等方面探讨了其对开拓哲学研究新局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先天性思想是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的核心理论,也是转换生成语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语言是先天的,普遍语法是世界上不同语言的初始状态和基础,它存在于语言习得机制中,每个人都天生具有这种语言机制。本文主要对乔姆斯基语言先天性思想的内容和哲学基础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贯穿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翠萍 《科教文汇》2014,(2):47-47,49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奥斯汀第一个在语用学范围内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经塞尔的完善与发展,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为认识言外之力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怎样使外语教学改革更加有科学依据?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其中心内容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思想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它不仅对传统语言哲学发起挑战,而且对外语教学改革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语言认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转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达米特认为意义理论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 ,以促使一个“研究纲领”的产生。他的反实在论哲学以其意义理论分歧或语义学模型分歧为出发点 ,借助现代逻辑的手段 ,试图用直觉主义逻辑来奠定其反实在论哲学的逻辑基础 ,并尝试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 ,以解决不同意义理论之间的争论问题。因此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本质上是一种语义反实在论。这种反实在论的研究不仅促使我们深入地思考语言描述与客观实在的关系问题 ,而且使我们找到了一种研究哲学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C语言是在计算机编程领域中通用的基础语言,其上手容易,理解起来较为简单,因此成为了各大高校在计算机领域必设的重点课程之一,学习C语言,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对代码的敏感度,使其能够尽快熟悉计算机编程领域的相关知识体系,大多数高校都会将C语言和以其为基础的程序设计课程整合起来,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本文主要分析了C语言教学体系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C语言及其未来课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进而使C语言体系成熟化、明晰化。  相似文献   

13.
Java语言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功能强大,在工业界和学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生物信息学专业的Java语言课程教学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注重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的学习,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和引入PBL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编程思想并能够将其应用到生物信息学专业领域中,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编程基础,培养使用Java语言开发应用平台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生物信息学专业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自我问题研究肇端于笛卡尔。此后经历了休谟的批判性否定、早期心理学的初步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语言哲学的拒斥,以及近20年的再度兴起。自我问题再度兴起乃是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行为-意识科学、当代哲学等学科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研究自我问题对这些学科的发展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 《科学中国人》2012,(22):12-13
一、总体介绍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简称CSLC)成立于2005年,是国家"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是一个文理兼容,涵盖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中心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造诣较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现有院士1位,教授18位,副教授及其他研究和辅助人员28人。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该文从迁移理论概述着手,对负迁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负迁移在语法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探究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帮助学习者习得地道的英语以及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隐喻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不仅在语言学、语言哲学上,在其他很多领域亦然如此。传统隐喻含义与戴维森隐喻含义比较起来,理解前者还是很容易,但理解后者还是有一定困难。介绍了戴维森对隐喻的独到见解,并且探讨了其他学者与戴维森对隐喻的语用性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自主性学习是近二十多年来语言教学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旨在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者。文章根据自主性学习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认知科学对科学哲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科学是一门包括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的诞生与发展对当代科学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成为当代科学哲学的一种新趋势。认知心理学家普遍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反心理主义的做法,强调研究人的心理过程,把认知过程看作是一种能够用符号表征外部环境事件和自身的一系列信息加工过程。知识的表征、问题解决与推理、模式识别、记忆学习、语言问题等不仅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应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问题。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知识、概念、…  相似文献   

20.
当二语习得逐渐普遍,语言本身的内在价值逐渐被忽视,从而过渡到使用价值、符号价值和交换价值的领域当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被悬置,语言学习与相关教育产业被商业模式所笼罩。如此这般的意识形态使得语言学习,尤其二语习得成为了一种手段,内在价值与文化内涵却不是人们主要的追求。这是对人、对知识、对语言学习的一种异化,最终导致文化的缺失与内在价值的断层。二语习得作为最近越来越热的话题,语言习得的社会文化视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语言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固定不变的系统,而是与过去、现在、未来牢牢挂钩,更与背后的文化息息相关。语言的意义在不同的文化与语境下也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因此,语言习得的良好方式也应该是交流互动与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