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病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记得全国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讲过他“最想说的”也是“最根本的、最关紧要”的一个话题就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我想,钱老师的话深刻地揭示出当前语文教学之所以走不出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目中无人”。语文课成了一门“摧残人、束缚人、折磨人”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要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现代语文教学理念。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主体性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以…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语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病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全国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讲过他“最想说的”也是“最根本的、最紧要的”一个话题就是“目前的语教学基本上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我想,钱老师的话深刻地指出了当前语教学之所以走不出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目中无人”。新制定的《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教了十几年语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答曰:“轻松愉快,痛苦尴尬,九牛之力,少慢差费。”不是么?学生最爱学的是语文,最反感的又是语文课。那么,目前语文教学仍未走出矛盾尴尬,少慢差费的困境,原因何在?记得钱梦龙老师说过一句话:“目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我想此语道出了个中真谛。那就是“目中无人”,忽视了人的主动性,人的价值尊严。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呼唤目中有“人”的教学,主张人本观,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素质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说“主导”     
杨金 《云南教育》2001,(20):28-29
八十年代,上海著名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提出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在语文教学讨论中,有人把“题海战术”与科学训练混为一谈,又因为外国有老师和学生“互为主体说”而认为提“教师为主导”不妥。前一个问题,钱老师有一篇文章《为“训练”正名》《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来澄清。关于“主导说”,我谈点看法就教于全体同仁。我们的中学教育是班级教学。每个班都是几十人。这么多学生在一个教室里学习,自然都要受到纪律约束,自由学习与课堂纪律是相辅相成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仅有初中学历的上海市嘉定二中的钱梦龙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是与他本人几十年来刻苦的自学分不开的。八○年第九期《语文学习》以《学海无涯有渡舟》为题,刊登了钱老师谈自学的文章,他认为,自学就是为了做好两件事:一是给自已缸里加“水”(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一是想办法提高自己“半缸水”的利用率(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一、关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钱老师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就是要掌握广博的知识。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怕“杂”,就怕“窄”。“窄”的结果必然是孤陋寡闻,教学上就不可能有活跃的思维和  相似文献   

6.
人若想改变命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这是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生活共同诉说着的一个真理。改变自己,正是“超越“的生命逻辑。审视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谱系,“超越”成为他语文教学生涯的本质属性,改变自己,就是改变经由他创造的课堂教学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老师的职业生命,正是由一个又一个充满着超越意识的课例层叠而成的,他们不但成就了王老师的语文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所有的课程中,语文应该说是最富于生活情趣、最丰富多彩的一门学科,然而,现在语文课竟成了最不受学生欢迎的枯燥无味的一门课。不少学生正在“远离”语文,“厌倦”甚至“厌恶”语文,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语文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语文学习是影响人的一生、贯穿人的一生、与人的生命相始终的。于漪老师说,学习母语,不是一般的技能技巧问题,母语是每个中国人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每个中国人血肉相连。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语文教学以魅力,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语文教学要“真”这里…  相似文献   

8.
程丽华 《学语文》2013,(3):51-52
目前公认的语文教学中最混乱、最令广大教师感到苦恼的就是作文教学。根据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我以为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首先要做到“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对话”,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生命回归,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次深刻革命,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则是一次全面挑战。“对话”的本质,就是要还语文鲜活的生命本源,激活学生的主观世界,从教材中引发多元反映;就是要把课堂中的“思考权”“提问权”“争辩  相似文献   

10.
朋友向我抱怨:儿子四年级换了一个语文老师,最不习惯的是每到星期三就有一项家庭作业——写作文革稿.于是,周三的晚上就成了母子两人最痛苦的时间.朋友催,儿子拖;朋友骂,儿子哭……“作文草稿为什么要回来写?那在学校里干什么呢?”朋友问我.被朋友奉为语文教学专家的我语塞,其实,我也想问问这个老师:“作文课上你在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渠清,须有源头活水;语文教学亦然,要想语文教学开花结果,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本人以为语文教学的源头就是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就是一根指挥棒,它直接指引着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影响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成败。语文教学课时多效果差的现状要想改变,当务之急是改变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带给我们一种从未有过的全新感受 ,用湖北省教研室秦训刚老师的话来说 ,“它体现着一个被长期教学实践所忽略的最基本的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尽管80年代初洪镇涛老师就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变讲堂为学堂”的口号 ,其后钱梦龙先生又提出了“三主”理论 ,但语文教学又何曾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体 ,变“滔滔讲学”为“以讲导学” ?何曾真正明确语文是学出来的 ,而不是教出来的 ?其实 ,中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达到两个字 :实和活。爱国、科学、伦理、能力、情感、人格等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为应付中考,重写轻说。因此那些刚从中考题海中解脱出来的高一学生而言,口语表达是他们最薄弱的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了向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在高中阶段,老师必须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使学生从怕说话变为想说话、会说话。训练一: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学生开口表达的前提在课堂上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情景:老师提问后,课堂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学生举手,在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中,常常是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教室里。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不再“沉默”呢?首先要找到导致“沉默”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还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和努力的话题。一位名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即追求平实、平常、真实的语文课堂,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也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来。著名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相似文献   

15.
有一则众所周知的问答题:“雪化后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写下了这样的答案:“雪化后变成春天!”就在写出这个答案的一瞬间,这个孩子在潜意识里一定是看到了缤纷的花儿、翩翩的蝶儿;一定是听到了婉转的鸟鸣、叮咚的流泉。可就是这样一个新奇美妙的答案,却被我们的老师重重地打上了一个“×”号!这个故事近年来常被人拿来作为批判语文老师扼杀学生个性、毁灭学生创造的例证,语文老师也因此背负了很多骂名,心头被封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雪”。那么,面对21世纪,语文教学的春天在哪里?语文教师的路在何方?我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近期曾听到某些老教师向部分新教师传授上公开课的“经验”,说什么“不要紧张,你上你的,不要在意别人的反应”,说白了,就是上课时要“目中无人”,尽可能地表现自我。为此,笔者深有感慨,不敢苟同。我认为:公开课教学应力求做到“目中有人”。这个“人”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即所有学生传统习惯的教学,讲求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注重熟悉教学内容而忽视授课技巧。基于这种观念,公开课自然应该是授课老师唱主角挑大梁,学生只是跑龙套而已。所以,授课老师自然是“目中无人”,尽情地展现自己各方面的良好素质来博得听课者的赞誉。但我想:这种“满…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语文老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8.
吕琨  郭妍 《天津教育》2000,(4):41-42
讲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对这种课型的课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成与败。讲读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活动。在讲读课上,它们之间活动的恰当、和谐是提高讲读课质量的关键。 要想使讲读教学中的“教”和“学”达到辩证的统一,首要的就是把课教活。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就告诫同行:“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一文中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现在的公开课简直就是一个个“活动秀”——“秀”老师的水平,“秀”幼儿的表现.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是很少有可能存在的。我们处在一线的教师关注和渴求的是实际教学的有效性,看了钱老师的《手指编故事》活动,我似乎找到了有效教学的钥匙。那就是:简单、自然、真实。  相似文献   

20.
闫怀娟 《考试周刊》2011,(59):50-50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讲活了。”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活”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也应是语文老师追求的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很不容易,它是教师素质、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的综合体现。但它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总会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我认为,把语文课讲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