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2009年4月在苏州大学召开.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江苏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国强,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等出席了会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12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主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第四次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两位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研究员、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和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阎长贵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过程中.反复读到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他一方面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或者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文选》第...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19-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江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南昌召开.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中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长李秋芳,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李崇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祖英,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春涛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名代表参加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月12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主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第四次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两位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研究员、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另有《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多位编辑与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四个界限",有着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划清"四个界限"中,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更具根本性.它为划清其他几个界限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讲,划清其他几个界限也是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展开.为了进一步深入把握这一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教授进行了专访.靳教授就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重大意义、判断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以及当前反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观点和倾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现将专访的主要内容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26—28日,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主办、贵州财经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八次学科论坛在贵州财经学院隆重召开。开幕式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占安教授主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举办首届“思想政治教育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建设:问题、路径与意义”。来自教育部社科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中国社科网等媒体的6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研究部主任胡乐明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致辞。  相似文献   

9.
《邯郸学院学报》2009,19(1):16-16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思想史博士后梁涛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史前沿》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12月)。该书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庞朴,荣誉学部委员余敦康,学部委员叶秀山,《中国哲学》主编姜广辉;清华大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学勤,博士生导师廖名春,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主编的五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的出版,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尤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某些空白。首先,书中所展现的理论视野非常宏大。从范围上看,本书梳理的是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全书共分五卷,分别是经典作家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社、海南师范大学、琼州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海南师范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北平、林强副校长、杜明娥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兼《马克思主义研究》主编程恩富研究员、海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明初院长、琼州学院党委书记韦勇、《马克思主义研究》副主编汪世锦与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八十多位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即没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因此,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它既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又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对其彻底而严整科学理论体系的界定,也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属性等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问题。可以从理论特征、社会理想、理论品质和政治立场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科学的概括。这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于2009年10月20-21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6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为论坛做了主题报告,1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13日至1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津举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编写教材首席专家和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及相关高校负责人共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近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又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的根本问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本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首批经该院院务会议审议批准产生的47名学部委员(见附表),同时公布的还有95名荣誉学部委员的名单。这一消息引起了海内外留学人员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学习社会科学的留学人员,他们更希望了解该举措的实施经过及其背景情况。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是两个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内的最高学术职务和荣誉称号。首批47名学部委员均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作出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学术水平为国内或国际学术界公认,作风正派、学风优良的在职知名学者;95位荣誉学部委员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威望、对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过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对于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理论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整体性的内涵、加强整体性研究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主线或总体性范畴等角度挖掘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就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如何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重要成绩。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还存在不足,需要从哲学高度、直面现实的深度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09年6月13日至1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教育部社科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部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21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级学科点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