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圳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深圳科技政策体系的形成可分为4个时期,其演进历程具有政策工具从相对单一到不断丰富、政策覆盖领域不断扩大和精准、政策着力点切合产业发展导向等特征。探讨并分析其体系形成与政策效果有利于不断提升政策的综合效益,同时亦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Research Policy》2022,51(10):104594
Do scientific capabilities in regions translate into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questions in academic and policy circ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tch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of 285 European regions. We build on patent and publication records to identify regions that lie both a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strongholds), that are pure scientific leaders, pure technological leaders, or just followers in 18 domains. Our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model shows that local scientific capabilities in a domain are a strong predict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in that domain in regions. This finding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for the Smart Specialization policy because it implies that the analysis of domain-specific scientific knowledge can be a powerful tool to identify new diversification opportunities in regions.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不良的国际科技合作环境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国际科技合作的可能性,而且其负面效应还可以通过国际关系决策的相互依赖性而放大,从而严重影响了科技进步及生产力的发展。本文从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四个维度着手,并使用SEM-PCA方法首次将欠发达地区国际科技合作环境因素引入实证研究领域。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文化环境对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可能性影响的作用最大,在文化环境中,人员素质及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竞争国际科技合作伙伴的优势;(2)欠发达地区国际科技合作的可能性并不依赖于当地的经济环境;(3)吸引其他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欠发达地区有着稳定而又优惠的政策;(4)与欠发达地区进行国际科技合作的伙伴看重的是在欠发达地区能够进行法律风险规避和节约交易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以科技成果评价政策文本作为分析样本,运用共词与聚类分析法揭示在中国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注意力的变迁,反映政策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创新能力经历了“跟跑”、“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和“并行、领跑为主”三个阶段,显示中国创新能力日益提升。同时发现中国科技成果评价政策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政策的焦点从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导向与评价内容并重演进的规律,这对预测今后的科技成果评价政策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界和经济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但是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框架,并讨论了该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分析GPA基本原则、谈判流程及参加方出价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公共政策过程的角度,从环境端、供给端、需求端3个维度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框架,并结合新框架实证分析典型国家(地区)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梁任敏  蒙昱竹  赵庆 《科研管理》2020,41(12):70-81
哲学上对事物成败的因果论断多有探讨,认为内因与外因是决定事物成败的决定要素,而其中内因起主导作用。但关于内外因关系决定论在经济学的应用少有研究,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可见,创新的重要性,为此,本文拟分析在中国的创新技术进步中,究竟是技术进步的“内求”方式还是“外求”方式带来了中国的技术进步。本文认为,“内求”式技术进步指通过自我技术创新与自我创新环境的培育带来本国技术进步,而“外求”式技术进步指通过对他国技术的模仿、借鉴与引进,带来本国技术进步。在对文献进行综述并定义技术进步的内外求方式的基础上,本文发现,现有文献虽然研究了技术进步的“内求”或“外求”的其中一种方式,但少有研究把内外求技术进步的方式纳入一个模型展开分析的。虽然强调了资源配置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但缺乏把“内外求”要素纳入一个模型并同时考虑资源配置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即缺乏把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方式纳入一个模型,并细化其内涵与影响的研究。本文拟进行阐释,首先把技术进步的内求方式和外求方式予以细化并量化定义,分别用研发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衡量内求方式,并用IFDI研发资本存量、OFDI研发资本存量、国际贸易研发资本存量衡量外求方式。把市场机制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需求侧结构性调整,政府调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纳入模型进行研究。利用2008年-2015年中国各省份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逐渐加入变量的回归方法,首先探讨全样本的情况,为分析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影响,适时的加入了市场需求、市场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内外求”技术进步要素的交乘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情况。研究发现,无论是依托中国自主创新的“内求”方式还是依托对外国先进技术学习模仿的“外求”方式,都能够有效的带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内求”方式起主导作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需求侧结构性调整等市场机制要素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府调控要素能够扭曲“内求”与“外求”技术进步要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且这种扭曲效果在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受时间效应及省份地区效应的影响。在新时代为推进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提高自我技术研究能力与加强自我创新环境的培养,在“内外求”要素中,重视二者的前提下,重点强调“内求”式技术进步能力的培养,同时不松懈地向他国学习已有的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8.
沈婕  钟书华 《科研管理》2019,40(9):48-5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智慧专业化战略为区域科技政策和科技战略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智慧专业化战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概念,作为“欧盟2020”战略主要框架在欧洲地区得到广泛的宣传和实践。基于智慧专业化战略提出背景,分析智慧专业化战略的概念演进及其特征,探讨其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从智慧专业化战略的内涵和逻辑结构分析智慧专业化战略的本质,从政策制定和步骤研究分析智慧专业化战略的实施,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分析智慧专业化战略的评价。通过介绍国外智慧专业化战略实施方面的案例,为我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日益成为政府和科技界关注的对象,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框架体系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梳理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系统地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过程,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准备、实施、总结三步骤框架流程,并对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程华  钱芬芬 《科研管理》2013,34(10):103-108
对科技政策实施结果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对政府完善科技政策意义重大。本文以国家层面发布的与产业技术创新相关性最强的454条技术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2000-2009年产业面板数据,对政策力度、政策稳定性与创新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政策力度对技术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经济绩效不显著;政策的不稳定性会抑制政策对技术绩效的激励;政策对绩效作用存在滞后效应。比较不同政策工具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供给政策对创新的技术绩效有激励作用,环境政策对技术绩效和经济绩效有激励作用,需求政策对经济绩效作用显著。最后,提出应加大需求政策供给力度,完善创新政策体系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朱兢  肖婧文  付晓蓉 《科研管理》2022,43(5):121-130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高水平外循环的准自然实验,研究了倡议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在重塑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合理化国际分工方面与高水平外循环相辅相成,并能够从总体数量与研发质量两个维度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化解一段时间以来本土企业“量与质不可兼得”的创新困境;第二,高水平外循环帮助企业对抗来自高技术中间品供给端与国际市场需求端的双重挤压,通过外部市场迁移、创新要素集成、生存风险规避三大机制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文建议,政府应引领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在畅通型国家中寻找新的市场机遇,通过更高水平的外循环来赋能本土企业,同时,要构筑研发资金与研发人员的“蓄水池”,疏通要素流动渠道的堵点,驱动创新要素内向集成,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政府研发补贴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政府激励区域创新的两种重要措施,现有研究主要从研发投入和产出角度来评估这两种政府研发激励的实施效果,而较少从创新效率细分的角度去解读。为此,本文以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7—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前述两种研发激励措施对分别以专利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所对应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和商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区域商业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此外,在不同发展驱动方式下,政府研发补贴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为正且无显著差异。但相比于投资驱动地区,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驱动地区的商业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在创新驱动地区相对实施效果更明显,相对于投资驱动地区,创新驱动地区增强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区域商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为政府相关决策者在甄选资助对象以及政策实施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外科技人才作为一支特殊的人才队伍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国际人才争夺的一个焦点,然而我国人才回流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各国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原因及引进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构建海外科技人才回流动因的数量模型,着重对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吸引人才回流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The legal regulatory regimes f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evolve with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This article asserts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evolution of the legal regulatory regimes for the communications sector is following a trajectory breathtakingly similar to that already travers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As both sectors provide infrastructures essential to the nation and share similar economic attributes of networks,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within each has generated many of the same core issues. By recognizing this historical reality, we can tap valuable experience in transportation policy to better inform prospective policy change in communications. In this way, future communications policy need not be radical—whethe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nor totally untested, thereby enhancing its potential for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财税政策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RD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能够有效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而政府补助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不同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东、中、西部地区企业RD的激励效果依次递增,政府补助对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有一定的激励效应,却难以促进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基于此,提出建议兼顾税收优惠与政府补助的平衡性,着重依靠税收优惠扶持,结合地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政策。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Policy》2022,51(8):104156
One the one hand, complex technologies offer substantial economic benefits, and on the other, they are difficult to invent and to imitate, and they refuse a fast dissemination. This two-sidedness motivates the idea that region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in consequence, their economic growth, originate in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and utilize complex technologie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complex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has rarely been empirically investigated. Here, we address this pressing research gap by assessing the complexity of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in 159 European NUTS 2 regions and relating it to their economic growth from 2000 to 2014. Our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echnological complexity i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 10% increase in complex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0.45% GDP per capita growth. By showing that technological complexity is important for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ur results fuel current policy debates about optimal regional policies such as the Smart Specializ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7.
田成诗  韩振乙 《科研管理》2021,42(10):166-173
严厉的环境政策是鼓励还是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对于我国能否通过技术创新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来说至关重要。由于已有文献中,行业特征差异在环境政策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中的作用被忽视,为此文章从行业特征视角探究环境政策强度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分别构建以R&D支出与R&D投入强度为被解释变量,以污染强度和不动性为自变量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基于2011—2016年15个省市自治区4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严厉的环境政策抑制了污染密集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面对严厉的环境政策,不动性较低的行业有选择减少技术创新投入而搬迁到环境标准相对宽松地区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olicy》2022,51(10):104604
This paper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diffusion and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cience. More specifically, we show that neural network-based technology meets the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the scientific realm. It is novel, because it shows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s in the originating domain and is put to new uses in many application domains; it is quick growing, its dimensions being subject to rapid change; it is coherent, because it detaches from its technological parents, and integrates and is accepted in different scientific communities; and it has a prominent impact on scientific discovery, but a high degree of 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associated with this impact.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telligent machines diffuse in the sciences, reshape the nature of the discovery process and affect the organization of science. We propose a new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consider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an emerging general method of invention and, on this basis, derive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使用2003年-2009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测算出各省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再将面板数据分区域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分界点出现在2007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递减;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但技术进步由于回弹效应使得影响值较小;技术进步对中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最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0.
企业全员创新及其组织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的保证.如何通过凋动全体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全员创新较为成功的具体案例,从人的能力和意识以及组织设计等角度分析了全员创新的内涵与特征及其运行机制,以期为企业实施全员创新提供一个分析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