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Y主持]有不少同学来信询问no和not这两个意均为“不”的否定词的用法区别,今天我就把这两位嘉宾请到现场,下面还是由他们自我解说吧。[嘉宾NO]我可以用作副词,也可以用作形容词。作副词用时,我是与yes相对,主要用来对一般疑问句进行否定回答;作形容词用时,我不仅能修饰可数名词,而且能修饰不可数名词;用作形容词时,我相当于not a(an)或notany。例: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Hi,大家好!我是“实话实说”栏目的主持人,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Mr Have to,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与Mr Have to面对面交流一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HY主持]在英语里,All right(以下用A代替).That’s right(以下用B代替).和That's all right.(以下用C代替)是非常要好的三兄弟。他们在日常交际中不仅被运用得十分广泛,而且外貌也非常相似,其用法到底是否有区别呢?瞧!三位嘉宾已被我请到小沙龙里来了,下面还是听听他们的内心话吧。[嘉宾A]我常常被放在be动词之后作表语,来形容某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相当于fine、OK、well等,意为“身体好的”。如:“How are you today?”“I'm all right.”“今天你身体怎么样?”“我很好。”不过,我还可以单独使用,表示赞同对方的建议或邀请,意为“行”、“好”、“可以”。如:“Let's go to school.”“All right.”“咱们去上学吧.”“好的.”  相似文献   

4.
[HY主持]同学们已经注意到了吗?be、am、is和are在英语里的含义都与“是”有关,它们在用法上是否相同呢?其实,am、is、和are均是be妈妈的三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把这一家人请到沙龙里作客,下面就听听她们都有什么话要说? [嘉宾BE]我是am、is和are的妈妈,即“是”的原形。当孩子们在句子中有不能处理的问题时,才轮到我出场,如与情态动词和助动词连用或在祈使句和不定式里,只有我才能完成任务。例: 1)Kate can be here tomorrow.明天凯特能来这里。2)Be quiet,please.请安静。[嘉宾AM]在家里BE妈妈最疼爱我,总是分给我最少的家务,只叫我负责与第一人称单数主语I(我)连用,别的人称我可不管。不过,当I表示字母时要留心,千万别找我,那是IS哥哥的事了。例:  相似文献   

5.
[HY主持]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习过excuse和sorry这两个均为“对不起”的用语,它们在英语口语里使用率极高,可它们的词性和使用场合却有区别。下面我们就请来E和S这两位嘉宾,看看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 [嘉宾E]我是个及物动词,最基本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6.
[HY主持]Mr、Mrs、Miss这三位嘉宾,你们好!很高兴今天能把你们请来,是因为同学们学过的下面三个句子里都有你们存在:1.I think he's Mr Zhang.我认为他是张先生。2.“What's your name,please?”“MrsRead.”“请问,你叫什么名字?”“里德夫人。”3.My teacher is Miss Gao.我的老师是高小姐。你们三者均为称呼语,有些同学常常用错,现在就请各位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相似文献   

7.
某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一次大型晚会上说:“今天嘉宾云集,纷至杳(yao)来,我真是应接不暇呀!”话一出口,下面一片哗然。原来这位大主持人竟将“沓”误读为“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张卫 《成长》2007,(9):4-6
初春,傍晚。重庆万豪酒店大厅外,料峭春雨淅淅沥沥。送走出席报社“感动重庆十大市民”颁奖典礼的众嘉宾,我陪客人来到温暖如春的酒店自助餐厅。餐厅富丽堂皇的装饰在灯光下呈暗红色。峨冠博带的大厨背着手,气宇轩昂地逡巡餐桌间,神气活像巴顿将军正在视察他的第三坦克军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没有退路     
在全市青少年“腾龙杯”跳水大赛中,我以干净、利落、漂亮的腾空旋转后翻三周入水的漂亮动作,令裁判、观众叹服,战胜所有对手得了第一名。[倒叙笔法开头。先交代结果,“得了第一名”,充满自信和荣耀。]而这一次成绩的取得,却得益于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巧妙地用一语过渡,引出下文叙述。]我是独生子,爸妈都拿我当宝贝,吃喝穿全由我。[“宝贝”说明我在家的地位。]可就是不准我沾水下河。[反衬父母爱我之深。]我呢,偏爱玩水,  相似文献   

10.
时 间 :2 0 0 0年 1 0月 30日 7∶2 0 -7∶4 0主持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背景”节目主持人旭东先生 (简称“旭”)嘉宾 1 :黄安年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 (简称“黄”)嘉宾 2 :陈 其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任 ) (简称“陈”)   [导语 ]真错假错 ,错在何处 ?“既然你这个编审制度啊是那么键全 ,三审 ,为什么这个没审出来 ?”“这个错误肯定是要出的 ,因为来说呢我如果说句最俗的话啦啊 ,就是人无完人啦 ,金无足赤啦。”7点 2 0分 ,请您走进中央电台“新闻背景”演播室 ,教育界和出版方的嘉宾代表 ,将就这件事情展开讨论。敬请…  相似文献   

11.
本期嘉宾:张德华: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文中简称“张”。陈金龙:安徽省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教师,文中简称“陈”。王美荣:安徽省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文中简称“王”。种丽: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教研室教研员,文中简称“种”。薛培岚:安徽省淮北市淮海路小学副校长,文中简称“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说 :“负负得正”的教学是个难点 ,可我的课一直都还上得挺顺利 (见文 [1 ]) ,谁知…… )“有理数的乘法”属于法则教学 ,它是规定的 (乘法的定义 )、不是逻辑推导出来的 .我在文 [1 ]中的教学设计 ,其数学依据是数系扩充的基本要求 (文 [2 ]中提到的三点 ) ,其心理学基础是“概念的形成” ,其具体实施在于提供一个说明“规定合理性”并包含法则“必要因素与必要形式”的二维现实情景 (文 [1 ]中气温的上升、下降 ,时间的今天之前、今天之后 ) ,其重点是突破“负负得正”、提炼出法则 .法则要从绝对值与符号两个要素上去把握 ,难点…  相似文献   

13.
写字三步练     
几年来,我把教师习字与写字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总结出师生一道“说字、习字、评字”的路子,称之为“写字三步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重点1] I’m trying to draw an elephant。[考点透视]①try to do sth.意为“努力或尽力做某事”,其否定式是try not to do sth.。例如: I’ll try not to read in bed. 我尽量不躺在床上看书。②具有类似结构的动词还有tell,ask,order(命令)等。  相似文献   

15.
词序、语序是中考的考点之一。为帮助同学们学好、掌握好词序和语序,笔者以2005~2006年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为例,谈谈命题人是如何考查这部分内容的。ASchoolGardenOfEnglish[热点一]考查a,an的位置【试题精选】K unm ing is city thatthousands ofpeople visititevery day.A.so a beautiful B.such beautifulC.so beautiful D.such a beautiful(2005年兰州市)K ey:D[考点剖析]在表示“如此……以致……”之意时,常用“such a/an+形容词+名词+that从句”或“so+形容词+a/an+名词+that从句”。[热点二]考查enough的位置【试题精选】…  相似文献   

16.
1[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吾:我。日:每天。三:多次。省(醒):检查,反省。传:老师传授的知识。[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灌水是否敬业?交网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上网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育艺术》2006,(5):40-40
社长推介:“令年阴历正月十五,上午9时50分,文怀沙先生步履矫健,执杖步入“生肖印,中华魂一陈冠英、张雏萍生肖艺术展览会”大厅。当我与他相遇时,朋友们介绍:“这位是孛燕杰教授。”他说:“我晓得”,并亲切地对我说:“天下谁人不识君?” 开幕式开始,文老招呼贾斌会长、罗哲文先生和我站在走克风前,在主持人介绍与会嘉宾后,文老开始演讲,他侃侃而谈,时而如哲思之深刺,时而若朗诵般悠然,十分潇洒、十分生动、十分简洁、十分深刺,堪称演讲中之一绝,值得向广大读者推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观众、各位同学,大家好!“拿氏兄弟欢聚”特别节目现在开始!下面有请—位嘉宾Mr Bring。[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湖南武冈方言表示排行最末的词主要有三个:满[me^31]、[身小][lai^45]、细[Gi^45]。这三个表示排行最末的词在使用上很有特色,其中“满”的使用范围最广,其次是“[身小]”,使用范围最窄的是“细”。  相似文献   

20.
学习英 语,“记”是前提,是关键。但是,“记”要“巧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利用口诀教授英语知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一、英语语音学习中,字母组合:“oo”的读音是较难掌握的。“oo”有三种读音:[u:]、[u]、[?]。学生在读音时,往往把握不准,出错率较高。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下面这个口诀帮助学生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