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我国传统德治思想和西方道德领导理论,以质性研究的方法论范式,实地考察了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及其校长。在用扎根理论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后,从个人和组织两个维度,揭示了该校校长在道德领导方面的具体表征。校长道德领导的个人方面,主要涉及到自身修为和以德服人两方面。校长道德领导的组织方面,校长主要扮演着学校愿景的表达者、学校变革的推动者、学校文化的缔造者等角色。校长道德领导是校长个人道德和组织道德的融合,是校长与学校相互成就的过程。文化领导、阶段性的英雄式领导、合理的科层领导以及专业道德领导是校长道德领导的具体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萨乔万尼教授的道德领导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其在学校文化管理实践中的作用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团队精神是学习型学校建设的重要文化因素,是区分"学习丰富化"与"学习贫困化"学校的两个重要因素。实施道德领导,有助于实现学校文化的真正改善。在学校教师团队精神建设中引入道德领导,可以很好地内化团队成员的团队价值观,促进教师团队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能否成为学校发展的本源,关键在于学校文化建设中道德领导的实施.因此,明确再造道德领导的目标与策略,为学校的改善觅得高的杠杆点,以促成名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德领导是美国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提出来的。道德领导提出的权威来源新说法及“领导替代”理念是颇具价值的原生性观点,建立在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基础之上的道德领导模式能够为和谐学校的构建提供前提条件,缔造“领导替身”四大思路更是彰显和谐学校的核心内涵,通过学校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和谐、人际和谐、文化和谐将和谐学校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5.
2002年以来,美国教育管理学者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开始传入中国,国内学者竞相传播,并视之为解决学校领导困境的良药。但是,道德领导理论的文化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无契合性,而且中国的道德困境使道德领导理论无法扎根立足,最重要的是,道德领导理论不能满足和适应中国教育管理实践需要。基于以上认识,萨氏的道德领导理论在中国没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萨乔万尼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之中国适应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管理学者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传入我国后,国内学者竞相传播,并视之为解决学校领导困境的良药。但是,道德领导理论的文化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并无契合性,而且中国的道德困境使道德领导理论无法扎根立足,最重要的是,道德领导理论不能满足和适应中国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因此,萨氏的道德领导理论在中国没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在大力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以德治校已成为教育管理领域中倍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领导者自身修养和领导权威两个角度对学校道德领导这一理念进行阐述,并探寻适合中国学校文化发展的学校道德领导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与学校道德领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领导价值,并以道德背景作为储备领导的条件。近年来,“道德领导”这一领导模式在英语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文化传统对学校领导实践的影响为领导理论、尤其是教育领导理论提供了一个本土视角。  相似文献   

9.
学校发展的动力存在于文化之中,能否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学校文化革新着力点的选择.对领导者个性特征、领导风格和领导技能等的强调,表明现时的领导价值观依然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科层价值观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延续.实施道德领导,有助于实现学校领导的真正改善.  相似文献   

10.
萨乔万尼教授的道德领导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对这一理论的讨论就未停止过。本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道德领导的内涵之于当前学校文化管理实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人们愈加发现学校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模式是影响新课改的关键要素。通过阐述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内涵,从不同的视角对传统的学校领导观与道德领导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道德领导的现实意义和将道德领导的理念应用于学校管理的具体路径,旨在对新的课程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萨乔万尼从价值观和感性视角提出道德领导理论,认为道德领导是达到学校改进的核心",领导之心"塑造了"领导之脑",驱动了"领导之手";对决策和行动的反思又肯定或重塑了"领导之心"和"领导之脑"。该理论强调愿景领导和价值引领,强调通过培养下属的自主管理能力,把下属打造成信奉者,通过塑造领导替身强化学校的道德共同体构建。萨乔万尼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道德领导力是校长引领教师从能力学校走向卓越学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领导是学校迈向学习型学校的必然,其概念是从教学领导、道德领导、转换领导、平行领导特别是分布式领导和参与式领导等学校领导研究中渐渐明晰的。教师领导的实施过程有利于校长成为"领导者的领导",从而放弃"英雄领导"模式;有利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职业具有魅力;有利于学校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从而提升学校创造未来的能力,最终达成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学校领导行为探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领导行为是学校领导在决策、计划、传播、创新等职能活动中的领导与管理行为,对学校管理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领导行为具有示范教育性、灵活多样性、情感性、影响的深远性等特征;表现为系统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行为方式,12种基本领导行为。正确地选拔、考核和培养学校领导人员;在立法或行政监察规章上对学校领导运用职权的失误行为提供认定与处罚依据;形成并完善监督机制;营造道德教化和行政道德氛围,提高学校领导的道德修养,是防止学校领导在运用职权时出现滥用权力、渎职、权力无为等失误行为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是校长引领学校全校师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及实现积极变革的过程、行为和能力。校长的道德领导力呈现为愿景领导力、变革领导力和课程领导力,具有5个方面的表现特征。在校长道德领导力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个人认识与全校共识、愿景提出与实践落实、目标实现与内部协调、常态领导与危机领导、思想感召与制度规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Educational leaders continually must be vigilant about their actions as they speak volumes about the values that the leader supports. It is impossible for an educational leader to take an action without generating some comment about how things should be done—which by definition is moral action. What's more, everyone is watching—especially the studen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leadership relationships, interrelationships, and interdependence—and how administrative “moral leadership” rests with the institution's leader. First, it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systems thinking to determine how relationships, support structures, and decisions made by school leaders impact the entire school—especially the students and the community at large. Second, it explores and furthers our understanding of moral leadership models by synthesizing concepts in the literature and offers a new paradigm of moral leadership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in the 21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study of school leadership is in danger of being reduced to a set of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School leadership is not simply about management. It is about moral values, educational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principle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place the study of school leadership in broader social, cultur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in particular societ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o this in relation to English schoo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