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育的高效在于追寻教育的"同情心",即教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教学的高效在于构建学习的"共同体",始于兴趣、终于智慧的课堂教学追求,要让自由写作成为表达生活的需要,让自由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的文化管理在于营造生长的"土壤",无论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教师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土壤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范梅南教育思想源于对生活世界的反思.他认为体验是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父母在对孩子的期望中产生教育意识,要从"替代父母"的关系来理解教师的角色,并从中获得教育学启示.儿童具有多种可能性,这需要教育者具有特定情境下的教育智慧和机智.他反对教育研究的理论化、抽象化倾向,认为教育研究应该指向实践.他提倡通过反思写作的方式把教育生活体验用文本形式呈现出来,"通过与文本对话形成一个人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3.
孟夏 《中国德育》2016,(5):64-66
鉴于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语文教师既要成为学习智慧者,更要成为智慧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貌似"错误"的教育契机,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促进课堂生成,同时加强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善于从书本中学习,从社会生活中学习,要突破思维定式,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激活智慧的火花,并以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4.
智慧是可以生成的,智慧需要教育的启迪与开发,丰富学生的智慧是教育的责任和教师的使命。丰富学生智慧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的唯一途径是追求自己持续的专业成长。智慧的教师应当创造智慧的课堂,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会得到同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教育智慧应成为教师的向往与追求,在追寻智慧中体验人生意义,提升精神境界,实现专业成长,走向职业幸福,以体验个体的价值与生命的充实。教师在敬畏师生生命、理解教育本质、创建智慧课堂、挖掘教育经验的过程中体味有智慧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6.
蓝辉春 《青年教师》2007,(11):16-17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却蕴含智慧;看似简单,却孕育深刻。细节亦能决定成败,要让学生感受教育的真爱,就需要教师发掘教育资源、捕捉教育细节、运用教育细节,唤起学生对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生活的渴望。  相似文献   

7.
智慧是可以生成的,智慧需要教育的启迪与开发,丰富学生的智慧是教育的责任和教师的使命。丰富学生智慧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的唯一途径是追求自己持续的专业成长。智慧的教师应当创造智慧的课堂,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会得到同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基于生活的需要而发生的,也是人在生活的存在中进行的。生活立场是教育的必然立场,"教育生活融合说""教育准备说""教育过程说""教育交往说"等都反映了教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培养人的生活能力,让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要持守培养人的生活智慧、体验生活幸福、提升生活境界、育化生活品质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关键性决策,并导致教师朝着特定方向发展.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关键事件"的主题不同.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关键事件一般具有典型性、自我体验性、情境依赖性、创生性等特征."关键事件"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关键事件及问题的梳理与思考,可以揭示内隐观念,触动教师"灵魂深处"的隐性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促进缄默知识与外显知识之间的转化;有助于教师个体生存方式的改变,启迪教师追求一种智慧的教学生活方式.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重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事件".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将教育融入生活,更好地展现生活教育的魅力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多选择生活化的内容;二要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三要在教学原则中感受生活教育;四要善用教材,延伸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