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5,(7):93-94
本文以乐山高校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于乐山社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志愿服务工作与乐山社区建设的双向积极作用,揭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重要性。依托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以此建立相应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高校育人目标和基层社区建设目标同步实现。  相似文献   

2.
医学高校图书馆属于社会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必要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本文分析了医学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优势,从馆藏数字资源输出模式、馆员志愿服务模式、科普知识服务模式、"真人图书馆"服务模式、高校师生志愿服务模式、图书馆界的联盟等,探讨了医学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志愿者的定义,分析了国内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主要内容及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的主要思路,从招募、培训、激励机制、终止及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五个方面对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进行改进,以确保图书馆志愿工作持续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4.
1993年,自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也日益凸现出一些新问题。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当前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是各高校的普遍情况,本文以南京特师图书馆志愿服务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岚 《情报探索》2005,(3):41-43
对广东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广东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广东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学校图书馆建设,是新时期学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建立学生与图书馆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对图书馆工作的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高校图书管理员引入学生志愿服务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明城市称号能反应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行业,志愿者服务工作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攀枝花市图书馆为例,阐述图书馆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市级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后,大学生志愿者凭借自身优势逐渐成为社会青年志愿服务的主体,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志愿活动无法形成常态化、无法持续性发展,也成为高校社团发展的瓶颈。笔者通过对甘肃省34所高校的公益类社团的各类志愿活动进行调研与分析,对高校公益社团志愿服务活动如何持续性发展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忠浓 《科教文汇》2010,(10):15-16
本文介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的内容,并针对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延伸这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夏晓青 《科教文汇》2012,(24):185-185,193
目前,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不仅有助于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建设,更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应当盲目,要认清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新型的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管理模式,优化志愿服务项目,从而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吴家俊 《大众科技》2014,(5):212-214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如何激活青年文化群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素,作为文化学术界的新问题备受关注。青年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标杆之一,文化志愿者服务则系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两者的关联促成文化志愿者角色的身份认同,必然推介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领域中以青年文化群体为主要受众的文化自觉。这一文化服务的价值取向问题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创新载体和有效途径,对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毕业后将充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社会化过程就是指大学生将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使自己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激励、保障、评价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为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该从政策、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射娟 《科教文汇》2012,(4):156-157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指导,推进制度化、项目化、阵地化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范珊珊 《科教文汇》2013,(16):195-195,197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持续性不佳、服务技能层次不高、缺少经费支持和法律保障等问题。为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及活动常态化机制、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和法律保障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  相似文献   

16.
陈玉 《科教文汇》2012,(18):179-179,182
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越来越成为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分析中医院校大学生志愿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王雅  王丽岩  蔡明 《科教文汇》2021,(10):33-34
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当代发展的潮流,志愿服务是新的社会风尚。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志愿精神的积极思想引导下,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践载体。医学院校通过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医+X”志愿服务培育模块、二级学院志愿服务培育基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创评,培养医学生仁爱之心、奉献意识,锤炼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深化认识、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拓展形式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政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郑渊虬 《科教文汇》2013,(13):182-183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亲情陪伴等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关心关爱农民工子女一直是志愿服务的重点内容。本文从志愿队伍架构和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入手,结合实例分析了高校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的特点和具体有效的做法,为高校开展此类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蔡晨笑 《科教文汇》2021,(11):43-44
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辅导员处在思政工作的第一线,基于辅导员视角探究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成效意义重大。辅导员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应该扮演好活动组织者、教育示范者、思想引领者的角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在发挥角色职能时存在“没参与、效果弱、不总结”的问题。为此,一方面,辅导员所在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提升其思想认识和理论知识。通过信息化管理,将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各类考核、表彰奖励中突出对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要求,对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并总结出优秀科研成果的辅导员进行奖励。另一方面,辅导员要通过勤学多练、以身作则、多措并举,发挥好自身角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薛暖珠  蓝韶清 《科教文汇》2014,(20):220-22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博事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建设成为博物馆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校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界中特殊一族,它们隶属高校的背景特点为其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本文探讨了高校博物馆发掘大学生人力资源、发展博物馆志愿队伍的意义,并结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实际,交流了开展志愿者工作的经验和建设志愿者队伍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