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与图书馆     
书,是人类最亲密的老师和朋友。图书馆,是一切爱书、读书的人们汲取精神营养的最好场所和乐园。作为一名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我,能够在图书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读者提供服务,让书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2.
和三联的沈昌文一样,俞晓群也是深受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热爱的标签。他是海派杂志《万象》复刊以来的总编辑,也是一个"爱书、懂书又做书"的出版人。《这一代的书香》讲述了俞晓群在出版界30年来经历的书与人的故事。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3.
一个图书馆管理者视野中的图书馆精神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基于维护社会信息公平,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理念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其外在表现为爱人(读者和馆员)、爱书、爱岗、爱馆等。  相似文献   

4.
从文华精神谈我国图书馆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华精神的"智慧与服务"是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校训,对文华学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一直影响着我国图书馆界,是"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精神,是客观存在的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有助于确立图书馆界正确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图书馆学教育应当重视以实践及图书馆史的教育来培养图书馆人的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5.
论图书馆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图书馆的精神与图书馆的特殊精神是不同的.前者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甚至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精神,后者是图书馆的基本精神,是对前者的抽象.而图书馆基本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甚至不同类型图书馆中必然表现为特殊图书馆的精神.文章提出藏书、征书、组织知识、甘当书童、平等服务等方面的图书馆基本精神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百年图书馆精神探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根据我国第一、二代图书馆界杰出代表人物沈祖荣、杜定友、李小缘、刘国钧、裘开明、陈誉的言论与事迹 ,论述了贯穿中国百年的图书馆敬业精神、爱书精神和利人精神。发扬光大这些精神 ,对于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尤其对研究生及新一代图书馆员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管理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应坚持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并简要分析现行图书馆规章制度的缺失及其修订完善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出,管理体制“软件”现代化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管理中的规章制度建设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桑晓东 《图书馆建设》2004,(3):68-69,74
在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应当坚持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并简要分析了现行图书馆规章制度的缺失及其修订完善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究竟是一种什么动力使我们的图书馆人执著地献身于图书馆事业并取得巨大成功呢?这种动力就是精神,一种图书馆人内在的崇高精神,一种世代承传的图书馆精神.一种凝聚一代代人为之奋斗终生的精神,一种爱国、爱馆、爱书、爱读者、忠诚图书馆事业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只有弘扬传统的图书馆精神和培育现时代的颓图书馆精神,并把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图书馆才会有一种源远流长、贯通古今、充满活力的精神活水。  相似文献   

10.
张怀涛先生坚守在图书馆岗位30多年,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以馆员为本、以学生为本;他不仅自己惜书如命,更是把爱书精神通过他的一言一行传递给无数读者;他热爱图书馆工作,投身于图书馆事业,爱馆如家;他始终坚持学习、研究、工作三位一体,业绩显著,硕果累累;他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具有对事业的激情,他创作的几百首诗歌阐释出充满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开封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浓厚的七朝古都,很早人们就具有了一定的图书馆意识,喜书爱书成为一种传统的美德.开封市图书馆于1956年8月1日正式创建并对外开放,是我省较早创办的市级公共图书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与图书馆     
没上大学之前,我从未进过图书馆。虽然,我是那样地爱书。记得上小学时,校长室的内间屋里有过两架子布满了尘土的书。那一回,我是为伙伴去请假,头一回看见那么多书,惊喜得要发抖,刚想上前抽出  相似文献   

13.
小创新 大服务——谈谈我馆的简易还书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易还书箱是淮海工学院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一个创新之举。它不但为读者还书提供了便利,而且也体现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和提供全天候服务、实现人性化服务的管理理念。图书馆利用还书箱能够解决图书馆和读者在还书时间上的冲突、节约读者的还书时间、迎合新书文献中心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需求。同时,还书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进设计及培养读者爱书意识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爱书的人,漫步书林,总感到是一种享受。书,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有的位置太重要了。高尔基曾经说过:“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  相似文献   

15.
我爱出版     
《现代出版》2011,(3):F0003-F0003
爱上出版,是因为爱书,确切地说,爱书中的内容。 当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幻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在图书馆工作,整天与书为伴,整天泡在书中,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那个“书荒”时代大多数学生的梦想吧。记得读研究生时,曾经为寻找一本名叫《欧洲家庭史》的图书,与同学骑自行车冒雨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书店,包括出版该书的出版社读者服务部。后来得知,该书尚未出版,我们看到的信息仅仅是预告。  相似文献   

16.
古代藏书家往往有着强烈的嗜书情怀,在他们求书、抄书、护书、读书、传书、共书的过程中,以及在嗜书感言和藏书印内容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文章从上述角度简要介绍了宋代到明代福建藏书家的爱书情结,以期丰富福建历代藏书活动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一项主流业务,该业务的开展对图书馆从业人员提出新要求.根据麦可思的能力分类,阅读推广者需要具备基本能力和专门能力.其中基本能力包括:懂阅读、懂读者、懂推广;专门能力包括:资源推销能力、创意能力、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论坛》2023,(9):1-2
<正>一张读者证,承载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广东省馆”)110年来的图书报刊借阅服务史。从闭架浏览到开架借阅,从实体借书证到电子读者卡,从排队借书到线上阅览……借阅方式不断更新,读者借还书越来越便捷,极大地促进了全民阅读的发展。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科技的进步,图书馆服务内容的持续丰富多元、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拓展,“以文献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变革,更是“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图书馆精神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最基本的要素有三点:①书;②读书人;③管书人。三要素中,最活跃者是读者和图书馆员。图书馆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书,作用对象是读者,而作用中介或催化剂是图书馆员。图书馆的作用是图书馆员和读者直接(或间接地)以书为中心发生接触而产生的,所以图书馆是一个社会单元,其作用的始末都有心理现象存在。读者心理学是从读者角度来研究这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记述刘少雄(1922-2014)的生平及其为中山大学图书馆服务70年的事迹;阐述普通图书馆员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弘扬爱国、爱馆、爱书、爱人的图书馆精神;概述《刘少雄文集》编辑出版的过程,探讨《刘少雄文集》编辑出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