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平井以泄油面积大、具有较强的注采能力和良好的开发效益而在热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总结水平井注汽、产液及含水变化规律的同时.利用数模及矿场试验等方法,对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地质、注汽、完井方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借助于监测手段研究了水平井的压力场、温度场和饱和度场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表明水平井技术适合于特稠油油藏的开发,同时也为同类稠油油藏热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单家寺稠油油藏属构造地层稠油油藏,经过高轮次吞吐以后,由于受储层非均质性、开采方式、油藏边底水等因素影响,开采效果逐年变差.在研究活跃边底水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钻新井、扶停产井完善井网,运用调剖、大修防砂技术挖潜油藏剩余油潜力,采用注氮气加化学剂控制水锥、注采参数优化等技术综合治理稠油热采边底水侵入,各项措施实施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单家寺油田单2块属于多层薄层稠油油藏,为有效提高采收率,开展了水平井开发试验.通过水平并开发工艺研究,在完井工艺、油层预处理工艺和均匀注汽工艺等环节进行了工艺优选和改进,在54-平1井上成功应用.并取得单家寺稠油水平井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为薄层油藏采收率的提高和水平井工艺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潭口稠油由于粘度大、流动性差,常规开采不能正常生产.自2006年4月底采用热蒸汽吞吐方式生产,效果比较好.通过对潭口稠油热吞吐效果的分析,了解目前稠油开发的工艺特点,研究在不同的注汽强度、干度、压力、注汽速度、焖井时同等工艺参数下,对稠油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筛选,找出适合潭口稠油生产的工艺参数,用于指导今后的稠油生产.  相似文献   

5.
开采井温度下降是热储回灌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之一。在冰岛Laugaland地热田研究过程中,为评价和预测回灌后热储温度的变化,采用示踪试验方法定量研究采、灌井之间的水力联系.示踪数据的解译分析表明,采、灌井之间的水力联系密切。基于示踪试验,对不同的采、灌量条件所引起的开采井温度变化进行了定量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原因可能是示踪试验阶段和实施回灌时热储中水动力条件存在差异所致。此外,该区的两次地震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热储中水流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庄油田属强水敏性稠油油藏,水敏指数0.7-0.9,强水敏是制约谊油藏能否热采开发的关键。针对储层中的膨胀性粘土,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激光拉曼等测试技术,开展了粘土膨胀特性研究;利用高温物理模拟开展了热采过程中储层矿物溶解、粘土矿物转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粘土含量高、储层微孔隙发育是储层强水敏的主要因素,热采过程中提高蒸汽干度有利于降低水敏对储层的影响,油藏采用注蒸汽热采方式开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新型水平井防砂管柱中心管冲砂解堵工具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松砂岩油藏,因稠油、底水、出砂,后期水平井开发井数日益增多,此类井投产防砂开采工艺一般为金属滤防砂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砂埋或堵塞现象,导致渗透性降低,供液能力下降,油井减产和停产.而目前常规的中心管冲砂工艺,在水平井中由于冲管与防砂管柱中心管对中国难,存在进不去鱼腔的难题,且常规冲管在此类井中心管冲砂存在折断的风险.文中介绍的水平井中心管冲砂解堵工具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取数值模拟技术,对桩西油田桩斜139块稠油油藏Ng7~1小层的开发方式、井网井距和注采参数等进行了优化论证,确定了适合该块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9.
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筛管防砂完井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沾18块地层砂粒度分析及分选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沾18块单层筛网、多层筛网和精密微孔复合防砂筛管防砂实验,优选出挡砂精度为200 m(0.2mm)的精密微孔复合筛管作为该区块水平井的防砂筛管.进而研究了不同盲筛比下水平井的产能和生产压差分布规律,确定完井管柱全部采用筛管的完井方式.现场对沾18块水平井完井方法、产能预洲与完井方案设计进行优选,提出了筛管防砂完井方法采用水平井追斜段注水泥加筛管完井,并配合酸洗解堵技术,在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水平井开发具有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运用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渗流力学等学科知识,从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出发,针对注蒸汽过程中油层热损失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给出了较详尽的求解过程和分析解,提出了合理控制加热时间和加热带面积以减少油层热损失的技术方向,为稠油油藏热采方案的编制和动态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