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箭飞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也就是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 ,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喷气速度 ,二是质量比 (火箭开始起飞时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之比 ) .喷气速度越快 ,质量比越大 ,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越大 .大多数学生虽然从理论上接受了这一观点 ,但仍半信半疑 ,特别是对于质量比这一因素的理解 ,更是模糊不清 .为了解开学生这个疑团 ,建立感性认知 ,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两个小实验 ,效果很好 ,现介绍如下 .实验一 用“火箭筒”演示火箭的最终速度与喷气速度有关拿两个空摩丝瓶 ,在其底部用锥子各锥一个孔 (较大 ) ,这样就制成了简易的火箭筒 .如图 1所示 ,在铁支架的立柱顶端装上顶轴 ,在旋转臂的两侧各装一只火箭筒 ,再把旋转臂放在顶轴上 ,给火箭筒内注入 4m L的酒精 ,并在火箭筒下方的棉球上滴少量酒精 .点燃酒精棉球 ,片刻 ,火箭筒内的酒精蒸气从尾孔中喷出 ,并被点燃 .这时可以看到火箭旋转起来 (较慢 ) ,带着长长的火舌 ,并伴随着“呼呼”的声响 .再拿两个空摩丝瓶 ,用小号缝衣针各钻一个小洞 (较小 ) ,重复上述实验 ,可见火箭旋转较快 ,喷气声响增大 .由理论分析可知 ...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化学课上老师做了自制“小火箭”的趣味实验.杨杨同学回到家后,决定自己也发射一次“小火箭”.他拧下圆珠笔头部.把医用牙签的木棍插入圆珠笔头部.制成一个“小火箭”.从1号电池中拆出二氧化锰粉末,装入输液瓶中,用小注射器吸取家中消炎用的双氧水溶液.没有玻璃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反冲现象火箭”教学设计为例,依据课标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实验串:“改进版反冲小车”“墨鱼游泳”“会跳舞的小人”“安全的水火箭”,通过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演示,落脚于“情境教学”。尝试将实验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强化物理教学情境,变“抽象”为“直观”,突破学生想象障碍,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课本在讲“动量和动量守恒”一章中提到喷气式飞机和火箭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制成的.并且介绍了我国古代文明的火箭和现代火箭的知识,还安排了一个“自制小火箭”的小实验,这些内容的安排对学生理解动量守恒的原理和应用,加深对火箭这一尖端技术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反冲》一课要求学生认识反冲现象及其应用,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用一个塑料瓶,将瓶口部分截掉,在瓶壁下部沿一个方向斜扎六个等距离的小孔,用细线悬挂,瓶内注满水后,瓶子开始向喷水的相反方向旋转,学生可以观察到瓶子产生的反冲现象。这个实验形象直观,制作简便,效果也不错。但对激发学生兴趣来说却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利用酒精受热蒸发速度较快的性质,即在钻有小孔的密闭容器内加热酒精使之迅速蒸发,从小孔向外喷出蒸汽产生反冲现象的原理,设计了既安全可靠又充满激情的模拟火箭实验。酒精蒸汽喷出时遇明火产生漂亮的火舌,拖在…  相似文献   

6.
“海马号”火箭昂首挺胸地站立在发射架上。她的体形和别的火箭差不多,就是小了点。但是,发射场上的“护士”们却说,她这一次怀的孩子可多了,有十几个哩!而过去的火箭妈妈,一次只能生一个。火箭妈妈“生孩子”很特别,她要飞到离地球很远很远的太空中,生的是卫星孩子,是绕着地球飞个不停的小“星星”。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有一个显示大气压存在的演示实验:瓶“吞”蛋。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取一只口径比鸡蛋略小的广口瓶,将燃烧的酒精棉放置瓶内,再将煮熟后剥去壳的鸡蛋放在瓶口,鸡蛋一下子就被吸了进去,这个实验的成功率极高,可见度大,很吸引学生,也很说明问题。对于瓶“吞”蛋的基本原理众说一词,是气压差所造成,但为何会有气压差却解释众多。第一种说法:当酒精棉燃烧时,一部分气体受热膨胀跑出瓶口,气体少了,当然瓶内的气压变小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正因为有气体从瓶内跑出,就足可证明瓶内的气压大于瓶…  相似文献   

8.
可乐和雪碧都是非常爽口好喝的饮料。可乐成淡褐色,而雪碧则是清澈透明的。下面介绍一种可以将“可乐”变成“雪碧”的小实验。 取可乐空瓶一只,倒入四分之三体积的蒸馏水。取烧杯一只加入50毫升酒精,并加入适量碘片,制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倒入可乐瓶中,边加边振荡,直到溶液的颜色和可乐颜色相似为止。一瓶“可乐”制好了。在干爆的瓶盖内放入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粉末,  相似文献   

9.
利用易拉罐制作火箭,用酒精当做燃料。本实验装置也可演示气体膨胀做功及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0.
火箭飞向月球需要一定的将火箭分成若干级,当第一级将速度和质量。科学家们经过精密其他级送出大气层时便自行脱的计算得出结论:火箭的自重至落以减轻重量,这样火箭的其他少要达到100万吨。如此笨重的部分就能轻松地逼近月球了。庞然大物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飞分级火箭的设计思想启示上天空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我们: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化间里,科学界都一致认定:火箭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根本不可能被送上月球。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不直到有人提出“分级火箭”失为一个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效的思想,问题便豁然开朗起来。方法。这就…  相似文献   

11.
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42页活动12—6“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验中,使用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点燃酒精,由酒精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塑料盒盖做功,说明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相似文献   

12.
欧洲航天局日前宣布,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实验卫星“GIOVE-A”将于12月下旬由俄罗斯“联盟”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  相似文献   

13.
通常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用细木条作引火物。这样操作往往由于木条燃烧时的耗氧量等因素不易把握 ,会使铁丝在氧气中难以引燃。如果用酒精引燃铁丝 ,不仅易燃 ,而且操作简便。具体操作是 ,先将一根纱窗细铁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 (见右图 ) ,将“螺旋”的前端用酒精浸润后 ,再将细铁丝上的酒精点燃 ,然后再将此细铁丝伸入到一端绕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氧气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的剧烈燃烧。用酒精作引火物 ,铁丝升温快 ,又因为铁丝上只沾有少量酒精 ,酒精燃烧时耗氧量少。这是本实验容易成功的主要原因。用酒精引燃铁丝…  相似文献   

14.
一、化学实验要趣味化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过分强调“学科中心”的化学课程与教学,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枯燥无味。国内外的各种调查显示,很多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其实,教师只要在实验设计时稍作变动就可使一般实验变得相当有趣。如:“酒精燃烧”改成“烧不坏的手帕”、“点燃氢气”变成“发射火箭”等。从课时教学目的出发,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实验来引入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整个教学过程会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二、化学实验要贴近生活化学…  相似文献   

15.
苏科版物理9年级上册PSO活动12.7“观察点火爆炸现象——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中,使用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点燃酒精,由酒精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塑料盒盖做功,如图1所示,说明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相似文献   

16.
1玉米幼苗 北师大版社-《生物》(上册)第71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我们选用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意外发现实验效果特别好,哪怕是微弱的照,也会有明显的实验效果。将玉米叶放入小烧杯酒精中水浴加热时,绿叶褪色十分容易,使玉米叶很快呈现白色,取出白色玉米叶用清水漂洗后加碘,未遮盖部分呈蓝色,  相似文献   

17.
我爱做小实验。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我都要亲自试一试。星期天,我在《小学科技》上看到一篇“绳子锯瓶口”的文章。软软的绳子能锯断坚硬的瓶口?我忍不住又要亲手试一试。我找来一根绳子、一个小瓶、一个打火机、一瓶酒精,并端来一盆冷水,按书上的方法开始实验。我先把绳子放在酒精里浸了一会儿,再捞起来系在小瓶口上。我盖好酒精瓶,并把它放到另一边,才拿打火机去点燃小瓶口上的绳子。当火将近熄灭的时候,我迅速将小瓶扔进水里。但瓶子总是浮在水面上,瓶口不能被水淹着。不过,在我把瓶子扔进水的一瞬间,一部分水花溅到了瓶口的下沿,瓶口曾…  相似文献   

18.
水“火箭”的研制过程为 ,先给塑料饮料瓶中加入半瓶水 ,然后给其中的空气加压 ,当水冲开瓶塞时 ,饮料瓶会反方向飞出 .怎样增加“火箭”的上升高度和提高“火箭”飞行稳定性是这一课题的关键 .笔者看过有关资料 ,也看过有的学校制作的成品和演示 ,它们有一共同的不足之处是 :当充气到一定压强水冲开瓶塞时 ,水在瞬间高速向下喷出 ,靠水的反冲“火箭”瞬间加速 ,然后靠惯性做竖直上抛运动 .而实际的“火箭”将向运载高精密仪器或载人方向发展 ,不允许“火箭”有太大的加速度 ,所以我们提出研制“缓慢上升的水火箭”,这样使课题增加了难度 ,…  相似文献   

19.
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本第二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节,为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在准备实验时,笔者发现:当向瓶内加压,压缩空气冲开塞子时,瓶内的“白雾”很小,学生很难看清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10月份气温较高,瓶内水蒸气因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而遇冷液化生成的小水珠很少,故现象不明显。我想,酒精的沸点比水低,相应地,酒精气体比水蒸气更容易液化。如果用酒精来代替水,现象不是更明显吗?找来酒精一试,果不其然。当瓶塞被压缩空气冲出时,瓶内即出现一股浓浓的“白雾”,连座…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常识课中已介绍过“蒸发”,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得出结论. 实验器材:水滴管小玻璃片温度计酒精实验步骤:1.甲、乙两同学分别在手掌上用滴管滴一滴水,乙同学将手摇晃几下把水摊开,甲同学不动,比较谁手上的水干得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