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阳 《新闻窗》2011,(5):84-85
电视作为继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电影之后的第九种艺术门类,本身兼有媒介的属性和艺术的功能,这些内在的属性不仅赋予了电视作为宣传工具的职责,更要求电视节目必须兼具艺术的美学内涵。但是在早期,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大多数电视作品缺乏美的呈现.而且当时电视作品资源稀缺.  相似文献   

2.
亨利·摩尔是现代英国著名的雕塑大师,他的雕塑作品中的空洞突破传统雕塑封闭的、单一的静态形式,创造出了更富有想象空间和生命力的雕塑作品.在艺术精神上和中国传统的追求空虚灵动的境界相契合.  相似文献   

3.
亢磊 《大观周刊》2013,(7):17-17
随着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精神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实用工艺雕塑艺术的品种越来越多,其外延的宽泛性和市场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这一现象对实用工艺雕塑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希望对现当代的实用工艺雕塑作品的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天阳 《今传媒》2014,(8):156-157
二十世纪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变革意义的一百年,也是中国雕塑从萌芽、转型到繁荣发展的时期。雕塑艺术的日臻成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在雕塑艺术的创作中,秉承"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同时积极的从自己的根源出发,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再创新,创作出属于中华文化的雕塑作品,为我国现代雕塑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发展的观点,通过对雕塑艺术的保护、传承、创新的简单梳理,分析二十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兴起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元代是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朝代,不过,在其短暂的统治下,也诞生了堪比隋唐的雕塑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雕塑艺术的繁荣盛况,对刘元的成长经历,及其大量雕塑作品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冉玉 《兰台世界》2014,(9):135-136
元代是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朝代,不过,在其短暂的统治下,也诞生了堪比隋唐的雕塑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雕塑艺术的繁荣盛况,对刘元的成长经历,及其大量雕塑作品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7.
刘锐 《出版史料》2004,(1):64-66
雕塑艺术门类众多,作为公众艺术的城市雕塑,它与近几十年世界上流行的“公共艺术”、“景观雕塑”、“环境雕塑”等概念,有着各有侧重但又相通的含义。它主要是指设立在室外的,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它可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和娱乐性四大类。当代中国雕塑,纪念性城市雕塑尤为突出。本文以新中国55年中建立的纪念性雕塑为主,做一次简要的观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吴为山的作品以全新的面貌频频出现在国内外重要的艺术展览上,被誉为“为时代造像者”,他的雕塑艺术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化符号,凭一己之力拓展了中国雕塑艺术新的表现领域。2003年,吴为山获得了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最高奖攀格林大奖,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位亚洲艺术家。“实践催生理论,理论引导实践。”在实践上“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作品受到广泛关注的基础上,吴为山也推出了别致的理论随笔集《雕琢者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集萃了个人演讲、手记、对话中对中国雕塑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感悟,提出“写意雕塑”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金属雕塑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材料的雕塑作品,在金属雕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的独特气质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在很多不同的国家地区里,由于他们的风俗习惯不同,自然因素不同,很多传统也不同,所以在雕塑艺术中,他们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各有所长,为人类金属雕塑艺术的反战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金属雕塑中的优秀之作数不胜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宝贵的学习经验,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一些新闻评论存在的“缺钙”痼疾、八股文风,即论说无力,思维芜杂,面面俱到,缺乏艺术情趣的现象,笔者以为毛泽东新闻评论作品中所蕴含的气势、逻辑力量和写作方式,都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时至今日仍是新闻评论写作应该很好地学习和继承的。  相似文献   

11.
与罗丹、马约尔并列为欧洲近代雕塑三大支柱的法国雕塑大师安托瓦尼·布德尔,在其艺术实践中将古典主义的和谐典雅、浪漫艺术的神秘奔放与20世纪新艺术的躁动和力感熔于一炉,其作品达到了质朴优美的外形与复杂多元的内涵的完美统一,从而革新了雕塑语言。《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孔凡平、孙丽荣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本布德尔艺术随笔集的问世,有心的读者自会争睹为快的。我们从本书中所见到的不仅是艺术家片言只语的零星感受,而且是其整个一生艺术精神的轮廓内涵与艺术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叶蕾 《今传媒》2020,(2):150-151
在艺术作品面前,不管是作者还是观众都是观赏它的人,不断地找寻作品所表达的意义本身与我们自身情感的契合点以产生共鸣。洞悉的是质料建构的雕塑艺术在作品表面产生的不同形式、所表达的直接和间接性情感、雕塑和质料(形式与内容)之间呈现的不同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3.
热情、谦虚、厚道,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在20多年的雕塑生涯中,他凭着不懈的努力、满腔的激情和执著的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就是郑州市环境雕塑建设研究所所长、河南省高级美术师、雕塑家李宗初。1980年,时任郑州市纬五路第一小学美术教师的李宗初,在工作之余不断研究雕塑艺术,很快就掌握了一些雕塑技巧,并获得了雕塑方面的大量信息,他认识到雕塑这个新兴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艺术魅力,从而坚定了要在雕塑艺术领域开辟新天地的决心和抱负。5年后,李宗初辞去了教师工作,放弃了让人羡慕…  相似文献   

14.
叶燊 《云南档案》2012,(8):51-52
雕塑是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它具有鲜明的立体形象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但却因作品体量等限制及特殊的艺术创作规律,使得档案收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点。此外,大部分的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也没有对雕塑艺术档案的收集进行明确的指引,在具体操作上留有一定空白。本文针对上述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使雕塑艺术档案在收集工作上有更明晰的方向和更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郑丽芳 《大观周刊》2012,(24):266-267
人体是美中之至美,只是青少年朋友们没有正确的眼光好好的认识与欣赏她或他。由于我上艺术鉴赏课的缘故,总喜欢把希腊艺术作为重要的章节来讲,而这个章节里有许多作品无论是绘画雕塑都出自名家之手,而且这些作品又大多以裸体的形式出现的,如古希腊的作品《结胜利带的运动员》、《刮汗污的运动员》、《掷铁饼的运动员》、《赫尔美斯与小酒神》、《拉奥孔》等,这些作品有的知道作者的姓名,有的没有留下作者姓名,但他们都以栩栩如生的雕塑人体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6.
《今天》     
<正>王丕先生还创作了《日出日落》、《今天》及《交接班时刻》等一些描绘大工业、石油人的油画作品,都是纪念碑式的作品,它们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时代,弘扬了复兴伟大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有力地展示了个人的艺术特色。1、把大工业、石油人的整体形象,用雕塑手法大刀阔斧式地概括出来;2、哪怕是溅在身上的一个小泥点、一个小油点,也都让它们充满人  相似文献   

17.
艺术传播就是指借助于一定的传播介质,以艺术符号、语言等传播形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受众的过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主要以表象符号为载体,物化在具体的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上,激发和满足艺术传播受众对艺术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版权的客体是指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在国际上一般称为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实际上并不是狭义上的三个不相容的概念,而是泛指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一切智力作品。一篇有关基督教教义的讲道,很难说有文学性、艺术性或科学性,但它无疑是受版权法保护的。伯尔尼公约和很多国家的版权法都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了典型的列举,一般包括:文字作品(图书、小册子等),口述作品(讲授、演说等),戏剧作品(话剧、音乐剧等),舞蹈作品和哑剧,音乐作品,电影作品(电影片、电视片、录象片等),绘画和雕塑作品,建筑作品,工  相似文献   

19.
都市情感剧在当下社会变革中产生,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走出一条成熟的创作之路。但现阶段一些作品却存在视觉风格浮华、戏剧艺术固化、思想灵魂缺乏等问题,唯有认清现状、去粗取精才能将此艺术形态打造成文艺精品。  相似文献   

20.
《南方都市报》 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蔡志松的雕塑作品《故国·颂1》、《故国·颂2》被一些观众批评为"丑陋的中国人"、"毫无阳刚之美",主要原因是其中有一组跪着的人像。两个星期过去了,已经冷了的舆论之锅里忽然爆出了一个热栗子--这些系列作品中的一件得到了全国美展的铜奖,而且是北京地区唯一进三甲的雕塑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