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升家 《大观周刊》2012,(27):178-17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创新教育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全局性的、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必须切实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任何领域的任何一种创新都和基础教育分不开,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把创新素质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董合悦 《大观周刊》2012,(10):156-156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一般来说,创新素质的形成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怎样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素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少年宫的校外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少年宫辅导员素质之高低、能力之大小直接关系到少年宫工作的发展。因此,努力开展辅导员人力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当今辅导工作的重中之重。纵观当前少年宫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我以为大力弘扬“五种精神”,即:一辈子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率先精神、传递精神,对于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素质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燕 《贵图学刊》2005,(1):17-18
面对当今创新环境,指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需在观念、内容、方法、模式上创新,以及应提高图书馆人员的素质,切实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真正成为信息时代的“导航员”。  相似文献   

5.
刘浩然 《大观周刊》2012,(51):375-375
读史使人明智.这就说明历史的作用.要求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是历史教学也不排除在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初中历史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功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指导,从而达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目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其中特别强调了“创新”的作用。一切的创新都是依赖于那些具有创造力和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如何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便在于贯彻实施创新教育。那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铁力 《大观周刊》2012,(27):310-310
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对全体学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知识,发展潜力,培养能力,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什么样的教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呢?我认为:点拨教学是最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学科馆员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学科馆员的创建是图书馆学科咨询服务发展的需要。学科馆员的创新素质是对图书馆学科咨询服务发展挑战的回应。高校图书馆要从创新人格、创新知识、创新智力、创新思维四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科馆员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8.
陈跃 《大观周刊》2012,(51):408-408
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学科共同的事情,美育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中实施并加强美育,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路海波先生在考察中国影视教育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既客观地分析了影视艺术教育扩招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又阐发了影视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公众素质、文化建设等层面的多重意义;着重论述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中技能本体与素质本体的互文关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态的角度,表述了他对于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思维创新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何剑峰 《图书馆论坛》2003,23(2):30-31,15
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通才教育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图书馆应优化馆藏结构、共享文献资源、拓展服务领域、提高职员素质。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大力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有创造性的各类人材,应试教育难以背负其重任,教育深层次的改革势在必行,而美育是冲破传统应试教育桎梏的突破口。近代著名学者蔡元培,主张以美育提高国人的民族素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等人提倡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当今世界各国都以科学为国策,以艺术为人本。重视和普及艺术教育,要求中学生了解和学习以美术为主的人文学科课程,增强中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既有专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蔡梅 《贵图学刊》2003,(3):55-56
在公安人才素质教育中,公安院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人格素质、创新素质及信息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它可以分为做人与成才两个层次,素质是做人的基础,做人又是成才的基础;它还可以剖析为四大任务,即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与创新素质。公共关系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前,谈到教育,热门的话题便是“素质”便是“创新”,这无疑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然而面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又如何去创新,应是我们思考的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雷宇 《大观周刊》2011,(15):249-249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美育.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主要任务表现为三个方面: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审美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培养训练学生良好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学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了如下看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庆文 《大观周刊》2012,(27):165-166
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既是知识丰富的学者和实践的能手,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多重指导者,还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熟练的专业职业技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邓友章 《大观周刊》2011,(28):127-127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真、善、美高尚情操的重要教育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育优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高校图书馆欲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馆员素质是关键。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重视馆员素质的意义及作用,以及高校图书馆员新时期素质的内涵和养成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峰 《大观周刊》2011,(10):154-154
创新和信息技术有着鱼水般的亲密关系。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兴科技,它本身就是人类创新的结果,并且还在飞速的发展之中。我认为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吕萍 《航空档案》2003,(4):37-40
本文从“五种意识”和“四种作风”方面阐述了新世纪档案工作领导干部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作者认为,档案部门领导干部应增强政治意识、机遇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树立科学管理、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和开拓进取的作风;要有面对新世纪的紧迫感、责任感,从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着手,增强驾驭企业档案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