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出茅庐,我便担任初一的班主任,学生的入学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二,真让人叹气。为此,学生一有违规行为,我决不轻饶。在我的“铁腕政策”下,学生对我十分忌惮,碰面时都不敢正视我的眼睛。  相似文献   

2.
学校进行民意调查,要求学生对各科任教师做出评价。我想,我是班主任,平时在学生身上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学生应该会给我较高的评价吧。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居然有八位学生对我很有怨气。而且这八位学生都是学习态度很差、需要我平时花更多精力去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不少年轻班主任有类似的描述:刚当班主任时,我和学生交上了朋友,宽容他们的错误,注重用爱心感化他们。起初,班里学习劲头很足,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纪律大乱,学生浮躁起来。无奈之下,我开始板起面孔。学生根本不服我,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敢和我顶撞。对于如何进一步严格管理,我束手无策。我感觉上了师爱的当!  相似文献   

4.
刚从我班转走的一位学生,在给我的信上这样写到:“吴老师:您好!我是某某,你还记得我吗?我的学习成绩差,在这所学校里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我是差生、坏孩子,还说我是猪脑袋,不可救药。实际上我们当学生的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比家长、比老师还要关心。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担心成绩降下来,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是背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沈洪华 《班主任》2010,(8):49-49
一天,我的心情因某些事变得非常糟糕。在没有调整好心态的情况下,我就走进了教室。一上课,学生似乎精神不佳。我提高嗓门,大喊一声:“请大家坐端正!”在我的呵斥下,学生立刻挺拔了许多。课继续往下上,我提问,没有学生回答。此时,气不打一处来的我随口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这名学生什么也答不上来,只是低着头,像犯了极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胡军 《班主任》2013,(4):49-50
接手新班后,为尽快走进学生心灵,拉近彼此距离,我使出浑身解数,可学生依然与我貌合神离:每次征询班级建设意见,学生总是支支吾吾,闪烁其词;每次与学生单独交流,学生总是缄默不语,恍若凛然义士。我苦恼着:  相似文献   

7.
刘雯 《贵州教育》2009,(10):41-41
我是一名山村教师,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认为自己做得很好:我以学生为本,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学习;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他们平等交往。自以为我已经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任的朋友了。  相似文献   

8.
陈晓华     
[自我描述]用真名在网络上和家长学生交流,如在雷区行走,如在薄冰上起舞。假如进入另一种境界,则尽享网络的魅力。在教育论坛,以前的学生叫我华哥,后来的学生叫我华叔,如今的学生叫我老大。我女儿羡慕我的学生,我妻了羡慕我学生的家长。学生说:以前我只为自负的自己自豪,如今我为有您这样的班主任而自豪,将来我一定为身处这样的班级而自豪!我相信您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船长……家长说:在我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您伸出有力的手,挽救了我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您的家人以及您的孩子,请您保重身体……家长、学生、网友、朋…  相似文献   

9.
学期接近尾声,我品味着收获的甜蜜,忘却了日常的烦恼;感受着学生的成长,忘记了身心的疲倦。在欣喜和轻松之余,我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我想:学生对我满意吗?学生喜欢我吗?我来到学生中间,跟他们交流,希望通过沟通能够找到答案。可是,有的学生羞于回答,有的学生遮遮掩掩,言不由衷,我心里还是迷迷糊糊的。  相似文献   

10.
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老师;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生动有趣、真实自然而学有所得的音乐课堂……每次当我在设计一节课或上一节课的时候,我常常喜欢把自己当成学生去问一问:假如我是学生,能接受这样的学习方案吗?回忆2007年11月24日我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比赛的日子,面对一群特殊的学生我也是这样问自己。  相似文献   

11.
走下讲台     
“课堂上,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我曾把这当作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准则。直到有一天,一节课改变了我原有的看法。那天因为咽喉发炎,我嗓音沙哑。我担心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我的话,于是就走到教室中间来讲课。好不容易撑到下课铃响,我疲惫地挥一下手,示意下课。几天后,在批阅学生的周记时,关于那天上课情景的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学生写道:“老师轻轻地走下了讲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好喜欢坐在老师身边听课。”另一个学生写道:“老师在下课时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师在班上笑,感觉真亲切!”学生的几句…  相似文献   

12.
我为什么不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学期,每次讲完课本内容后,我都会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提问。学生们积极提问的场面令我至今都难以忘怀,作为历史老师的我,看到学生不懂就能问,那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可这个学期开学后,我看不到学生提问的影子了,心里很有些失落。我疑惑重重:“是不是所有问题学生都懂了?但这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我想,我应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学生。在1993年那一年,我担任我校五年级的班主任,上语文课。我对学生说:每次新课前,大家都要进行自己预习,把不认识的字词勾画下来。没过三周,学生就养成了自己预习的好习惯,我也暗自高兴。一次新课前,我依然是先让学生粗读预习,然后和学生商量:  相似文献   

14.
蒋力臻 《师道》2008,(7):84-85
我是一个小学美术教师,一次和同事聊起:半个学校的学生都是我教的,另外半个学校的学生也认识我,因为我教的年级有时会调整。可是,自问我能叫上来每个自己在教学生的名字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中的“心理相融”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能互相沟通交融,具体表现为:师生关系平等、民主、融洽,相互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同时也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双方心灵上达成一种无言的默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不言的权威。显然,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目前,我与学生的关系已初步达于此境界,学生的心里话愿意向我敞开心扉,我也从帮助学生进步中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我感到:我的人生价值在学生的身上体现,我的青春在学生那里延伸。那么,如何达成师生间的心理相融呢?我想着重谈三点。  相似文献   

16.
卞琦 《教育文汇》2008,(6):38-38
我时常想,学生能写作文、会自由地绘画,能不能作曲呢?于是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在教学生学作曲的最初阶段,我首先帮助学生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以引起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时,我提议每人创编旋律,创造性地介绍自己的名字。我先带头介绍:  相似文献   

17.
我从上初中就开始写日记,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对于写日记的好处,我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从接手新班以来,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可我发现不少学生敷衍了事,不是照抄范文就是三言两语,有的甚至干脆不写。一开始我以为学生没有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会好一些。我严格要求学生,日记必须写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每天一篇,必须上交。学生虽然按时上交,但内容乱七八糟,个别学生有时三五天都写同一内容,把过去的日记重抄一遍凑数。我真是伤透了脑筋,但又束手无策。有一天我突发奇想,何不把自己的日记本拿出来让学生看看,给学生树立个榜样,让他…  相似文献   

18.
从教几年了,收到了学生的不少礼物,特别是每到教师节,好多学生都会为我亲手制作贺卡,礼轻情意重。每每想起,我都感动不已,总想着我也得向学生“表示”一下。  相似文献   

19.
一、兴趣、鼓励是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曾在班里做过调查,爱写作文的学生有多少,结果,竟然可怜到只有一名同学,从这个调查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对于厌烦写作文的学生,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破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即...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吾师     
我一直以为自己这个老师当得很得体,教育学生很有一套,同行称道,学生信服,家长赞许。可今天我才意识到,有时学生让我更懂得教育的艺术,学生比我更像“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