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唐宋词中有大量抒写愁情的词作,这既与那个时代词人的气质有关,也与词的体式和传统有关.伤春悲秋、离别相思、忧国伤世是唐宋愁情词的三大主题.这些词作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共鸣效应外,还主要在于它独具的艺术魅力和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2.
唐宋词中有大量抒写愁情的词作,这既与那个时代词人的气质有关,也与词的体式和传统有关。伤春悲秋、离别相思、忧国伤世是唐宋愁情词的三大主题。这些词作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共鸣效应外,还主要在于它独具的艺术魅力和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3.
唐宋词中的优秀之作大都将审美感受与审美判断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情理相融的境界。对唐宋词进行鉴赏与研究时 ,应善于从审美观照的角度 ,将词人所表达的情感、艺术表现手法与词作所体现出的深刻人生哲理及人生意蕴融合在一起 ,更深一层地理解和把握唐宋词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4.
唐宋词中频频出现黄昏意象,我们看到在词作者的心目中以“落日、日暮、夕阳、薄暮“等词为代表的“黄昏“具有了特定的情感指向.饱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就是思乡怀家的孤苦愁怨;年华流逝的生命悲叹;离别感伤的心情意绪;感怀亡人的悲凉意蕴.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和诗词一样,都是唐宋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人们在品茶、吟诗赋词之余,常把自己的人生感触寄托在茶里,经过一番精心推敲和苦心造诣,茶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意蕴。茶有喜茶、苦茶、雅茶、禅茶之分,唐宋文人喝茶赏心、品味人生,并通过诗词抒发苦闷,体会真情,追求雅致,体味禅意。  相似文献   

6.
阅读文本中常有一些语言看似很平常,但其实很有张力,含有独特的意蕴,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这不仅是文本语言的“应有之义”,可能也正是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我们要有敏锐的语感意识,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适度分析、挖掘和细致品味、揣摩,把握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做到心领神会,意明语达,让阅读生命在课堂中蓬勃。本文以许多文本中经常出现的“不知道”一词教学为例,从意蕴、情态和构思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与思维教学的具体问题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命”作为沈从文小说浪漫色彩的维度之一,成为研究沈从文小说浪漫情怀的重要切入点。对于“生命”这一抽象概念,可以从血性生命力、直面和体验“死亡”、至善至真的爱情、粗糙而优美的灵魂四个方面来管窥其“生命”之“理”。这种“生命”背后有“神”的痕迹,也有“庄严”的理趣,流露着作家的“浪漫情怀”。  相似文献   

8.
乐曲 《文教资料》2011,(36):199-201
作为“北宋倚声家之祖”,晏殊在词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然而,许多年来,对于《珠玉词》的评价却一直停留在如“浅浮华艳”的指责之上。所幸,这样的观点在现在已经得到了有力的纠正.许多学者提出了全新的视角对晏殊词进行重新审视。笔者以为,《珠玉词》的特异主要来源于其强烈的生命意识。本文拟就这一角度切入,通过对其生命意识的形成、特点及意蕴效果方面的审美考察,对《珠玉词》做出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帘”意象在唐宋婉约词中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帘”经常和双燕、明月、风雨、幽梦这样本身就给人无限遐想的词汇结合使用。和“帘”相关的动作有卷、垂、开、下等。由此传达出委婉含蓄、意蕴深长的情感。“帘” 意向的这种审美功能是由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决定的,不是作者偶然的兴之所至。  相似文献   

10.
“文气”说是古文论中一个较重要的批评范畴,其美学价值在于倡导文学中旺盛的生命力、强调艺术与生命的联系。其内涵及理论演变,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性格与文化品味。唐宋诗风之不同,从“气”的角度看,正是“情气”与“理气”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有许多充满“愁”和“泪”的词篇,这类词篇,在内容上,前后期有所不同.与北宋婉约派词人、南宋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人相比,也有所不同,并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色论”是词论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它萌芽于晚唐五代时期,“词为艳料”是这一时期“本色论”的重要内涵,北宋后期的李清照,在《词论》中是一家的“论点,阐述了词的特性,从而使”本色论”具有了一定的理论色彩,“别是一家”标准志着这一论题的正形式,南宋时期的“本色论”在“别是一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其主要倾向表现为推崇“雅正”。  相似文献   

13.
以金陵为题材的咏史怀古词,形成了词学史上的独特风景——"金陵意象"。"金陵意象"的确立,始于唐诗,然后沿着诗学和词学两个方向传承。词学中的"金陵意象"完成于宋代,宋以后仍吟咏不绝,不断累积叠加,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元曲作为代表元代文学成就的特殊文体,是继唐诗、宋词而兴起的一种可口头和乐歌唱的“音乐文学”,与宋词有着密切关系,并存在或多或少的渊源血亲联系。词乐或以直接转化的方式转化为曲调,或被翻作新曲进入元曲音乐系统,或在体制上影响元曲曲体的形成与发展,使元曲从中获得了极富生命力的滋养。  相似文献   

15.
明末易代之际,云间词派大放光明,一扫明词尘俗卑靡之意格,抒写身世零落之感,家国沦亡之悲,沉雄凄丽,意内言外,大大提高了词的审美品格。云间词派坚守南唐北宋词的路数,托兴深微,又胎息传奇笔法,开启了清词中兴之局,可称明清词运的转捩点。云间词派诚为清词中兴赢得了契机,但词学上的复古主义、教条主义也对清词流变带来了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明清易代之际,云间词派大放光明,一扫明词尘俗卑靡之意格,抒写身世零落之感、家国沦亡之悲,沉雄凄丽,意内言外,大大提高了词的审美品格。云间词派坚守南唐、北宋词的路数,托兴深微,又胎息传奇笔法,开启了清词中兴之局,可称明清词运的转捩点,为清词中兴赢得了契机,但词学上的复古主义、教条主义也给清词带来了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上 ,通常有“唐诗宋词”之称 ,词在宋代是一种新兴的抒情诗体 ,它是为了符合文人、士大夫、以及广大市民阶层对生活享乐的追求而产生的。宋代艳情词的产生有其原因 ,而且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宋词叙事现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词中客观存在着值得注意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叙事现象”。宋词叙事性作品从题材内容看,有咏史、纪游、写人等几种,而数量最多、质量较好的是爱情故事和重要时事。联章体、词加序、用典、纪言、截取典型片断等,是宋词叙事的常用手法,而其创新主要在于利用词的结构特点,精心谋篇布局,使故事的叙述错综变化、委婉曲折。宋词叙事既是对唐五代词的继承、发展,又有更为深刻的原因:文艺观念的变革和诗史意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19.
运用韵系列表法和韵系数理统计法考察温庭筠词的用韵,将温词的用韵与初唐、晚唐、五代、宋的诗韵、词韵以及他本人的古体诗用韵进行比较,发现温词以诗韵入词,有一定的存古性。晚唐时词受到诗韵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后来的词韵格局。  相似文献   

20.
唐圭璋先生将"重拙大"等词学理论自觉运用于词的创作尤其是小令的创作中,其《梦桐词》诸小令景真情挚,成就尤为卓绝,雅婉厚亮之风,淳朴浑化之境,几可与唐五代北宋名作相颉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