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仍然在两个极端跳跃,要么“死于章句”,要么“废于清议”。“死抠章句”、“一味清议”也正是形成中学文言教学一直以来高耗低效态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相比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学生把学语文有三怕编成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把文言文学习排在第一怕,足见畏难情绪之重,而且文言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极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因此,教好文言文是个急待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好文言文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相比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学生把学语文有三怕编成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把文言文学习排在第一怕,足见畏难情绪之重,而且文言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是流行在中学语文课堂的顺口溜,揭示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也不得不激发一线教师思考:作为中国古典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言文,为什么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力求探究学生讨厌文言文的原因,进而找到对策。  相似文献   

5.
陆洲 《语文知识》2016,(6):15-16
小学阶段议论文的教学存在着两种倾向,要么重“文”轻“理”,要么重“理”轻“文”。重“文”轻“理”式的教学,忽视议论说理的文体特点,把议论文当作记叙文来教,只关注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体悟、语言文字的品析;重“理”轻“文”式的教学,一味地进行如何议论的理性剖析,忽略了语言文字的品味,血肉丰满的文章只剩下了空洞的骨架,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什么呢?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体现它本身的教学规律?如何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文”和“言”怎样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李毅 《语文天地》2012,(4):25-26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  相似文献   

8.
李淑金 《成才之路》2010,(15):42-42
文言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一直是学生学起来头疼、教师教起来犯难的“硬骨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文言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最后发现——文言文的教学之路应是教得“趣”、练得“实”。让“实”与“趣”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9.
一、文言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以致有的学生调侃道:“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充满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呢?情感在此时就构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愉快的情感能内化为人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不尽如人意:老师串讲课文.死抠字句;学生被动接受,主体缺失。学生戏称:“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面对如此困境,在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何以突围?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玄面毫如e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以来教育界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校园熟语:“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是厌恶、畏惧的意思。学生厌恶让人昏昏欲睡的文言文教学,畏惧佶屈聱牙的字词句,更头疼考试中得分的不确定。听到有老师说:“把它当作敌人去战胜,只要过了高考,就可以彻底抛弃。’≯c于此我不敢苟同,窃以为教师不引导学生感悟文言语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不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传达的人格精神,只一味强调应试,必将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由阅读障碍上升到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不仅学生怕,很多老师也怕。说到底,是因为存在下述一些问题。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文言文的教学也就不是问题了。一.教师教学中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方式的误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灌输式,把教学当成教书,课堂上仅仅是粗略点拨,然后让学生对照翻译自己学习,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师者,所  相似文献   

13.
戎蓉 《语文天地》2012,(12):51-52
对于语文学习,在学生中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位列第一,可见文言文教学现状之难堪,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困难。文言文难教难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文言与现代语言之间有较大差别、课文当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繁杂、文言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现代生活距离遥远以及学生难于跨越时...  相似文献   

14.
<正>一篇文言文,应该怎么教?不少语文老师会习惯性地采用串讲法:先逐字逐句疏通讲解课内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再围绕文本内容、主题思想等提出一些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最后归纳总结,布置任务(背诵、过关单等)。这样,就算完成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了。这种常规教法,对教师而言简单易操作,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也不难理解学生把文言文列为“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之首了。令学生望而生畏的文言文究竟怎么教?  相似文献   

15.
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常常遇到一些学生提起写作文就头疼的现象。正如有句话调侃的一样:当今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是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每次遇到写作文,学生要么词汇贫乏,干巴巴地凑不成篇幅;要么口罗口罗嗦嗦长篇大论,却抓不住重点,根本写不到点子上。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6.
怎样教好文言文?笔者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悟出 :文言文语法结构是有限的 ,而文言文词汇却是无限的。教学中固然要注意语法结构 ,但尤其要注意词汇 ,使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理解句意 ,领悟文旨。一、理解生字字义以词汇为中心来进行文言文的教学 ,就好比学习外语必须把重点放在积累生词上一样。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又不能把所有的文言实词不加分析地同等看待 ,否则不分主次的教学 ,会造成少、慢、差、费。文言实词大体可分为“有生命活力的”、“半死不活的”和“已经死了的”三大类 ,这三类词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应…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在于“言”、“文”分离.要么重“言”轻“文”.搞机械枯燥的字、词、句、篇的串讲训练:要么重“文”弃“言”,忽视文体特点.凌空蹈虚地架空分析文章。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文”与“言”的和谐——既依据文体特点,重视文言文字词基础知识的落实又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文章语境中动态积累字词.进而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传承古典文化.是文言文教学摆脱困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只要一提起文言文,恐怕大家都会感到头疼。教师难教,学生怕学。探究学生怕学文言文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古今语言的变异;二是现在的学生讲求实际,速效;三是文言文的背诵量大;四是老师教学钻牛角尖。我认为在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以下三种问题值得注意,现分述如下:一、重讲解轻熟读文言文教学课堂上看到的是老师激情的演讲,学生热火朝天地分析讨论答题。一堂课下来,当时知识增了不少,但有的学生恐怕还不能完整流畅地读,哪谈在熟读中加强理解记忆?关键是老师重讲解轻熟读。文言文的语言材料是离学生所处时代很远古的书面语言,因此,…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一讲到底”的现象。常见一些教师拿着课文逐字逐句地给学生翻译,然后不厌其烦地讲解文言文词句的用法及含义,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一篇又一篇,一年又一年地就这么教。殊不知这种以“言”代“文”,以“讲”代“学”的教学模式,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文言文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前两怕我们暂且不谈,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学生主要是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