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莎  李俊 《数学教学》2008,(10):36-37
2008年7月7日,在墨西哥Monterrey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1)开幕式上,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第二、三届的克莱因奖和弗莱登塔尔奖颁出,至此,共有6位杰出数学教育家获得殊荣,他们是:Guy Brousseau(法国,2003年克莱因奖);Celia Hoyles(英国,2003年弗莱登塔尔奖);Ubiratan D’Ambrosio(巴西,2005年克莱因奖);Paul Cobb(美国,2005年弗莱登塔尔奖);Jeremy Kilpatrick(美国,2007年克莱因奖);Anna Sfard(以色列,2007年弗莱登塔尔奖).本文为评奖委员会对最近两位得奖者介绍的译文.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杂志》2020,(2):24-24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于2000年设立克莱因奖和弗赖登塔尔奖。克莱因奖以ICMI第一任主席菲利克斯·克莱因(Felix Klein)命名,为终身成就奖,用以表彰在数学教育研究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学者。弗赖登塔尔奖以ICMI第八任主席汉斯·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命名,用以表彰近阶段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的学者,以肯定其对数学教育的卓越贡献。自奖项设立至今,共有18位学者荣获这两项大奖,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在2004年召开的第10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上,首次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杰出专家分别颁发了菲力克·克莱因奖和汉斯·弗赖登塔尔奖,从此,数学教育界有了自己的国际大奖.在2008年召开的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1)上,再次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杰出专家分别颁发了上述两项大奖.从此,国际数学教育奖的颁发走向正规化,每两年评出两奖获奖者各一人,每四年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为四位得奖专家颁奖.  相似文献   

4.
3 2003年国际数学教育克莱因奖得主——法国盖伊·布鲁索教授 第一枚国际数学教育(ICMI)终身成就奖——菲力克·克莱因奖,由国际数学教学委员会颁发给法国盖伊·布鲁索教授.这种崇高的奖励,是对盖伊·布鲁索在专业上杰出贡献的本质认同.  相似文献   

5.
杰瑞米·基尔帕特里克(Jeremy,Kilpatrick)是美国佐治亚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系的校董教授.经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评选,基尔帕特里克教授获得2007年第三届克莱因终身成就奖,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美国数学教育家.  相似文献   

6.
今天上午,中国数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在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开幕。开幕式上,中国数学会第九届“华罗庚数学奖”、第十二届“陈省身数学奖”和第九届“钟家庆数学奖”分别举行了颁奖典礼。张恭庆、李邦河等8位数学大师分别问鼎数学界“三大奖”。  相似文献   

7.
1.华罗庚数学奖华罗庚(1910~1985年)著名数学家.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捐资(1991年至1994年提供资助)与中国数学会共同设立.该奖主要奖励长期以来对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在系统学术研究上有突出贡献的数学专家,没有年龄限制,每两年颁发一次,每届遴选获奖人两名.首届(1991、1992年)奖给陈景润、陆启坚;第二届(1993、1994年)奖给谷超豪、万哲先;第三届(1995、1996年)奖给杨乐、周毓麟.苏步青(1902年~2003年)著名数学家.由美国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项武义教授和夫人谢婉贞博士发起和资助.1991年成立的“苏步青数学教育基金会”设在上海,面向全国,奖励…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CCME-3)于2018年10月26日—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会议以“分享华人数学教育研究成果,促进数学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主旨,邀请到克莱因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舍菲尔德教授(Alan H.Schoenfeld),首届弗赖登塔尔奖获得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西莉亚·赫依莱斯教授(C.Hoyles)等著名数学教育家做主题报告,还邀请到13位著名学者做大会报告。本文结合上述报告对当前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三大数学奖——第八届华罗庚数学奖、第十一届陈省身数学奖和第八届钟家庆数学奖于2007年11月2日在中国数学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颁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11,(12):10-10
11月14日,中国数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会上颁发了第十届华罗庚数学奖和第十三届陈省身数学奖。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兰和山东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实戈共同摘取了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奖则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和南开大学教授陈永川捧走。  相似文献   

11.
第五届华罗庚数学奖日前在京揭晓,本刊名誉主编、著名数学家、中国科技大学龚昇教授是两位获奖人之一.华罗庚数学奖是我国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奖,主要奖励长期以来对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每两年评选一次,一般每次奖励两人,本届同时获奖的还有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院士.该奖自1992年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前四届获奖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景润、陆启铿、谷超豪、万哲先、杨乐、周毓鳞、王元与丁夏畦.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理化》2010,(1):F0003-F0003
2009年12月21日,被誉为华人数学界“西屋奖”的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在清华大学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经过与来自国际知名高校的国际评委们两天封闭式面对面交流和答辩后,现场共产生金奖1名、银奖1名、铜奖3名、优胜奖5名、鼓励奖8名、组织奖3名,摘得金奖桂冠的是来自美国伊利诺斯数学与科学院的陈智欣(华裔女孩);  相似文献   

13.
我校郭小东教授凭长篇小说《关系》获得2009年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是我省文艺类综合型最高奖,这是郭小东教授第三次获得该项殊荣。前两次分别于1994年第四届、2007年第七届,获奖作品为长篇小说《中国知青部落》和《非常迷离》。这是该奖设立以来,唯一3次获得该奖项的作家。  相似文献   

14.
吴振英 《数学教学》2003,(5):47-48,7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于8月28日在首都北京胜利闭幕了.菲尔兹奖和内万林纳奖这两个国际数学大奖的颁发,作为大会的焦点,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内万林纳奖是一个设奖仅仅二十余年的“数坛新奖”,但它却能够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同时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足见其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和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5.
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安德烈·欧克思科夫(Andrei Okounkov);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 Tao);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数学家温德林·沃纳(Wendelin Werner)。奈望林纳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乔恩·克莱伯格(Jon Kleinberg)高斯奖获得者:日本数学家伊藤清(Ito Kiyoshi)据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6)新闻办公室消息,8月22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ICM2006开幕式上,包括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在内的4位数学家荣获菲尔兹奖,美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三大数学奖——第八届华罗庚数学奖、第十一届陈省身数学奖和第八届钟家庆数学奖于2007年11月2日在中国数学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颁奖。  相似文献   

17.
第八届钟家庆数学奖颁奖仪式于2007年11月2日上午在中国数学会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07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举行。本次评选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申报人均是近两年来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学者,申报的学术论文中有许多都发表在国际相关领域的权威杂志上。这充分说明了钟家庆数学奖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更说明了新一代优秀的数学工作者层出不穷。经过钟家庆数学奖执行委员会的认真评审,最终在众多申报人中评定出8位博士奖。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2006,(2):46-46
《国际数学教育史杂志(INTERNATION- AL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将在美国创刊.目前正在征集论文.该杂志起源于2004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0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第29  相似文献   

19.
1996年 ,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英国数学家怀尔斯(AndrewWiles)获得了沃尔夫数学奖 (实际上 ,他在1 994年末已完成了证明 ,但 1 995年 5月 ,有关论文才在美国《数学年刊》(AnnalsofMathematics)的第 1 4 2卷第 3期发表 ) .人们认为 ,这至少有两点是前所未有的 :( 1 )在发表一项成果的第二年就获沃尔夫奖 ;( 2 )获奖时怀尔斯才 4 3岁 .由于费马大定理是众所周知的 ,人们自然对沃尔夫数学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沃尔夫数学奖是沃尔夫奖的一个奖项 ,每年由沃尔夫基金会颁发 ,而沃尔夫基金会则是由沃尔夫 (Ri car…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17日—21日,由亚洲数学技术学会(ATCM)主办,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协办,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以数学的发现之旅为主题的第14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胜利召开.来自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