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学习状态是一个人学习时心态、身体、学习方法等综合作用下所处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时的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的持久性、学习的稳定性、学习的意志力等。提高学习状态是个长期的过程,往往需要数月、数年的不懈努力。好的学习状态必须有好的心态和好的身体做支撑。  相似文献   

2.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相似文献   

3.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学习注意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他们的意识,指向集中在书本、教师等教学过程中,是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注意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基本能力。在课堂上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人们集中某个对象,并具有特定感情色彩的心理状态。它既是儿童认识的需要,也是儿童学习的强大动力。人们常常把学习兴趣比作学习的催化剂。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其内心是愉快的,行动是积极的,观察、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就会最主动、最有效。基于这种认识.每当我在备课、设计教案、选择教法和教学手段、安排教学环节等时,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9,(4):11-11
无数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而今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研究如何“减负增效”时,我们发现自己过于关注教师的怎么教,而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学习对象的积极情感因素。试想如果学生是处在一种消极、应付的学习状态,那他们的学习负担一定是重的。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强调:基础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形成一个终身学习的意识.所谓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自觉性、独立性和积极性等,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求知热情,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7.
当学生对英语课产生了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记忆、注意力等各种学习因素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最佳的状态,从而使外语学习的难题在无形中迎刃而解,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注重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8.
高效学习是由“学习”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学习,在本质上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个体获得经验及行为发生稳定性变化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不断地完成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心理活动过程。然而,人类学习活动。如果处于一种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盲目学习状态或感性经验状态。  相似文献   

9.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我就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仅供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1.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下面,本人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因为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潜在智能才能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最佳心态的培养,如使其有快乐感。轻松感、奇异感Jxn:t感、成功感等。一、快乐感快乐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具有主动积极的倾向,它是学习最好的诱发剂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学习中有了快乐感,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  相似文献   

13.
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识活动”,而且也应是在情感心态的参与下进行的感性活动。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那么怎样形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态呢?笔认为,要形成数学学习最佳心态,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  相似文献   

14.
陈晶 《教书育人》2009,(8):57-58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新课程实施后,课堂留给学生的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中要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个重要课题。过程性评价的提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如何使学生丰动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现今的学生大多存在着厌学思想,在学习上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那么,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呢?下面就该问题谈几点我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的受阻。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合作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过程,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思考过程,更是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和经验的反思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自发的状态上升为自觉的状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反思的意识,以切实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一、对比反思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在解决问题中常发生知识的负迁移,因此,出现混淆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兴趣是地理教学过程的强大动力,它能促成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状态则是地理教学是否成功的可靠标志之一。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对此,我立足于课本,从每一节课出发,巧妙设置疑问,巧用多种记忆方法,运用文学语言艺术,联系实际,加强应用等,这些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