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华 《继续教育研究》2013,(11):140-142
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确立了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以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制能力为主要培养任务,以重实践、重应用为特点,以选修课程、教育实习和学生科研为实施切入点,以任务驱动和案例研究为主要教学方法;开展了调研—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动态研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就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质量问题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需求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作为解决此矛盾的思路,以保证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师教育是形成教师课程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课程素养养成的初期阶段和奠基阶段.应该通过增强高师生的课程主体参与性,培养较强的课程情意;引导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以端正课程思想;改革课程结构,加强课程知识学习;强化教育实践性课程和科研性课程,初步培养课程能力等措施,实现高师生课程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应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必须强化高师的教育实践性课程,必将有助于高师生师德的培养;使高师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高师生的职业技能;促进高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并且唤醒了教师的专业意识,培养未来教师具有可持续的专业发展的能力,这也必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能够改变教育者教学观念和实践模式的课程大都有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取向,该文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现状,阐述了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必要性,列举了教育实践性课程构建系列,提出了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实践策略。以此促进高师生的“知识建构”,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个人理论,突出职前教师培养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中,教师实践知识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重构过去经验与未来计划,以至于把握现实行动。师范大学是教师职前学习成长的必要基地。探究中文高师生实践知识的生成,激发师范生的成就动机,进而促使其形成稳定持久的发展动力,应该成为师范大学努力的方向。中文高师生的实践知识指其在知识学习领悟中形成的认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形成的反思,在教育见习、实习中获得的信念和经验。在中文高师生的培养中,要以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为出发点,通过理论知识的感悟习得、专业知识的训练应用、实习实训的体验反思,促进中文高师生对具有情境性和动态性的实践知识的生成,从而为其语文教师生涯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构建全程实践的实践课程体系不仅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要求。课程设置构想框架如下:在实践课程时间上是贯穿整个大学的全程安排,在实践课程的目标内容上包含专业认知,专业情意,专业技能,教育研究等;课程的实施涵盖校内教师技能训练与校外教育基地见习与实习;课程评价通过课程考核与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全程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师范类专业集中实践课程是以获取实践性知识、发展师范生实践能力和挖掘师范生实践智慧为目标的课程。教育实习作为地方院校师范类专业集中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应从实习过程、教学环节、实习环境等方面营造、完善和开展实践课程教学,着力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课程应有的核心理念。实践取向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实践和教育现实问题,必须支持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必须支持对实践的反思和教育知识的建构。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是教师专业的实践性本质的要求,是教师知识研究的新进展的要求,更是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遭遇困境之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UGS幼儿教师教育模式实现了高校、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创新“三位一体”.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张教师通过反思改善实践,实现专业发展.高师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依据新“标准”改革培养方案并合理设计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在理清幼儿教师能力层次结构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实践课程;以反思与行动研究帮助师范生积累与提升实践性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对实践课程进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提高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业能力的基础,相关的培养工作应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和见习、实习.突破培养瓶颈的建议: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须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相衔接;2)专业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须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对过程的解析,以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3)通过训练课程与学生见习活动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调研、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4)建立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资格认证和定期培训制度,对教师的海内外汉语教学经验提出硬性要求;5)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从业实践需要,规划好与课程教学、见习实习相适应的“MTCSOL研究生专业课题指南”,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提供完整的参考框架;6)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档案袋评价体系,确保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论文还对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和档案袋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做出了论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践是教师资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校内教学能力类课程的学习、校外教育见习、实习有效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本文将结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角度,通过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法、校内外实践课程以及校外见习、实习的介绍和建议浅析了如何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培育教师课程能力并发挥教师作为学校课程建设主体的作用.通过对我国大陆20所师范院校的880名职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其课程能力发展过程呈现三个特点:职前教师课程能力水平在不同院校和不同年级间存在差异,但不显著;教学实践可以助力职前教师课程能力提升,且空间较大;职前教师课程能力发展存在关键阶段和关键内容.在此基础上,为师范院校培养职前教师课程能力提出三条建议:回归课程价值,以"互惠""分层"强化课程能力培养;聚焦课程内涵,促进教育实习从"解释实践"走向"改造实践";借助教育情境,以"创生""教研"促进课程能力进阶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师职业化的推行,教育部正在推行“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培训标准”并已经对在职教师进行轮训,作为培养准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积极应对是个急迫的问题。为此,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对在校高师生实施“英特尔R未来教育”课程的职前培训并进行效果跟踪研究,探索与构建培养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职前培训模式,探索对在校高师生实施“英特R未来教育”课程职前培训的特点以及在学科教学实习中实际应用的效果。培训项目及其实践成果受到英特尔公司与教育部的课题评估专家的高度重视与称赞。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师职业化的推行,教育部正在推行“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培训标准”并已经对在职教师进行轮训,作为培养准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积极应对是个急迫的问题。为此,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对在校高师生实施“英特尔R未来教育”课程的职前培训并进行效果跟踪研究,探索与构建培养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职前培训模式,探索对在校高师生实施“英特R未来教育”课程职前培训的特点以及在学科教学实习中实际应用的效果。培训项目及其实践成果受到英特尔公司与教育部的课题评估专家的高度重视与称赞。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在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上特色明显:瞄准中小学一线教学需求,采用"理论教师+实践教师"的双师制培养模式;通过模拟教学锻炼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其实践类课程超过总学分的50%;强调教育部、教育学院及中小学之间的三维伙伴合作关系,建立严格的实习监管制度保障教育实习效果。借鉴新加坡在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一体化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运行质量,开展师范生课程改革,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范教育师资队伍以及健全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监管和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教育实习对教师教育专业技能的作用如何?本文通过对师范生教育实习前、后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认识调查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对教育实习实践课程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能力是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其日后从事学前教育必需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构建适宜性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实践能力;重视实习见习,发挥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作用;运用“实践-反思”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制定评价标准,规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培养中小学师资是我国目前培养新教师的主要途径,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高师院校在培养新教师方面需做出相应的转变.在我国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崭新的课程形态,因此高师院校的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培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师资的要求,主动实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接.就培养高师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这一问题,阐释高师院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该如何设置,为高师生走上工作岗位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芬兰政府十分重视师资培养质量。在学前师资培养课程中,理念上强调互助、合作的教师文化,以研究为取向,重视教师的研究能力以及关注教师的终身学习与持续专业发展;在实践中,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教育实习,都体现了鲜明的芬兰特色。这些做法对我国的学前师资培养课程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日本教师缺乏"实践指导能力"的现状,以培养保育员、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为主的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其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两大类。一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其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每个学生"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与由专职教师每周指导实习学生一次、学生每周必须提交"体验实习日志"用于交流讨论的专题研讨会。同时学校还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卡",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