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安超  曾华 《中国科技信息》2006,(15):245-245,247
高校教师素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保证.因而高校发展必须重视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本文旨在通过阐述目前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立足高校教师的自身特点,构建出一套适合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指标评价体系.以部分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现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在信息素质方面存在着重视有余但使用不足、信息检索渠道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妨碍高校教师信息素质提高的影响因素;提出从强化高校教师信息意识,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积极建设虚拟资源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信息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中比较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先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认为信息素养的本质就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接着简要介绍了当今高校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所面临的现状,然后再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创新性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最后,本文论述了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浅谈21世纪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兴 《现代情报》2002,22(2):67-6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高校教师,这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应明确的问题。本文就新世纪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认识,努力增强高校教师的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素质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集中表现,高校体育教师应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就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的现状和提高信息素质的建设方面展开讨论,为高技的体育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加强,对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要求也起来越高。探讨了高校信息素养培训目标要素,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对促进高校的教学发展的意义,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途径几方面的问题。以此来达到真正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推动高校的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7.
徐晶  李放滔 《科技风》2012,(22):204
本文针对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信息行为进行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教师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管理评价人性化、评价、培训等层面,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为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促进高校教育的全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于杨  赫明侠 《情报科学》2021,39(12):32-38
【目的/意义】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社会向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高校教师是培养智慧化人 才、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提升与发展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是加快教学信息化进程的要求。【方法/过程】借鉴 国际上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并结合我国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构建高校教师信 息素养模型。发现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发展中出现的不足并提出信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和 策略。【结果/结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必须采取完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体系,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 能力,构建信息素养考核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建设数字化校园环境等措施。【创新/局限】分析新信息技术环境下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提出具体的提升路径。但由于缺少数据分析,尚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广泛而迅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的趋势。教师的信息素质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将直接决定着高校信息化的水平。通过剖析信息素质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提出了培养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的有关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信息素质状况调查及信息素质教育改革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学锋  孟宪秋 《现代情报》2007,27(6):206-208
信息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深化信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唐昕辉  吴晓伟  胡纬华 《现代情报》2011,31(12):110-115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信息素养能力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对上海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信息素养能力方面: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在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4个维度上,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水平是最高的,信息应用与创新方面的能力偏低,而信息安全与道德则是最低的。(2)信息素养能力影响因素方面:在信息素养能力整体水平上,更容易受学习成绩的影响;在信息素养能力不同的维度上,不同的因素对不同的维度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影响是最广泛的。  相似文献   

13.
熊小进  杨岿  余立莱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42-243,247
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信息素养发展脉络和历程;选取国内有代表性的农业院校,从图书馆、论文和科研立项课题等几个方面,与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师范院校做对比,分析农业院校信息素养研究的现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屈南  张芳  阎亚矢 《现代情报》2011,31(4):128-132
结合调查分析当前我国大陆高等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和《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及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契合情况,旨在探讨高师院校图书馆今后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以适应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黎雪梅 《大众科技》2014,(7):178-179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中应具备的品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必备的素质,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问题及中职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不足,对中职学校图书馆加强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苏凯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142+144-142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做好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图书馆应制定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行为指南;改变信息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实行学科馆员导师制度,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中;将如何使用信息处理软件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强化信息伦理教育以便迅速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张意柳 《现代情报》2006,26(5):197-199
信息素养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质,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针对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缺失,提出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基地的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并通过分析得出影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两大因素:学习动力和教学环境。以我国普通高校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所得数据,分析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s discussed.Through analysis,two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univers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re educed: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Taking the regular universities in China as the object of empirical stud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online survey.On this basis,the pape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confronted by univers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rovides som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首先探讨了信息素质的内涵和评价要素,以及建立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41所高校1036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总体信息素质综合水平为中等,信息意识相对较好,而信息观念与信息伦理一般,信息能力相对较差。评价结果还表明,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与学生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相关性,与高中时是否学习过如何利用图书馆也有一定联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高校学生的信息素质综合水平有显著差异。评价过程显示,本论文建立的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适用,可操作性较强,有一定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