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9月,浙江省的首套小学语文教材在省内各实验区投入使用,开创了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一纲多本”的新时代。2001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各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投入使用,标志着新一轮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全面进入实验阶段。教材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承载体,对这两套教材进行比较,能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到昨天与今天的语文教学思想与行为的碰撞,更好地理解和走进语文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全国语文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主编崔峦先生,来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南宁市对教师们进行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二册培训,就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了精彩的讲学。这个讲学切实而深入,非常有指导价值。本刊征得崔峦先生同意,现将他讲学的部分内容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次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意义更深刻的语文教育改革帷幕初开。2001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进入全国各个实验区使用。这三套小学语文课标新教材是坚守与突围、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产物,也是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的结晶。因此,一经面世,就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议论,教…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后,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一部分实验区投入使用。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各地的实验工作,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设计并推出了《关于小学语文实验工作的几点建议》《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参考》《汉语拼音部分教学质量测评意见》。本刊将上述内容刊登如下,向实验区推荐,同时也欢迎其他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相继实验,给中小学基础教育带来了百花竞放的新景观。但是教材编写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语文教材(指“文字教材”)也是人们期望值最高,非难最多  相似文献   

6.
从新世纪的第一年秋季开始 ,教育部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始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及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三套初中语文教材同时进入实验区。其中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在山东省青岛市、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广西南宁市新城区、重庆市北碚区、四川省郫县、山西省曲沃县、内蒙古乌海市海渤湾区、黑龙江省宁安市共八个实验区开展了实验。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一些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这些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语文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2001年,教育部初审通过了三个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即: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和语文出版社“语文版”《语文》实验教材。三种版本的“课标”《语文》实验教材于同年秋季进入实验区以来,  相似文献   

8.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次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意义更深刻的语文教育改革帷幕初开。2001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进入全国各个实验区使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2000年我们国家就出台过两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一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改革的指导意见》,二是教育部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这两个文件都提出“要增强课程弹性”、“教材应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体系”、“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等要求。之后不久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则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目标,这反映了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开放趋向,对指导语文教材建设和改革语…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年初至今,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苏教版国标本”)一至三年级的6册,均一次性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成为首批被教育部列为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之一。目前,12个国家级实验区的7万多名学生已经用到了二年级下册;21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个省级实验区的150多万名学生用到了一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以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尊重母语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材的编写思想和框架体例定位准确,符合课程改革和课标实验的精神。“苏教版国…  相似文献   

11.
开讲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引人注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现代语文课程史上第一次辟专节阐述语文课程资源问题,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并开列了一张长长的资源“清单”。这些课程资源,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显性的和潜在的、文字的和非文字的、实物的和活动的、校内的和校外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等各个方面,表现了语文课程资源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拓展性。语文课程资源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2.
王芳 《现代语文》2011,(6):140-142
一、语文课后练习题的重要价值 我国于2001年6月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此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应地于2001年7月和2003年4月公布,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所追求的是通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是2001年首批进入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三套语文教材之一,2002年开始在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省级实验区使用,使用学生超过100万人。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颁布,将于明年先在部分实验区实施。作为现阶段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中语文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它将把中学语文引向何处?这是广大师生和各界人士迫切要求了解的。语文改革的众多问题,可以集中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合理定位上来,“新课标”立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根本观点,提出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一  相似文献   

15.
《写字·毛笔·描红》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编写的,着眼于学生爱写字,写好字,提高语文素养,练好毛笔书写基本功,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描红》是《写字·毛笔》系列教材中的第一本,供课程改革实验区三年级上学期使用。  相似文献   

16.
2003年8月4日至7日,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教材国家级实验区工作会议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核心组专家,全国中考改革实验单位负责人,教材主编及编写组成员,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北京、江苏、海南、湖南、山东、贵州、黑龙江、安徽等省市教研教科部门负责人,实验区教师和教研人员代表,报刊记者等共五十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首次编入了六个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成为教材改革的一次突破、一个亮点。这项改革,必将引导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将引发语文教学与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亟待我们深入探讨和切实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及时总结全国各实验区使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关于习作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成果,2007年1月8日~10日,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7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和《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评价工作的任务和要求》首次编制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并组织了考试。这些试卷的题目,体现了《标准》的要求,展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特点。多数实验区的语文试卷是按照“积累与运用”、“阅读(含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写作”等三个板块组卷的,也有的试卷将“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单独设立测试板块。下面,我们按照各板块的顺序,对其试…  相似文献   

20.
XIA[知识梳理]2003年的中考语文是新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依据此“大纲”编写的教材使用后的第一次中考,又是在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试行两年后进行的一次中考。新的大纲和教材一定会给中考改革注入新的活力,现就近几年来中考语文在“积累与运用”部分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以及所考查的要点、难点、重点梳理如下:“积累与运用”,顾名思义,此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积累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要求背诵的名言名句、现实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格言警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