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功能与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乃至生命关系密切,涉及社会安定、国家形象和国际关系。文章认为,食品安全信息报道是媒体社会监测功能的重要内容,并探讨了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发展,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众人生活的关注点,面对这样的现状首先界定好食品安全类信息的范围是研究报告的一大任务。其次对食品安全类信息的现状做出分析,从微媒体时代的优劣势入手论述了在微媒体时代食品安全类信息传播的方方面面。最后从微媒体责任主体、主流媒体以及政府三个角度论述了如何规范食品安全类信息,由此阐述出食品安全类信息传播和媒体责任之间的关系,并就在微媒体时代,食品安全类信息传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涵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11-112
继"毒豇豆"、"苏丹红"之后,近段时间热传于网络的"皮革酸奶"、"皮革胶囊"等词,再次证明了网民对食品卫生问题的高度关注。这些热词的产生可以说与食品安全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密不可分。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拟从其产生的原因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以及怎样营造和谐的传播氛围三个角度对食品安全信息的网络传播现象进行探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理念的发展和报道实践经验的丰富,平衡原则在食品安全报道领域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多角度分析了食品安全报道失衡的表现,提出保持食品安全报道平衡的方法:健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加强连续报道、扩大报道监督区域和阶层等,希望能推进平衡报道原则在食品安全报道领域更好地使用。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塑化剂"等事件的相继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给公众的生活和心理都造成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透过这些事件不应只看到商家疯狂追求利益后的不择手段。更应该察觉到政府和媒体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机制上的逐渐缺位而造成虚假信息的泛滥,而科学、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却又无法及时地传递给消费者。  相似文献   

6.
姚娟 《新闻实践》2011,(7):42-44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近几年媒体报道的热点。近段时间,“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事件再次把食品安全报道推进公众视野。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完善,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处于尴尬地位,社会公众和专家既肯定媒体的积极性、建设性作用,也批评媒体的“炒作”、报道不科学甚至失实等不规范行为。媒体该如何正确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本专栏的几篇文章作了分析与探讨,其中一个共识是:成为让公众信服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载体,应是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食品安全,美国建立了食品安全档案信息仓库,它是促进食品安全档案信息流动的交流平台。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信息仓库是一种组织不同利益相关者产生的智能,以改进食品安全档案信息系统中分散存储的信息的使用和获取的方法。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RISK信息框架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李倩 《兰台世界》2017,(2):60-61
首先提出了安全信息智库的含义,紧接着介绍了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的必要性,立足于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舆情产生的根本性原因之一的实际,从要将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起来、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参与多元信息链、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实施有效治理等方面,分析了构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建立多学科单位协同研究合作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和风险评估、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舆情的快速响应机制、及时纠偏那些自媒体的不实信息等,提出了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于阳 《新闻世界》2014,(7):366-367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作为科学议题,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导致公众对其认识有限,媒体向公众传播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食品安全风险生产与再生产的角色。本文以《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生产标准报道为例,分析在我国现存不完善的信息传播模式下,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简化核心信息,制造单一冲突对立框架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传播乱象,并提出了构建科学而理性的报道景观的媒介期待。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国食品安全报道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报道领域存在问题的梳理,探讨媒介食品安全报道需要遵循的特殊规律和外在规制,理顺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体系;同时,为构建科学、理性的食品安全媒介景观以及有效地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素养和媒介素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打破一种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垄断,让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能够对各界开放,随着整个食品生产中相关知识的传播,可以逐渐地去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严自珍 《今传媒》2013,(2):30-31
健康传播的提出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属于应用传播学的范畴,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03年"SARS"事件的爆发,成为我国健康传播研究发展的一个契机,从此以后健康传播研究得到来自不同领域专家的关注,加上近年来的禽流感、基因安全、食品安全和各种医患纠纷,无不牵涉到健康传播,电视媒体加重健康报道的比例和投入,本文主要以电视媒体对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为例,来分析我国电视媒体的健康传播的主要特征、优势、不足等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健康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董玉阳 《新闻世界》2011,(12):220-221
媒体作为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者和社会的监督者,如何做好食品安全报道?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策略,其中包括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等级和技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引导体系的条件与要求,包含引导机制的建立条件、对舆情监测引导员的要求,舆情监测引导的时效性,舆情监测报告的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引导标准流程。探讨了如何多方联动正确引导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其中包括政府应在舆情引导与安全监管上双管齐下,食品企业应增强信息传播力,媒体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加强公民网络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3,(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对其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与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媒体更易促使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状况产生消极评价,媒体报道量影响事件的知晓度;当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不充分,媒体关注度低于用户关注度时,人际渠道和自媒体的使用率会上升,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议题结构会出现不对称,导致对事件的认知与态度因信息获取渠道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传播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对其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与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媒体更易促使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状况产生消极评价,媒体报道量影响事件的知晓度;当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不充分,媒体关注度低于用户关注度时,人际渠道和自媒体的使用率会上升,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议题结构会出现不对称,导致对事件的认知与态度因信息获取渠道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传播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安全",不仅关乎公众安全、食品安全、企业安全,还关乎社会安全.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报道不仅仰赖于媒体和记者的激情和热情,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安全"更需要媒体及记者用理性和责任来守护.这里所说的"安全",包括新闻的真实、准确、客观、科学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等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报道——构建科学与理性的媒介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利 《新闻世界》2009,(12):130-131
媒介所构造的“第二世界”是当今信息社会人们行动的重要依据。食品安全报道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安全,构造一个食品安全报道上科学与理性的媒介景观成为必然诉求。本文侧重于论述如何从新闻工作者自身来正本清源,以净化食品安全报道的空气。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下旬,蛆虫柑橘短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导致我国的柑橘市场蒙受冰霜,人们谈“橘”色变。一条短信之所以能够影响整个柑橘产业,与信息传播时机和信息所涉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蛆虫柑橘事件发生时,三聚氰胺事件正炒得沸沸扬扬,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蛆虫柑橘再一次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人们开始对食品生产商、媒体,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抱怀疑态度,不再轻易相信任何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所做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以《三国演义》为例,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信息传播规律,并在比较各种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文献信息的传播优势,以此证明未来社会中文献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和不可完全替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