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便捷快速,改变了既有信息传播格局,极大地拓展受众的话语权,加剧了高校内部网络舆情的发生.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包括校园安全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然而,当前高校领导干部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能力仍十分薄弱,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提高他们针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形式与方式剧变,舆情风险极易扩大蔓延。过往针对传统媒体、PC端为主的舆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已不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针对当前舆情爆发快、性质界定难、交互式传播、网民观点杂等特点,本文提出,首先要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进行信息采集、过滤、传播路径分析、网民情感挖掘等;其次,建立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实行舆情的分级、分类处理;最后,借助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案例库,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推演所在机构的未来舆情的敏感点与爆发区间。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情与其载体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厘清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而为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1.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5年,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热门的状态.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外部性特征、管理与引导以及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构监测、分析、研判、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基础理论研究较为集中,这中间必然涉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天津社科院刘毅在其撰写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提到,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刘泽瑞 《今传媒》2023,(11):159-163
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工作存在引导不及时引发信任危机,管控不彻底忽略非逻辑、非理性力量,以及统筹思维落实不到位危及健康传播生态构建等问题。大数据时代,舆情传播现实呼吁治理范式的再度转型,“黑天鹅”事件频发导致舆情风险加大,对网络舆情进行协同引导与管控能够较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差序矛盾,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协同治理模式。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各地舆情管理者应优化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回应引导机制以及网络空间多元主体互动、共赢与问责机制,同时通过关系赋权和认同激励引导“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有效参与,旨在高效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方云 《今传媒》2012,(1):30-32
网络舆情成为公共话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司法领域要求以理性的对话实现真正的司法正义的同时,也对司法独立性与公正性造成了一定冲击。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有着各自内部的逻辑机理。要平衡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应畅通舆情与司法的信息渠道,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应秉持专业理性,强化审判公开机制,适当转变既有司法理念,正确认识网络舆情对司法过程的介入。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中一项崭新、却又十分重要的业务。网络舆情研究是在网络舆论影响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以网络舆情、网络视听舆情为基础展开,结合现下的软件舆情监测系统,分析并对比与人工监测的差别,探索建立舆情分析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电力行业一直是民众关注和舆论的焦点,新媒体时代电力行业的网络舆情引导更加重要。通过分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形成的根源及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结合电力行业自身情况,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电力行业应对网络舆情应采取的引导策略,结合完善的引导机制,有效地引导行业内网络舆情,为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技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实践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归纳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的技术流程,综述了与网络舆情监测密切相关的论题如网络舆情的概念、产生与传播机制、网络舆情的特征与影响、网络舆情的主体与媒介、网络舆情模式识别、基于内容挖掘的舆情监测与分析核心技术、舆情监测系统与应用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试图指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吴元军  倪万 《青年记者》2010,(14):78-78
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诉求也日益多元化。如果对网络舆情引导不利,其负面内容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因此,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选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雷玲 《大观周刊》2013,(4):279-279
本文在指出时下新媒体视域下食品安全舆情新特点的基础上,剖析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的现实状况、时代背景、基本特点和广泛影响,探索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内容效应"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网络舆情监测及舆论引导的发展现状,着重从研究对象及方法论上对其进程进行辨析,旨在强调回归理性对话协商及重新构建网络公共领域的必要性。本文主张,网络舆情监测在确定热点/议程的基础上,应加强对于不同群体/阵营之间意见互动的探讨;同时需针对"意见气候"的互动性探究不同观点形成及变动的路径,从而展开针对性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意见分化、对立或聚集,产生网络对峙、网络声讨等群体极化现象.为揭示网络舆情演化系统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特性与形成规律,在分析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内涵、特征和形式的基础上,从网络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则、交互过程、群体涌现等出发构建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Multi-Agent系统,建立网络舆情演化中的群体极化模型,给出算法实现,并且利用计算实验方法验证群体规模、意见领袖数量、意见领袖观点等对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影响,进而对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诠释.研究有助于把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以及监测网络群体成员的群集行为,有利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4大步骤——利益相关者识别、矩阵、啮合、信息沟通,结合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具体阐释、识别了利益相关者共有9类,分别是消费者、食品生产经营者、政府部门、检验机构、非政府组织、网络舆情原创者、网络舆情转发者、网络舆情评论者、旁观者;其后将利益相关者归纳为3种类型,确定了矩阵的位置,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的啮合和信息沟通;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工业明胶的网络舆情事件,并提出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利益相关者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突发事件成为了网络舆情关注的焦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破坏性大的特征,因此探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的问题及引导对策,对提高高校管理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问题入手,围绕树立突发事件危机意识、完善突发事件管理小组、健全高校信息沟通渠道等几方面提高网络舆情监测下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郭婷婷 《今传媒》2016,(10):145-146
基于对网络舆情编辑能力进行研究,目的:总结舆情编辑工作如何按新闻学规律客观处理信息、监测、引导和建言等方面的编辑因素的重要性,用分析归纳法、调查法、图示法分析建立舆情编辑策划分析研判系统,构建舆情报告的方法;结果:编辑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决定舆论主流引导、分析研判的保障;结论:编辑能力构成的诸多因素促进舆情引导正能量和影响力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信息机制是新时期赋予高校的一项新任务,也是准确掌握学校网络舆情动态、保证校园和谐安定的重要基础。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信息管理工作,是反映校园师生思想波动的指向标和阴晴表,具体包括对收集、整理来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引导、管理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作为廊坊等各地方政府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应能够结合融媒体环境下社会发展趋势,对网络平台舆情控制与引导重要性建立正确认识。做到快速获取引发事件原由,并深层次研究舆情产生的规律。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加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论表达与引导手段。并积极建设完善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强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倩 《兰台世界》2017,(2):60-61
首先提出了安全信息智库的含义,紧接着介绍了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的必要性,立足于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舆情产生的根本性原因之一的实际,从要将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起来、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参与多元信息链、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实施有效治理等方面,分析了构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建立多学科单位协同研究合作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和风险评估、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舆情的快速响应机制、及时纠偏那些自媒体的不实信息等,提出了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诉求也日益多元化.如果对网络舆情引导不利,其负面内容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因此,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选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苗国厚  李净  谢霄男 《新闻世界》2014,(10):111-112
网络舆情传播途径包括新闻网站舆情传播、"意见领袖"舆情传播、网民舆情传播,具有交互式、跨时空、多媒体、虚拟性、广泛性的特点,传播规律包括信息相对价值规律、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信息循环规律,在监测时要把握网络舆情的负面性、模糊性、突变性、集中性特征,并加强对舆情信息级别的判断和部门间舆情监测处置的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