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语文教学当然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任务,语文课不是干巴巴的字词教学,也不是支离破碎的课文分解,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应该色彩纷呈、妙趣横生,学生在语文课堂不仅能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更能发现美、表述美、鉴赏美、创造美,感受心灵的陶冶、情感的共鸣、灵魂的涤荡,进而提高个人整体素质。语文课绝不是政治课,上成干巴巴的说教课,那是语文教师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认为只有政治课和思品课才有思想教育的使命,而每天都接触的语文课只是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无意中淡化了语文的人文性的功用。  相似文献   

3.
怎样才能把.语文学好?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关键在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必须真正懂得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对文学有一种真正的感悟,才能把语文课讲好;而老师讲好语文课,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在一度忽视政治思想工作的大气候条件下,语文教学中也有人以突出语文课的工具作用为口实,反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诚然,语文课不同于政治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但语文课、政治课,除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教学任务之外,它们还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准的共同任务。德育应渗透到所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校学生对语文、数学、外语格外重视,而对政治课却缺乏热情。作为政治课教师,如何增强政治教育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内驱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一、教师以情和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情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是促使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以情和爱为基础来创设学生学习政治课的良好氛围,会使看似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变得富有人情味,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因为教师的微笑、点头等饱含情意和关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是调节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会使学生对教师倍感亲切。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有了这些情和爱作…  相似文献   

6.
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里各种功课共同的任务。但是因为语文教材能够形象地反映生活各个方面,最容易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影响学生各方面的道德品质,而且语文课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时间最多,所以语文课更应担负起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的任务。对於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还有些教师的认识和做法是片面的。如有的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教学生识字,因此,只要学生会认会讲会写生字,会读会讲课文,就算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了,也有的教师认为语文课是贯彻  相似文献   

7.
“文以载道”历来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面旗帜。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对此应该说不会持异议。但语文课毕竟不是政治课,作文也不应只是图解概念。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长,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将思想教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而挫折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挫折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把挫折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想要开辟出德育教育的新天地,语文课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块宝地,语文教材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沃土壤,而语文教师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引领者。因此,将德育教育与语文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使语文教学结出累累硕果,还会使德育之树在学生的心中常青。  相似文献   

10.
陆斌 《贵州教育》2013,(12):13-13
现代教育认为,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语文教学自然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任务。 语文课不是干巴巴的识字教学,也不是支离破碎的课文分解,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小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知识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渗透下形成良好道德品质。而贯彻落实德育教育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实现对学生的良好德育教育,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科以其独特的优势 ,为美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成为美育的重要阵地。一、美育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在审美愉悦中学习语文 ,使语文教学富有生气和活力。中学语文课 ,有时讲成“政治课” ,有时又讲成“语言文字课” ,即纯工具课。讲成“政治课” ,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政治概念和条文 ,将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贴上政治标签 ;讲成纯工具课 ,则往往割裂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把语文课变成了纯知识传授和咬文嚼字。学生厌恶学习语文 ,教师教得索然无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十分复杂 ,但忽视语文美育 ,忽视形象和…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工具课。它的基本目的和要求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掌握祖国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在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下,在一段时期内,把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甚至于取消语文课,把语文课和政治课合并起来,致使有的教师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大读“微言大义”,任意发挥,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达到语文课作为一本基础工具课的目的和任务,是不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粉碎“四人帮”以后,语文教学出现了生  相似文献   

14.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高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目的,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杨明宏 《考试周刊》2009,(30):155-155
如何使政治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天地。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而又快乐地学习,是许多政治课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从事初中政治课教学已经多年.总觉得在政治课教学中存在这样两个困难:其一,学生不爱学。政治课不可能像语文课那样能让学生感受生动的故事和体验文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6.
爱让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的爱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学生才能爱上语文;趣让语文课充满生命的动力,生动有趣的课堂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思让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滋味,潜能得到挖掘。  相似文献   

17.
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已被列为教学的目标之一。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感熏陶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感情。语文课恰恰就最具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形象诱导的特色。语文课本中百分之七十的课文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些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很大的美学价值,这对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的美学教育十分有利。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必然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一、认识的自觉性坚持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首先教师必须端正态度,增强自觉意识,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既不能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又不能“文”“道”分家,而应自觉和谐的将二者统一起来。其次,育人者要先受教育,以情感人者自须先有情,以理服人者自须先达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自己首先深入理解作品的形象、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20.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极为有效的课程。语文教师肩负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在语文课上 ,教师必须紧扣教材 ,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渗透德育。  一、渗透德育的主要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 ,经过精挑细选 ,大都是既有思想性 ,又有艺术性 ,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就这一点而言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教育内容是广泛而丰富的。下面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爱国主义是德育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