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静 《教学研究(河北)》2013,36(1):43-44,61,124
作为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我国高校开设了一系列双语课程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其中,理工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时所遇到的意识形态阻力较小,学生接受度较高。然而,理工科双语教学也存在着专业词汇艰深晦涩、专业知识较难掌握等问题。本文针对理工科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开展理工科双语教学的有效措施与手段,为理工科双语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必然趋势,国家鼓励高校教育使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对高校理工种课程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理工科学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意义.本文基于双语教学在理工种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对双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理工科进行双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使双语教学在理工科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理工科院校双语教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区域性理工科院校双语教学情况,文章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双语教学缺乏了解,但大多数师生支持实施双语教学;实施双语教学的主要困难是没有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学生外语水平偏低和对双语教学组织实施不熟悉等;双语教学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选择、分阶段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等院校理工科的专业课双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在高等院校理工科实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进行专业课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对理工科专业课双语教学提出了建议。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资源、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对于开展理工科专业双语课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问题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型本科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复合性人才的需要.教学型本科院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和教材缺乏以及认识上的误区.教学型本科院校开展双语教学要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要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育改革正在全方位进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双语教学的开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目前,双语教学正在全国高校实施,农林院校由于学生英语水平较低而且参差不齐增加了双语教学的难度。文章根据本人在双语教学方面的实践,分析了农林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效果,提出了农林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一直以来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理工科院校开展声乐实践教学实属少数。鉴于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相关特点与特殊性,在理工科院校进行声乐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对理工科院校开展声乐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意义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际开展教学的相关经验,提炼出区别于普通声乐教学、理工科院校声乐教育实践的新方法,这对于促进理工科院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使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应对新世纪国际科技、经济、文化挑战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出现的种种困难及双语师资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丰 《考试周刊》2012,(66):83-84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全新领域。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现状,结合双语教学的概念及模式,论证了在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院教学实践,提出了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从教育部提出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以来,各专业对双语教学教材的认可和讨论随之产生。与理工科专业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双语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双语教材的选择,需要考虑其教学内容的限制。本文主要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选择双语教材的特殊性,并结合民办本科院校生源的特点,给出教材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学视域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进行研究的首要前提是,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少数双语教育可以被视为一个由与少数双语教育相关的不同构成成分、不同组织层次按照一定的方式,整体联系、动态整合,并发挥各自功能的复杂有机整体——即一个生态系统。其次,根据生态学的理论可以明确,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就是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该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等复合生态环境联系起来,探究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生态功能,揭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研究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以生态学为视域,建构在上述基础之上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研究,其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审慎反思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继往开来,推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沿着科学、严谨、理性的轨道演进,最终达到优化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生态,协调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协同发展的目的。在本文中,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为核心,按照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内在逻辑关系的密切程度,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外语双语教育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校“浸润式”英汉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岩  姜宁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1):104-105
"浸润式"英汉双语教学是指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者努力创设互动性、参与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浸泡"在英汉双语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双语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双语师资专业的复合化、双语教学方式的互动化以及双语课程建设的系列化等途径,使高校"浸润式"英汉双语教学模式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和构建。  相似文献   

13.
新疆中小学民族教师语言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设计问卷、抽样调查、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参加双语教师培训的部分教师从学员的基本情况、对民汉双语及双语教育的态度、双语教师的培训、双语教育的现状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期为新疆的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师教育培训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是世界上实施双语教学最早、效果最好、双语教育体制最完备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实行多元文化最早的国家。其"浸入式"英法双语教学模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推广至世界各地。目前我国高校广泛开展的双语教育具有随意性,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我们应该在分析和借鉴加拿大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双语师资、班型设置和立法保护方面对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试论美国双语教育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国在双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美国也普遍存在着一些对双语教育事业理解上的误区,如“英语在美国的地位正在降低;新到美国的人比起从前的移民学习英语侵得出奇;学习一种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全部浸没;儿童在双语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时间过长,而他们的英语又没有学好;较之英语教育,双语教育的代价过于昂贵;研究并不能解决双语教育的价值”等。对这些误区的深入分析,可以给我国双语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教育模式是双语教育政策法规、双语教育目的、语言观及语言价值取向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恰当的、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双语教育模式是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实验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和国外双语教学实施背景不同,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通过对国内外双语教学模式研究成果的梳理,旨在对构建符合喀什地区实际的维汉双语教学模式中受到启发找到可供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与美国淹没式双语教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论述了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和美国淹没式双语教育的差异性,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沉浸式双语教育是一种强式和添加型双语教育,其目的是创造一种双元文化,而淹没式双语教育是一种弱式和缩减型双语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单语制和单语社会.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双语、双语人、双语社会、双语教育的概念及双语教育的功能进行了说明,对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思路作了阐述,并指出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实施双语教育,有利于实现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与多民族杂居区的双语教育相比较,单一民族聚居区的双语教育的推行与学生学业成绩巩固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因此双语教育生态环境问题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文章对喀什地区如何构建双语教育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双语教育的推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高职高专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教师作为双语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是实现双语教育目标的保证。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语教师队伍将直接决定高职高专双语教学的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双语教师在职培养模式与稳定双语教师队伍的措施,提出高职高专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构想,以促进较高质量双语教育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