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教委要加强乡土教材建设和教学,为本地区培养建设人才服务的精神,福建省教委确定以地市为单位编写历史科初中乡土历史教材。这意味着其内容只限于本地市范围的历史,由于各地市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民族演变、风土人情都存在历史性的差异,不言而喻,乡土历史教材是否具有乡土气息或者说乡土特色,就成为其教材编写的成败、优劣的关键之一。我们在《泉州历史》及其《教参》的编写、师资培训教学中都特别注重这一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略谈我们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乡土志是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产物,是乡土教材的发端,随着地域不同其纂修情况也各异。贵州乡土志出现于清末,受地方志的影响。整理清末及民国时期贵州乡土志,评述其纂修特色,对研究贵州地方性知识,探讨贵州乡土教材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地理》乡土教材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重庆地理》属于重庆市省级乡土地理教材,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初中学校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探讨《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原则及其内容结构,以期对地理教师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和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寻津录》是英国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威妥玛编写的第一本对外汉语教材,出版于1859年。其编写动机一是填补晚清时期北京官话教材的空白,二是满足英国来华译员学习汉语的需求,三是威妥玛自身的语言天赋和对语言的热爱。其编写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重视中国文化,结构有序又变通,语料儿化,对象具有针对性,编写多样化。《寻津录》中蕴含了多个方面的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心态文化和物态文化,从编写体例和编写内容都可窥见威妥玛对中国文化的接受。考察该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文化接受,可对当今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乡土《历史》教材编写中的几个民族问题滕久文(土家族)初中乡土《历史》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地方课程的组成部分。落实地方课程的教学,前提就是要编写好乡土教材。民族地区,特别是多民族地区的乡土《历史》教材编写,涉及到民族之...  相似文献   

6.
乡土教材是以地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材,但它在反映并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着国家意识。以河南乡土教材为例,河南乡土教材的发展与整个中国乡土教材的发展基本一致,其开发更多的是受国家政策的驱动,乡土教材的内容同样也透露着地方人士对于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从清末乡土志产生之时,乡土教材就背负起为国家整体服务的功能,通过乡土情来培养人的爱国情感,是乡土教材自始至终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教材编审室编写的《甘肃历史》,是根据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关“省、市、自治区可自编乡土教材”的规定,集体编写的一本新的乡土历史教材。旨在让全省中学生了解悠久的甘肃历史、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增强学生的乡土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甘肃、建设家乡的热情。该教材经甘肃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和甘肃省教育厅领导及相关部门审定,作为全省初中乡土教材。一、《甘肃历史》编写体例的特色一是“系统组材”为主,体现甘肃历史全貌。该教材按中国通史编写的一般体例分古代篇、近代篇、现代篇,上溯…  相似文献   

8.
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进入高中语文教材是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创造性突破。《乡土中国》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拓宽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入选教材的范围,加强了中华文化思想观念的社会化学习与承传教育,有利于培育和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及理性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土中国》入选教材对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将在1990年正式执行。《计划》中明确规定“某些课程新的教学大纲,拟将80%左右课时用于统一的、共同的内容,20%左右的课时用于各地需要的内容,即乡土教材。”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乡土教育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是中小学教学内容一次重大改革。《计划》颁布后,有些地区组织人力编写了乡土教材,加强了乡土教育,但多数地区还没有重视这项工作,思想上还有阻力,还缺乏经验,因此,如何认识乡土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编写乡土教材利用它来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最近调查了一些学校乡土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教材编审室编写的《甘肃历史》,是根据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关“省、市、自治区可自编乡土教材”的规定.集体编写的一本新的乡土历史教材。旨在让全省中学生了解悠久的甘肃历史、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增强学生的乡土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甘肃、建设家乡的热情。该教材经甘肃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和甘肃省教育厅领导及相关部门审定,作为全省初中乡土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