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应该采用怎样的编排策略?从浙江省实施2008至2010年的全省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考核情况来看,杂志化的编排成为了全省各级广电机构开办综合性对农节目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广播电视对农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的顺利实施,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专门出台了《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考核办法》,并于2008年11月中下旬,对今年全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  相似文献   

3.
对于城市台要不要办对农节目,能不能办对农节目,怎样办对农节目,我们争论了很多年,彷徨了很多年,错失了很多年。  相似文献   

4.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作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对农节目成为县级台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县级台是对农节目推广的主体,如何完善并创新对农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加强对县级台办好对农节目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县级台办好对农节目的有效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海宁市广播电视台始终坚持把对农节目纳入节目立台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改革瓶颈,提升品质,以及扩面增量求拓展,转型升级求创新,实现海宁对农节目新突破,取得了广播电视对农宣传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2006年,金华广播电视总台在对农宣传上积极探索,精心策划,以栏目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拓宽对农宣传、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办好两档对农栏目,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我台2005年体制改革时,为了加大对"三农"宣传力度,在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教育科技频道新设立了《乡村魅力》栏目,每天在晚上6时  相似文献   

8.
胡瑞庭、严萍英、斯民娅在《以“三农”新需求为指向推进对农节目转型升级》一文中分析了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供需现状,认为:1、经费困难是欠发达地区县台开办电视对农节目的最大难题,2、县级台有限的自办节目能力限制了对农节目数量的增加,3、必要的扶持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限制了各级台办好对农节目的积极性,4、采编人员知识结构和工作作风的现状影响了对农节目的贴近性与可听可视性,  相似文献   

9.
广电传媒理当建设好对农节目服务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节目服务工程是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面临光荣的任务和极好的机遇.本文就对农节目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分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对农节目转型与升级的六个"转型".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我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十二五目标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作,9月中旬,以省、市、县广电台的广播和电视对农栏目开办情况为重点,省广电局、省农办、省财政厅等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组织完成了2011年度全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情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历史赋予的对农电视宣传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全国的对农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许多卫视台、市级台乃至县级台都纷纷开办了新的对农节目。所有这些对农节目发展的破竹之势,无疑表明对农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省对农电视节目的陆续开办.到目前为止有近20家省级电视台开办了固定时段的对农栏目,特别是山东,吉林还开办了农业频道.一些省台的对农节目成为每周一期的通栏节目,对农节目已经成为各电视台日常播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9亿农村电视观众而言,现有的对农电视节目,无论从播出量还是内容方面来看,都远远未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对农节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憧憬美好前途的同时,各地从事对农电视节目制作的同行们,都会遇到随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浙江衢州电台新闻台《城乡新时空》节目的实践,分析了市级电台对农传播弱化的症结所在,以及探讨了市级电台对农传播“转型升级”的路径,并指出节目在定位宗旨、视角风格、形式和结构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紧紧抓住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阶段“三农”新需求给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带来的新机遇,着力推进全省广电系统在开展对农宣传上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节目质量和服务水平,今年年初,省委宣传部和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的通知》,发动全省各级广播电视部门深入开展当地“三农”对广播电视新需求的调研,  相似文献   

15.
曹璐 《河北广播》2006,(1):59-61
《希望的田野》是有着56年历史的河北电台对农节目的老品牌。五十六年,半个多世纪,河北电台对农节目的名称发生了变化,最初叫做《对农广播》,后来叫做《农村天地》,直到现在的《希望的田野》。其中不仅是节目名称的改变,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对农节目不同的时代内涵,其中的关键词可概括为:对农节目的定位要与时代变革同步,与当代农民的信息需求同步。  相似文献   

16.
郝丽萍 《中国广播》2005,(11):75-76
2005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农村服务年”。作为对农宣传的主阵地和排头兵,县级广播电台在服务农民群众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更具优势。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常熟电台,今年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服务理念,提出农村节目要:“走进农业龙头企业,走进种养殖大户,走进农业生产基地,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为增产增效服务。”加大了对农节目的组织策划,在县级台广播加强对农节目的服务性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宋祖荫 《视听界》2009,(4):112-113
目前,在一些地区,县级广播对农节目被挤压,时间缩短,内容压缩,播出时间退出黄金时段,不利于农民的习惯收听;节目题材滞后,内容单一,脱离实际,针对性、指导性、可听性不强,农民失去收听兴趣;节目主持人大多城里长大,远离农村,缺乏应有的感情与知识,主持的节目比较生硬,缺少亲近感和亲和力。县级台对农节目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电视台专门制作的对农节目,农民们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那种热情,相反,却时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冷漠。本文从对农节目的现实取向和对农节目的叙事策略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缩短对农节目与农民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办好对农栏目是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需要,也是县级台的一项基本职能。2002年我们瑞安广播电视台在温州市率先开办了《吾乡吾土》栏目,五年来,栏目坚持与瑞安主导特色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与涉农部门的工作重点相结合,充分发挥县级台电视栏目接近农村、农民的本土化优势,当好为农服务的排头兵。这个栏目也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的好评,取得了一些成绩,2002年我们获得全省首届电视对农节目二等奖,2003获得温州市  相似文献   

20.
王岩  赵燚 《记者摇篮》2006,(5):10-12
《今日黑土地》节目小传:该节目是辽宁电台新闻台惟一的对农宣传节目。《今日黑土地》节目组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省十佳社教栏目局台名牌节目。节目主持人王岩、石江多次获得全国广播播音主持一等奖。王岩曾获“全国百佳主持人”称号。2005年辽宁电台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十佳栏目、十佳主持人评选’活动中,《今日黑土地》节目及主持人王岩双双荣获十佳殊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广播对农节目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村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贴身的服务。作为辽宁省级电台惟一的一档对农广播节目,辽宁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