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思维论认为,数学思维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中,以“思”为主线,构建“创设情境、激趣诱思;合作探究、点拨启思;巩固提高、引发深思;总结评价、促进反思;精设作业、练中多思”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让学生在趣中思、动中思、玩中思、探中思,发展思维素质,促进数学思考,实现有效教学,这对当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究教学根本宗旨在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思维型探究教学理论为教师开展动思结合的探究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为探索信息技术赋能思维型探究教学之路,教师以“鸟喙和鸟足”为例,建构融合技术的“五思五学”思维型探究教学模式:精准分析学情,明确思维发展目标,实现“预学明思”;创设具身化情境,激发思维动机,实现“激学导思”;探究合作,提升思维品质,实现“探学辨思”;借助数据分析,跟踪学生思维,实现“展学反思”;虚拟仿真交互,引导迁移应用,实现“拓学创思”。教师以信息技术助力“五思五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做思共生”,可有效促进大单元整体教学。  相似文献   

3.
疑能引思,也能促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布疑,可以活化课堂氛围,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造力。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出发,针对“先布疑,后生疑”的策略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旨在通过布疑促进小学数学课堂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琳 《教育革新》2006,(5):46-46
“诱思探究”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要求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按照这种教育思想,数学教学应是启发诱导;数学学习应是主体在头脑中建立和发展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动的“再创造”行为.“诱”是思维的基点,“动”是思维训练的关键,“思”是思维训练的主攻方向,以诱达思。下面分别从引趣诱导、设疑诱导、演示诱导、转化诱导、引申诱导等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诱思探究”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作法,以期同行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5.
<正>自新课改后,数学教师开始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确立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概念严谨、逻辑严密的学科,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而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是数学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引趣激疑”教学的重点在“趣”和“疑”,路径为“引”和“激”,“引趣激疑”理念下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落实在趣味且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上,借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起于思,思起于疑”。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利用易产生错觉的材料,设置“陷阱”,使学生误入圈套,可引发学生认知矛盾的加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自觉地反省、评析、订正,否定错觉,从而引趣释难,自觉探究,防止定势,加深认识,增强教学效果。一、课首设“陷阱”,引趣释难。在数学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设置“陷阱”,诱发学生的思维产生偏  相似文献   

7.
1以问题为中心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1以问题为中心实施教学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高中新课改着力的目标之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浓厚兴趣;教师更要善于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地思…  相似文献   

8.
实施探究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氛围,也为全面育人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应用撷趣生疑、猜想质疑、讨论析疑、竞赛查疑、小结思疑的“五疑式”教学策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创新学习指明了方向。下面本人就如何组织学生探究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者以“弧度制”为例,从“情境创设,复习导入”“活动探究,形成概念”“揭露本质,建立联系”“应用新知,深化理解”“归纳总结,提炼升华”等方面展开教学,并从如下几点谈一些思考:注重渗透数学文化,激趣启思;关注知识内在联系,完善认知体系;加强提炼数学思想,发展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故事导入课堂、问题情境导入课堂、游戏导入课堂三个方面,探讨了以趣激思的主要方法;从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和学有所思、探索新知两个方面探讨了以思导趣的主要方法;从培养观察能力、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动手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思趣融合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压力,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活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本文试从“适时设疑,创造‘舆论’氛围,激将探究”“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压力”“打破思维定式,让学生在感觉‘上当’后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压力”“在引用旧知学习新知中,促进学生思维压力的形成”这四点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压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课标理念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4个方面问题:把“趣”留给学生;把“思”留给学生;把“探索”留给学生;把“自主”、“合作”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联想是一种发散思维,它是由于对类似事物产生类比想象而成,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联想,不仅可以开阔解题思路,而且可以使问题变得易于解决.本文介绍在教学中采用“联想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做法.一、创设情景,激趣促思学生学  相似文献   

14.
赵茂森 《四川教育》2021,(2):43-46,48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走出低阶思维的误区,运用“激趣诱思——善导促思——巧练提思”的数学思维训练模式,唱好课堂教学“三步曲”,形成“三层四步”的行动路径,让学生多动脑、勤动手,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进而达成“为学会而学,为未来而学”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5.
“动手做”是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做的过程,还要以做来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动手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思”的自由、“思”的路径、“思”的层次“、思”的深度等方面引导学生做,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提升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剖析“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课例,回答了“数学老师如何在备课时智慧设置教学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巧设“思维场”“方法场”和“探究场”,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体验、合作交流的教学预设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思维,也要兼顾学习的趣意,既注重"疑",又关注"趣",相得益彰。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将"疑""趣"相融,使疑中有趣,趣中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趣,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应该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根据课堂中师生的互动状态以及教学的进展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特别要能够充分揭示思维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之中自主的生成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古人语:"思起于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产生认知上的困惑,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郑志红 《天津教育》2023,(13):153-155
<正>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创新和发明的出现都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以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通过以“问”导“思”、以“问”导“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深度课堂的构建。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真实思维水平,合理地设置教学问题,以促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思维发展,达成深度学习的教学效果。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要点新课改倡导引导学生达成“深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文耀 《甘肃教育》2008,(17):37-37
近年来,笔者经过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开展“涛恩探究”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变“学习数学”为“研究数学”,而且能克服学生学习中的思维障碍,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主动、生动的发展,从而使数学成绩明显提高。下面,谈谈本人在“诱思探究”教学实贱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