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要日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与技术素质,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体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平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加强实作,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主要就是使小学生通过实践劳动体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通过深入调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没有将教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全部发挥出来,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教育工作人员对此要进行深入的思考,积极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从而保证我国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肖金良 《新课程研究》2010,(6):126-128,130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学科被弱化,实施可有可无的状态,只有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创新操作体系,整合实践资源,开发实践内容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创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2001]17号件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的课程计划,在高中阶段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由: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是全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有必要对研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小玲 《教育导刊》2004,(17):19-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的内容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达到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9.
郝杰 《成才之路》2009,(26):85-85
在新课程方案的背景下.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领域.存实施中必须转变过去传统的观念。以全新的理念和教学策略驾驭劳动与技术教育,才能实现其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笔者现就多年从事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它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超越学科界限.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全体教师要树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并注重五个结合,拓宽综合实践活动渠道。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劳动与技术”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的学习领域。怎样依托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呢?我们的做法是:以劳动技术教育为平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其中,存劳动技术中贯穿探究性学习,带动社会实践,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摆在教师眼前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实施这门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中,如何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又如何指导学生选主题,并根据主题开展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笔者一开始就在思考与探索着怎样指导学生自选主题,并在课堂实践中进行着反复尝试。  相似文献   

14.
STEAM教育是结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将STEAM教育理念引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探索活动,坚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高效培养强化学生在多元理念下思考问题、创新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形成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道德情操,提升劳动技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把劳动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合在一起,组成综合实践活动。多年来,我校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太湖文化的背景下,注重将劳动技术教育和特色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不断提高劳动技术教育的质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万成 《天津教育》2008,(9):28-29
在我国大力倡导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好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将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起到基础和关键的作用,因为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是提高未来人才的职业技术素养的前提。劳动与技术教育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彰显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主题研究和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1.综合性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首先,在活动内容上是综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广阔性特点,着眼于儿童生活领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从活动主题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包括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其次,在培养目标上是综合的。它强调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阶段对全体学生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使学生初步获得从事基本劳动与技术劳动的能力,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重义。在上述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有关“大纲”相比.就蕴含了以下全新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课程作为国家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平台.它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实践,获得有价值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而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直述教学内容,进行灌输式的讲解,往往会使课堂显得淡而无味,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的还会束缚学生探究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同时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学活动更加灵活多变地开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