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三网融合的加速,受众接触媒体的形式越加分散,广告主预算也逐年攀升,广告效果的达成越来越难,广告主对媒体的稀缺性资源占有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何谓稀缺性媒体资源?个人认为稀缺性资源应该  相似文献   

2.
谁和谁是兄弟?广告主和媒体是兄弟。在营销活动中他们依靠合作来解决问题,此为"有难同当";在传播活动中他们以共赢的目的收获利益,此为"有福同享"。媒体和媒体也是兄弟。在受众碎片化的时代,单一媒体无法立足,必需依靠媒介的整合才能满足广告主的传播需求。所以,出来混必须靠兄弟,兄弟与兄弟必须联合。  相似文献   

3.
张琼  李秀琴 《新闻前哨》2013,(12):92-93,104
媒体广告价值,无论对广告主还是对广告媒体本身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及敏感的问题。本文拟就受众广告价值呈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针对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等受众消费的问题,总结出受众广告价值评价的依据,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在广告活动中的媒体选择,以及媒体本身的建设和长久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3,(23):29-32
随着对媒体作用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媒体专业人员认为媒体"影响力"比"注意力"更适用于全面概括媒体的市场价值。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媒体影响力由媒体所吸引的受众注意以及媒体对受众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两部分构成;提出广告主对媒体的选择不仅只关心媒体所能到达的受众数量,更注意媒体影响和改变受众态度/行为的能力;而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根源在于对媒体内容制作的投入以及对媒体公信力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田涛 《声屏世界》2013,(10):100
从第三方市场营销公司的角度来探究一个一元经济并不发达,但在全国传媒经济当中独占鳌头的江西卫视的传播优势以及它的今天与明天。精准传播打造媒体的专业化趋势从大环境看,GDP的下滑以及中国广告市场发展放缓,给广告主和整个广告市场带来双重压力。基于受众精准传播要求,广告主对于传播的需求变化、传播工具的选择,不再仅仅依靠收视率,而在于媒体受众与目标受众的契合度,受众也从无差别的"你给我看什么我们就看什么"向自我选择"我想看什么我就去寻找什么"的需求转变。媒体在用个性化、品牌化、精准性来寻求突破,从相似的、批量的、流水线的向  相似文献   

6.
傅洁韵 《声屏世界》2011,(5):113-115
媒体多样化,媒体环境的复杂化,广告主选择媒体的方式也发生了新变化:以受众为核心,根据不同群体的生活轨迹,选择与其最经常接触的媒体传播链,达成最有效ROI的精准营销。分众的媒体业务一直围绕着都市消费者的生活接触点而建设,为品牌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缺乏准确定位 从广告主与受众的需求出发的基于市场化的定位.是一家报纸媒体能够成功的前提奈件.但是我国目前的报纸媒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如很多报纸媒体尤其是行业性报纸媒体.不知道自己的广告主是谁,不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更没有明确的编辑方针和办刊理念。  相似文献   

8.
媒体策略——作为强势平台将广告主与受众有效连接随着广告主营销需求的转变,媒体也随之进行了改变。2010年,媒体竞争的核心是深入整合营销的能力。在互联网Web2.0创新大潮的推动下,在快速发展的国内网络体育营销市场,广告主的营销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传媒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受众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一个传播事件和信息中.《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受众"感知-扩散-交互-决策-购买-体验-分享"的行为与路径更为开放、复杂,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能够建立更为紧密的双向互动、有效连接.社交化、互动性媒体的蓬勃发展体现了新时代传媒消费者的这一特性. 在这种传播格局下,如何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视与广告的结合,使电视广告成为媒体、广告主、观众各方利益纠结的一个“焦点市场”,广告收入也就成为各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动能。围绕广告经营,不但每天上演着媒体、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博弈,各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广告时间段随意增长、虚假信息增多、目标市场不明确、定价混乱、高折扣等问题。因此,如何规范电视广告经营,使电视广告业务在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每家城市电视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郑君  陈聪  李鑫 《传媒》2015,(9):20-23
这是一个由技术引发传播路径深刻变革的时代,把握能带来受众心智变化的新技术,抓住新技术带来的受众心智变化是媒体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王道.不可否认的是,移动媒体正在占领受众心智的制高点.无论更新的移动媒体如何以新技术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甚至传统的互联网发出怎样凌厉的攻击,并不断蚕食其受众,但户外LED媒体却没有因此受到波及,反而强化了其独特性,引起受众和广告主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过这不表示户外LED媒体可以独立于这个频繁更迭盟主的媒体江湖之外,相反,如果能顺势而为,主动拥抱移动技术,并能够在占领受众心智的其他新技术应用上实现突破,无疑将使户外LED媒体获得更高的江湖地位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同行都在为之探索.  相似文献   

12.
包荣华 《传媒》2017,(23):64-65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广告主的营销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据CRT媒介智讯相关调查显示,高达97%的广告主开始选择利用多媒体组合展开广告营销,有83%的广告主认为广告营销的根本就是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66%的广告主明确表示在广告预算中,传统媒体所占比例越来越低.客观来讲,大部分广告主仍对电视媒体的广告传播价值表示认可,但因传统广告在传播渠道、受众互动、播放时长等方面存在较大局限,导致电视媒体广告的受众出现了严重分流.在此形势下,传统电视媒体广告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电视媒体广告创新营销成为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3.
受众、媒介、广告主被看做是媒介市场的三个主要链条。广告主通过媒介把自己的信息向受众宣传,而受众对广告的吸收是受一定的条件限制的。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介,怎样处理好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又能够满足媒介自身的发展需要?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防以价值为关键词探讨:在如今贵媒介时代,什么样的媒体是值得投资的?如何优选价值媒体?什么样的媒体有价值价值对于媒体来说就是能为广告主带来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马艳 《出版广角》2019,(10):64-66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可知,受众可以主动选择媒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介的类型越来越多,这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文章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项城模式”如何让受众在媒体使用过程中实现使用与满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广告主与广告媒体在利益的牵扯中相互形成一种影响力。本文借用“两极传播”理论,讨论媒体的影响力如何被施于广告主,及其在广告主中间如何形成两级渗透。由于在广告主中间如何也存在信息不平衡的现象,因而媒体对广告主的影响也是分层逐级到达的。  相似文献   

17.
李超 《传媒观察》2004,(10):9-12
众所周知,在报刊业的经营过程中,受众、广告和发行是报刊竞争的三大核心内容。一份报纸内容办的出色,拥有足够多的受众,客观上才能保持一个比较可观的报纸发行量。而广告主选择媒体投放广告的重要依据,对于报刊来说,其主要参考因素就在于报刊的发行量。报刊发行量的多寡,又客观上影响报刊到达受众的数量。报刊竞争力的三大核心之间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过程。(附图)  相似文献   

18.
广告业现金流的终端,却不见得利润最高。效果好、价格高,到底是不是虚的?问:甲方通常的抱怨有哪些?一般会如何处理?广告业的三方参与者:广告主、媒体和广告代理公司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诉求会有很大差别。作为广告产业的源头,广告主拿出的是真金白银,对于媒体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来势汹汹,失去渠道垄断优势的传统广电媒体如何重新连接受众?广告收入持续下滑,如何拓宽创收渠道?受众分流,如何重建影响力?"四种到达"(信息内容传播有效落地到达,确保核心价值引领落地到达,确保媒体品牌影响落地到达,确保服务助力目标落地到达)的传播目标如何实现?黑龙江广电人首创的"4+2"运营模式通过大量实践回答了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广电总局61号令及电视剧限播令的实施,植入广告的兴起已成定局。但对于广告主来说,植入式广告是一把双刃剑,如何选择内容和媒体作为植入广告的载体?依据什么标准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