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岩 《青海教育》2008,(11):48-4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把“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众所周知,策略是指导行动的方针,学生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活动,体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不但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会学习,优化思维过程,积极投入到数学学学中去。  相似文献   

2.
解决问题策略位于学生解决问题时方法的选择之上,是学生数学思想形成的媒介。苏教版教材有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通过案例透视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从质疑、探究、点拨三个层面概述课堂中促进学生策略形成的做法,找准策略形成的生长点,从思想层面让学生理性地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总体目标关于解决问题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此,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探讨如何使学生形成这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予以关注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是基于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首先是作为学生感受、体会、反思解决问题策略的手段,其次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新的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将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必须先落实: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是高年段解决问题教学研究的热点。解决问题的策略没有办法直接"传递"给学生,只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体验。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策略意识,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不断深化对策略的感受,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在当前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一、对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目标是教学努力的方向,也是检验教学达成度的标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到底应达成什么目标,是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策略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特定问题的特定解题方法,而且要让学生感受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过程中的反思升华,从而领会策略的内涵,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数学思考。基于此,笔者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一课尝试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画图的价值,掌握画图的方法,形成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选择有适度挑战性的问题,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引发画图需求;二是要加强画图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形成策略提供方法基础;三是要提供丰富的变式情境,让学生在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策略意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将比较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同与不同、变与不变的反复比较中感悟策略。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重要的数学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渠道,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苏教版教材在六年级(下册)安排了“转化”的解决问题策略。如何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是教学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这足以说明对学生解决问题基本策略形成的高度重视。新课标教材还专门编写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以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但我们会常常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因题而异的.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题策略。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如何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应采取哪些适合学生的策略,是值得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指导方法,加强解决策略的研究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具有指导性、灵活性,策略应用的效果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让学生了解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在学习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教学一项基本的且重要的任务。如何形成策略,是些什么样的策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谈谈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四大课程目标之一,如何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也相应成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所谓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发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规则。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是以解决问题为终极目标,而是重在策略的形成和发展,它区别于应用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策略?  相似文献   

13.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思路,实现解决问题目标的过程.教师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引导学生领会方法、形成思想,使学生学会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意识.为此,教师应在解决问题策略上下功夫,以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98):72-7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优化习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分析比较,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鼓励猜想,培养解决问题策略的创造性。从中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列表整理信息”一课为平台开展了课例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对个体策略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获得了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新教材的特色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策略的动机,关注策略的形成过程、策略的价值、策略背后的思想,而不是把策略当成结论性知识或程序性技能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策略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特定问题的特定解题方法,而且要让学生感受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褚君 《小学数学教育》2022,(Z4):104-105
<正>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有利于发现知识之间的异同,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经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更深的认识。下面结合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的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悟列举的价值,掌握列举的方法,形成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丰富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解决某一类问题,而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进而反思和提炼,最终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以“替换”策略的教学为例,谈谈对小学生习得和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一般过程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拥有策略的学生善于解决问题,而且具有较高的解题效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要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必须亲自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践中感知提炼,在应用中感悟体验。一一列举策略是安排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时,精心组织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索一一列举策略,感受策略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