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负面网络口碑的品牌危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上的负面口碑传播助推了品牌危机事件的发生.深入了解消费者对可能引起品牌危机的负面网络口碑的反应,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负面口碑以及可能导致的品牌危机.本文基于归因理论分析了消费者不同的错误归因会导致负面口碑有不同的效应.归因于品自身会扩大负面口碑宣传的影响,归因于传播者则会淡化其影响.从而提出注重建立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是预防品牌危机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青年消费者为样本,研究消费者的期望动机对名人代言品牌态度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期望动机显著影响名人幻想和情感投入,进而影响品牌态度.其中,名人幻想对品牌认可度影响较大,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名人代言诉求策略,提高受众的名人幻想来创造积极的品牌体验.  相似文献   

3.
盛楠 《青年记者》2008,(14):127-128
时尚娱乐类广告不同于传统广告的硬性推销模式,而是注重针对受众情感和注意力的软性吸引,使他们在接受传播信息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情绪上的认同,在享受广告所带来的快乐与愉悦的同时,接受广告中蕴涵的信息.当受众融入到广告所展示的情景,体验其中所包含的趣味时,广告信息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输送到消费者心中.时尚娱乐类广告最主要的功能是引导个性和主张,创造流行和文化,并以此影响人们的生活形态、情绪和趣味,最终将品牌潜移默化带入消费者生活之中,并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深化消费者的品牌体验.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培育,我国国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回归,这种情绪也反映在市场当中,表现为消费者对蕴含中国传统符号及理念的产品、品牌的喜爱。2018年,李宁公司用充满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开启了"国潮",随后通过一系列活动将新的品牌形象传递到消费者群体,成功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品牌重塑。本文对传统文化认同背景下李宁品牌重塑的案例进行分析,明晰该公司在各个阶段的的策略和行动,最后提出一般性的路径,以期对本土企业在传统文化认同回归背景下的品牌重塑活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无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是西方企业走进来,都要考虑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实验法,选择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框架的典型代表--中国与美国为研究背景,以市场和消费者视角为切入点,具体从品牌延伸命名策略的角度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框架下品牌延伸命名的差异与人的命名的差异结果一致,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更偏爱突出母品牌和家族关联式命名策略,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更偏好突出子品牌和独立个性式命名策略。本研究开创性地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品牌延伸命名策略的偏好,为企业在跨文化市场上合理应用品牌延伸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的媒介环境下,一个品牌影响力的形成、放大与巩固,都需要以媒介为载体和纽带.但是,品牌影响力的构成,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广告所能达到的.很多情境下,广告对于一个品牌塑造带来的效果极为有限;很多情境下,广告无法成为品牌塑造的主要方式,很多情境下,不恰当、不适度的广告还会对品牌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7.
品牌延伸是品牌运营中极为重要和复杂的问题,是品牌溢价的力量源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量化分析法,在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品牌延伸理论的基础上,以李宁品牌为例,试图探究影响运动品牌这一行业的延伸评价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就消费者对于运动品牌的延伸评价而言,品牌信任会对其产生正向影响;感知风险会对其产生负向影响;感知契合度会对其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传播以及品牌认知等,都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感性形象.而广告利用传达企业品牌信息的方式,能够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起到很大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从而对其意识形态、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等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大对广告推广在品牌形象树立以及品牌认知等方面作用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息系统工程》2006,(9):33-33
根据一份最新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信息安全的担心正在上升,并已经影响到他们在市场上对品牌的印象及一贯的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0.
乔木 《当代传播》2002,(2):21-23
美国媒体作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因素,其作用一般认为,新闻媒体反映中美关系中的问题,通过舆论作用于美国的立法、行政等部门,进而影响到美政府的对华政策。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美国媒体对中美关系的负面报道,有称“妖魔化中国”的,也有称“敌视中国”或“消极影响”的。此类论证多有选择地分析美媒体的对华报道.并和中美在新闻观念、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差异结合起来。这种定性分析的缺憾是,忽略了对中国的正面和中性报道,也没有进一步探讨美国媒体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随时间、因事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本文将围绕美国媒体对1…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Keller关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的观点与体育赞助结合起来,在前人对体育赞助和品牌资产研究的基础之上,具体阐述企业应该如何运用体育赞助这一现代社会越来越热门的营销方式,管理体育赞助中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如何参与体育赞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逐渐由低层次、低附加值的产品竞争转向高层次、多元化的品牌文化竞争,作为区域文化认同的研究初探,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青年消费者对本土品牌认知、偏好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区域品牌落后于国际品牌,难以实现长足发展的原因,进而提出本土品牌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品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60名本科生的控制实验,本文考察浸泡在国族主义中长大的当代中国青年面对美剧里的中国形象时,所做出的反应。研究发现,虽然明知道美剧里的中国故事不合理,中国青年也愿意接受美剧里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如果美剧负面再现中国政府形象,虽然知道这个故事更合理,但是这些青年也不愿意接受负面的政府形象。收视频率和收视时间不能解释他们的态度差异,因此,主导性的国族主义影响了他们对于关剧的接受和理解。在跨国信息流动的背景下,"主动的受众"这一研究传统需要再考虑。  相似文献   

14.
常统海  郑莉琨 《大观周刊》2013,(10):331-331
从王老吉“红绿”之争中,让消费者看到老字号品牌的价值。老字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保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不让消费者记住品牌,品牌就只能被消费者遗忘。那样的结果就是老字号没有市场,经营不下去,老字号就只能选择关门大吉,传承不了文化,老字号百年经营的心血也将付之东流。因此,老字号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立足,需要改变观念,用持续不断的创新实现老字号的品牌复兴。  相似文献   

15.
周懿瑾  简浩然 《现代传播》2015,37(2):117-122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对网友评论进行分析,探索营销性微电影中品牌植入的显著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植入的显著性越高,品牌认知越高,对品牌的购买意向也越高。微电影对受众的情绪唤起会让其有更积极的品牌态度,产生较强的购买意向。这种效应在植入显著性高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此外,品牌高显著性植入并不会带来受众的反广告化,反而是在低显著性植入,且又被受众发现其营销目的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引发受众对广告的反对。最后,研究发现,明星、名导演等因素并不会影响受众的品牌态度,但是会影响受众对微电影的关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信息平台消费者参与质量问题,建立品牌信息内容呈现影响消费者参与的理论模型,详细探讨其影响机理,为网络信息平台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借鉴环境心理学的S-O-R模型研究范式,引入品牌认知和品牌情感两种消费者内在状态作为影响中介,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品牌信息内容呈现对品牌认知、品牌情感以及消费者参与的影响模型和作用机理。[结果/结论] 初步构建不同种类品牌信息内容呈现影响消费者参与的理论模型,深入剖析相应影响机理,为品牌信息内容呈现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中美关系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如何更准确、更深入地评价美国两百多年来的文学成就,这是参加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甚为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赵一凡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他先概括地叙述了美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认为从“五月花”号到17世纪为美国社会的童年期,爱默生、梭罗时代为少年期,内战结束到二战结束为青年期,杜鲁门时代到布什时代为壮年期,而如今的美国已开始了其漫长的衰老过程,据此他认为当前中美关系正进入转折时期,一方面是美国实力下降,另一方面是中国日渐繁荣上升,在中国知识界出现反美情绪的同时,美国人对  相似文献   

18.
泛灵论与品牌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 《东南传播》2010,(9):147-149
在全球化剧烈、市场需求变动快速的市场中,市场人员必须注重品牌开发的差异化,由此打造出成功的品牌。本文绕过大多数品牌研究中消费者将自我概念投射于品牌这一观点,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将品牌崇拜视作一种泛灵论思想影响下古已有之的群体文化和行为。品牌是神话原型的再现,而原型神话艺术是品牌神话缔造的一个根本来源。  相似文献   

19.
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生态背景下,消费者生活在两大平行的空间维度中.品牌和他们有三大沟通层面和六类沟通场景,但回归消费者人性本身依然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核心.本文提出的六维沟通(SDC)是品牌与消费者新型关系的理论模型,它是品牌在消费者生活的两大空间维度中,利用六类沟通场景在三大沟通层面上,与消费者进行感官的广度刺激、情感的宽度交流和灵魂的深度互通.它需要企业结合品牌价值和产品利益,利用知本的力量实现对营销传播活动的顶层规划(即沟通元的规划),并将其延展为包含品牌(产品)信息和消费者乐意接受信息的病原体,通过营销传播工具组合、多介质创意延展和多平台跨界传播, 实现对消费者感官的刺激、情感的共鸣,最终实现灵魂的深度沟通.  相似文献   

20.
章燕 《新闻大学》2006,(4):95-98
消费者的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自我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自我概念内涵、功能的分析和梳理,结合品牌关系在结构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了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对其消费行为及其和品牌之间的关系(品牌关系)的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还从经济、文化等因素和品牌关系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了自我概念对品牌关系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本土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