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Longfellow的散文The First Snow原文及多种译文的赏析和对比,分析散文翻译中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结果表明要将散文翻译到位,就要做到译文和原文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路易斯·加乐尔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以儿童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的语言,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貌似简单,实非易事,翻译这部作品更是难上加难.赵元任先生巧妙利用汉语语言特点对原文进行巧妙的处理,在音韵、词汇、句法、修辞等各个层面再现了原文文体风格特点,为儿童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好的翻译作品是对原文艺术写生般的生动写照,它能使读者读时有如读原文一样领会其思想内容和风格。本文试从艺术角度对文艺作品翻译特性和翻译技巧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背影>是朱自清影响最大的抒情名篇之一,该作品代表了朱自清的风格:语言平实清晰,感情真挚感人.作者在文中用的是提炼的口语,如何在英译时既要正确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文字流畅地道,又要符合原文的口语风格是决定译文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词汇、句法和语篇这三个层面对张培基先生的英译<背影>进行分析评价.总的来说.该译文之于原文,译者准确地传达了原文信息和风格,充分体现了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的造诣.  相似文献   

5.
杨蔚  程谢 《华章》2011,(26)
翻译就是对各种文体语篇的创造性处理,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文体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译者要遵循译文必须反映原文的文体风格,缩小自己文体风格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原文的韵味,并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英汉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不一样,使用不同语言进行语言互译时就会遇上许多难题。如何做到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能为读者所理解,还要符合语言习惯,且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还须注意保持作品的风格,这对翻译工作者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及语言习惯进行深入研究,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这样才能够理解好相同的语言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内涵异同  相似文献   

7.
姜琳琳 《文教资料》2009,(27):49-50
好的译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而且要在最大限度上再现原文的风格特点.本文通过实例详解.指出应用文体翻译必须分析原文的文体特点,采用适当的文体语言和翻译方法,以达到再现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自翻译为中文版本以来,就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该作品最具吸引力之处就在于语言表达上,无论是口头语言表达,还是书面语言,都使得小说内容更为充实。英汉翻译中,要能够做到翻译内容符合原文表达,还要从中国的语境出发进行翻译。对《呼啸山庄》的语言特色进行研究,可以通过对主要人物的语言风格、描写语言和叙述语言的研究,对该部著作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在英汉翻译视角下对《呼啸山庄》的语言风格进行研究,侧重其语言特点,以期将《呼啸山庄》所要表达的内在意蕴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9.
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只是原作品的仆人,强调对原文的亦步亦趋,除了所用语言不同之外,译作最好能与原作在其它方面都相等.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百分之百的文字转换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文学翻译当中,译者应该做到形离而神不离,从而做到对原作者和读者的深层次忠实.  相似文献   

10.
日汉互译过程中的流行语翻译是相当棘手.一旦提笔翻译,就要了解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怎样尽可能的保持原文的丰富内涵和社会文化背景,至少要提示读者去注意,去思考、去了解原文所覆盖的社会文化背景,正确地把握住流行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境与翻译的概念入手,论述了作为语境因素的文体与作家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与制约,认为译文应适应原文文体的风格及作家个人或作品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丁伟丽 《考试周刊》2008,(11):39-41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翻译文言文最主要的还是文言文功底,功底的培养就要看平时所下的工夫,以扎实完备的文言知识为基础,因此,学生应吃透课本,对课内文言文多读多背多思考,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相似文献   

13.
周晓亮 《考试周刊》2012,(47):22-23
在翻译中既做到形似又做到神似并非易事。朱纯深先生在英译文《荷塘月色》中运用了许多常见且灵活度很高,富于表现力的小词,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及修辞手法,在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体现的意境和美感,力求做到与朱自清先生的原文最大限度地近似,从而再现了原文清新自然的风格。本文通过归纳总结中西方代表性的翻译标准理论,并以此视角分析朱纯深先生《荷塘月色》的英译文,阐述译文在各个层面上如何合乎翻译标准,最终成功再现原文内容、形式和风格,旨在对翻译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中有一种现象:作品译文虽好,但竟"不似原著",即译文与原文风格不能统一。学界也有某种思想认为,将原著的风格完全展现在译文中是无法做到的。本文在分析文学作品风格的内涵、特征及其成因,提出风格可译性的观点,并通过对比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两个译本,探讨风格的传达与流失对于译作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最见功力的译作之一.本文用接受美学中隐含读者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试图说明译者是与原文作者心灵最为契合的隐含读者.文章从译文的风格、遣词造句、意象意境的再现几个方面分析了林语堂的译文,说明译者是如何填补原文的空白和不定点的并达到与原作者心灵相通的.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首先要理解原文。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语言本身的问题之外,还存在背景知识的问题,因为有时背景知识对原文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读者对所阅读的原文有陌生的词汇或语法结构方面的障碍,并不一定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而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则会给理解带来诸多困难,甚至闹出笑话,更谈不到达到阅读之目的了。  相似文献   

17.
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决定采用异化还是归化的手段时,应做到既照顾译文读者的需要,又要尽量保存原文特色,既满足传递信息的目的,又尽量兼顾再现原文风格的需要.异化与归化优势互补,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英文小说《金银岛》的两个中译本,并对原作艺术风格进行处理,我们认为在翻译原文的风格时,既要考虑到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思维,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9.
歌者要做到准确而真实地表现作品中的情感、意境和韵味,对作品的准确理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原作"意识,从声乐作品本身出发,对作品进行细致地分析,以便从更深层次去把握作品演唱的音色与风格,最终能够准确地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弗朗西斯.培根的"of st udies"两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从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这一视角,结合翻译美学的理念,鉴赏两个中文译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通过例举高健先生和王佐良先生的译句,指出翻译不但要对原文作者的风格进行传译,还要让读者在译入语中感受到"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