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从散文体和诗歌两个侧面对标点符号超常用法的成因进行探讨,认为追求书面语言的经济简省是促使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形成的重要原因,诗歌中的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同时还与对“诗行”的充分利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诗歌和散文两个文体中出现的标点符号超常用法进行分类,将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分为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标点符号零形式、标点独用、一字一顿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前两类又是最重要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散文体和诗歌两个方面对目前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标点符号超常用法进行分类,认为标点符号的相对零形式和零形式是最重要的两类。并认为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诗歌中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表现为零形式和相对零形式,小说、散文中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则主要表现为相对零形式。可见,无论诗歌,还是小说、散文,都可运用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这种标点手段。但是,诗歌中的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与小说,散文中的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又存在着不同的特征。我在一篇文章中论述诗歌中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的修辞特征时,顺便提到了二者的区别,却并末进行透彻的阐述,随着对这种标点手段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诗歌中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与小说、散文中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的不同特征以及形成不同特征的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近年来发表诗歌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粗略的分析,认为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在诗歌中已成为一种主要趋势,并希望引起更多的语言工作者对这种语言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八十年代后期,小说、散文中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开始被少数研究者所注视,而诗歌中标点符号超常用法的研究还是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可以说,这种语言现象还没有引起更多的语言研究者的兴趣;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学界是在回避这一语言现象。但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并没有因为语言研究者的态度冷漠而不存在、不发展,相反,标点符号的  相似文献   

7.
标点符号的相对零形式,是诗歌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修辞现象,主要是通过有限的标点符号来实现其修辞目的,属于形貌修辞的范畴,具有使句子界限分明、表意动确、引人联想、强调突出的修辞特征,与小说、散文中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相比,既有共同之处,更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修辞特征、构成形貌的要素和修辞作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诗歌中的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与小说、散文中的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的不同特征,认为这些不同特征都是由于排列格式的不同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徐允迁 《现代语文》2007,(2):123-124
不少学生在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正误时仅从句子形式结构方面入手,死记硬背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做题时只关注标点符号,而不考虑语境语意语气,失误很多。标点符号毕竟只是形式,它要从属于句子内容,因此在复习标点符号专题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关注句子的语意、语气和层次这三个因素。关注到这三个因素可以币确区分常混淆的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约定俗成,语言发展变化的特点,语言现象与语言规范的关系等方面,对标点符号超常用法这种语言现象的合理性进行了阐述,认为它是一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现象,并且必将为全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标点位置超常用法与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的“超常用法”与“灵活性”有所不同。灵活性,主要是指标点在规范化要求的许可范围之内灵活运用的情况,它本身也还是规范化的。而超常用法,则是指标点在特殊语境中的一些超常规的、创造性的运用情况。规范,或曰常规,是以国家统一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标准的,是超常用法的基础;超常,则是规范的延伸和发展,足为适应修辞的需要而临时采用的。只有在熟练地掌握了“规范化”的基础上,才能恰当地加以变通应用以至创新、发展;也只有这样的“超常”才能被理解、被承认,真正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标点超常,归纳起来,不外乎位置超常、数量超常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版《标点符号用法》中关于分隔号的用法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规定诗歌接排时可以用逗号和分号分隔,还规定使用分隔号分隔诗行时紧贴着分隔号的前后通常不用点号,在举出的示例中删去了诗句原来的标点符号,缺少分隔号叠用的相关内容。这些都有失妥当。诗歌接排中使用分隔号,应仅涵盖现代新诗,而且不能删去原来的标点符号;新诗接排时不能用逗号和分号作为分隔诗行的标志;分隔号前后可以使用其他标点符号;分隔号叠用可标示诗歌分节。  相似文献   

13.
何祥义 《学语文》2010,(1):37-40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朋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高考语义卷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一个常规考点。从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实际来看,《标点符号用法》所列的十六种标点符号的原则性用法.  相似文献   

14.
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是为了表意的需要,有意空缺标点、造成阅读上的空白,以体现应有标点符号作用的修辞手段;标点符号在语法或修辞上"非用不可",而形貌上"不用"以达到"以不用为用"的修辞目的是两个必备的判断标准;它包括空格型和非空格型两大修辞特征同中有异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总结了英语标点符号apostrophe的各种用法。以此为出发点,作者讨论了这一标点符号的汉译问题。本文认为这一标点符号在英语语法中应根据不同用法采用不同的汉译名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第二册附录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应该是首选的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材料。同学们在学习了《标点符号用法》后,不妨用我们下面的题目给以自测,检查一下自己的复习情况,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的有关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相似文献   

17.
诗歌中的的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是在当代诗歌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标点手段①,具有很强的修辞作用。其特点在于:根据表达的需要,故意偏离语法规范,最大限度地在诗歌中少用标点符号,最为有效地利用诗歌中出现的极为有限的标点符号来实现作者的修辞意图。如著名诗人李玫《和平是一棵树》(《光明日报》,1992年8月21日)共4节23行,只用了6个标点符号;蒙古族诗人查干《爱情》(《人民文学》,工980年6期)共5节16行,仅在全诗最末一行用了1个省略号。正是通过这极为有限的标点符号,构成了与规范运用标点符号的诗歌有明显K别的独特形貌,…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卷与往年试卷相比,增加了标点符号的考查内容,这对促使学生学好、用好标点符号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笔发现虽然试卷的标点符号用法题设计得非常精彩.但其他个别题却存在着问号用法不妥的问题,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分析讨论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及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2004年高考恢复了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考查,为了帮助2005年考生做好这一考点的复习工作,笔对今年的高考语试卷中的标点符号试题进行分析,整理出了八组易混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