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的烦恼     
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亦相伴而来,比如没有零花钱,没有足够的睡觉时间……不过,我最大的烦恼是父母对我的不理解。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多么渴望自由的空间啊。可是我的父母根本不理解我。他们像防贼似的防备我,总是有意无意地翻我的东西,不定期地检查我的房间,见到可疑的东西就要刨根问底。有一次,我早上吃了饭,兜里还剩下几元钱。路过一个小摊时,我看到那里摆放了好多微型手电筒。手电筒只有拇指般大小,玲珑精  相似文献   

2.
很小的时候,我就敏锐地感受到父母对姐姐和我的态度存在的微妙差异,他们一直都更宠爱姐姐,不太重视我。姐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乖巧。我想,父母也是普通人,难免会对孩子有偏爱,作为姐姐唯一的妹妹,我愿意活在她的阴影下,分享不均等的宠爱。从奶奶的絮叨中,我逐渐拼凑出了我出生的真相——母亲怀我时身体不太好,流产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医生就劝妈妈把我生下来,我根本就是个不受欢迎的意外。一个周六的下午,我从培训班提前下  相似文献   

3.
阿杜 《少年文摘》2016,(4):54-59
既然父母让步了,我也不能让他们失望。毕竟,我一直是他们最大的骄傲。1我叫柳若彥。在大家眼中,我一直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儿。父母对我很严厉,要求颇高,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盼,我总是努力做到最好。我知道,家里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夸我,把我列为他们孩子学习的榜样,觉得我天资聪慧,无所不能。  相似文献   

4.
一路暖暖的     
雪濛 《大学生》2016,(Z2):44-45
如果说走就走的自我旅行需要一种勇气,那么带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则需要一种觉悟。我们总说自己向往自由,父母又何尝不是呢?只是自打有了我们,他们的生活里便多了一份本能的奉献和克制。爸妈今年都已经四十多岁了,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我这样一个不太让他们省心的孩子,为了给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把青春都奉献给了事业。其实,父母是很想和孩子一起旅行的,闲暇时,他们时不时和朋友一起出游,国内只差几个省没去到,我也偶尔帮他们报团参加出境旅游,目前也玩过了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刘熠 《少年月刊》2011,(5):45-45
看到题目,你一定会问:"你难道是非洲黑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地道的黄种人。可不知怎么回事,我就是皮肤特黑,黑里透红,说是遗传吧,又不全对,我父母都挺白的,哎!也许是变异吧!自小,我就是个泥孩子,摔、跑、滚、爬无一不精。脏兮兮的衣衫总是和黑乎乎的脸蛋交相辉映。因此家里人都叫我"黑皮小子",  相似文献   

6.
看到题目,你一定会问:“你难道是非洲黑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地道的黄种人。可不知怎么回事,我就是皮肤特黑,黑里透红,说是遗传吧,又不全对,我父母都挺白的,哎!也许是变异吧!  相似文献   

7.
【正】坐在我面前的媛媛,头埋得很低,双手放在两腿之间揉搓着对我说:'老师,我不喜欢现在的专业,这个专业是我父母帮我选的,我自己一点也不喜欢,我要怎么才能转专业。你能帮我吗?'当我告诉她转专业需要一年以后,而且要通过系里的考试时,媛媛说:'那我现在怎么办?我真的一点都不喜欢,没意思。到时候我肯定会考得非常差。我退学算了。...  相似文献   

8.
正每当有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时我都会笑着说:"我的家乡在上海!"虽然我的出生地是在美国的俄亥俄州,一岁后又随父母搬到美国东部的马里兰州居住。但是我的父母都来自上海,他们在家里讲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话。所以我要说:"我的家乡在上海。"上海,我的家乡,一座真正魅力无限、繁华热闹的大都市。至今,我已经去  相似文献   

9.
前段日子我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新房子,而父母依然住在城郊的老宅子里。我每天都很忙,不但要做好公司的事情,还要经营自己的服装店。我没有时间娱乐,也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有时打电话给父母,没说几句就挂电话。“没时间”成了我与父母日渐疏远的借口。住进新房后,我特意把父母接来小住了几天。父母很有成就感,说我为他们在老家的亲戚邻居面前“长了脸”。可父母一到城里,就总  相似文献   

10.
我想有个家     
正大家都有梦想,我也一样。但我的梦想是个未知数。有的人说:有信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又有人说: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可对于十二岁的我来说,我该怎么做,才能实现梦想呢?我的梦想虽然渺茫,但我肯定永不放弃。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不知道我的家到底在哪里,我只知道自己是贵州人,四岁时就随父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打工,去过云南,父母帮人采摘运输香蕉,赚点维持  相似文献   

11.
蔡娜 《大学生》2013,(22):66-67
正工作之前,我过了20年被父母规划的人生,我从小是遵从着主流价值观长大的,一切转变发生在我18岁那一年,我的父母替我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大学专业——经济学,好就好在它是一个全世界最不适合我的专业。我的数学和逻辑思维非常差,学过大学微积分的人都知道,其中最简单的一门数学课是《线性代数》。冲着这份最简单,我特别努力地学习,想考及格。每天课前认真地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一个学期下来,我考了50分,这几乎是我数学成绩中的高分了。我想真的也就差一点了,于是非常努力地复习了  相似文献   

12.
相超亚 《河南教育》2014,(11):76-76
<正>国家资助政策像一道阳光,温暖着我的心。资助金发到手中,我带着理想和自信,带着父母的期盼和奋发向上的求学精神,在学校度过了愉快的学习生活,向着梦想扬帆起航。资助政策伴我成长我是一个生活在偏僻农村家庭的孩子,家境贫困。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四口人,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妹妹,生活的艰辛让父母的容颜过早地苍老了。因为父母没有文化,只有靠辛苦种田来维持我们的生计,并供我和妹妹两人上学。我很多次都有放弃学业外出打工的冲  相似文献   

13.
<正>一"萧婷萧婷,你能不能消停点,音乐声音放那么大,一会儿楼上楼下的老师该来找你了。"我妈又在唠叨了,哎,谁让我生在教师之家呢,谁让我家楼上楼下住的都是老师呢。难怪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里的控诉者都是教师子女。我乖乖地关掉音乐,老老实实地打开书本。老妈看我如  相似文献   

14.
正我长有一颗泪痣,小时候很小,现在它随着年龄长大了一点。长大后的我,发现自己的泪比小时候更稠密,威力更大。小时候的哭,常常是受了委屈,被隔壁的小胖子欺负啦,被父母打啦,大多是对物质和关心的要求。那些泪,一会儿就哭完了,我甚至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结束的。长大后——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就不是随便能流泪的了,自己和别人都不会允许你的眼泪。  相似文献   

15.
我撒下了第二个谎言,以卑劣的手段。第一个谎言是父母帮我一起撒下的,但后果只能我来背。我无路可退。116岁那年,我上高一。中考成绩一般,但望子成龙的父母希望我能去市里最好的实中读书。父母经商,家境殷实,只要我能去最好的高中,花多少钱他们都愿意。我很恐慌。我知道实中的学生都非常厉害,我去那里,成绩还不是垫底?我也害怕别人知道我是花钱买学位进去读书的,看不起我。硬着头皮,我开始了在实中的生活。第一天上课,看着别人兴高  相似文献   

16.
卢憓 《广西教育》2014,(44):64-64
正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阅读学生的日记是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既传统又有效的方式。周日傍晚,我到学生宿舍时,发现张美念同学的神色很不好,眼睛又肿又红。张美念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难道她是想念父母了吗?我立刻问她:"你怎么啦?"她摇摇头说:"没什么。"后来,我从她的日记习作中了解到,原来她奶奶有一百多元钱找不到了,认为是她偷的,并对她破口大骂。但是她并没有拿那些钱。当她要来学校时,她奶奶还是很生气,并且不给她路费。别的同  相似文献   

17.
米粥里的爱     
<正>我一直认为爸爸沉默寡言,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根本不懂得生活,也不会照顾我,是一个十足无趣且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有一天我在那碗米粥里读懂了他。一直以来都是奶奶照顾我的生活起居,父母彻底的成了"甩手掌柜"。一年当中总有那十天半个月是我感到最糟糕的日子。这不,奶奶"跳槽"回老家收割稻子去了。这为我煮饭烧水的重任便落在了平时根本不问事的父母身上。妈妈忙碌得根本无暇顾及我,受领导指派要出差好几天呢。家里就剩下两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爷  相似文献   

18.
锁不住的爱     
锁的作用显而易见,是用来禁闭门户的。可是,我心中有一道门,却被一把锁打开了。步入中学,同学们纷纷向父母发表了“独立宣言”,我也不例外,有些想法不再愿意向朝夕相处的父母倾吐了。“我长大了,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坐在书桌前,我常常一边记日记一边这样呆呆地想。妈妈平时就爱唠叨,如果被她发现了我的秘密,还不知道要怎么啰嗦呢!忽然,我的视线停在了床头柜那个乳白色的抽屉上。对呀,我的日记、信件和其他不愿告诉父母的心事不都可以锁进这里面吗?说干就干。我噌地站起来,翻箱倒柜,找出一套锁扣。虽然已经有些生锈了,可还能凑合着用…  相似文献   

19.
我条件反射一般,迅速抽回自己的手,羞愧得就像干了一件很尴尬的事。后来我知道,那种感受叫卑微,并且它将附加在我的身上很长很长时间。今年的夏天暴雨很多,就像是有人要将压抑已久的情绪一次倾倒,不留任何余地。我坐在自己房间的铝合金窗前,没有关窗,所以冰凉而又有力的雨滴斜斜地打到我的头发上、脸上,和紧紧握着一张毕业照的手上。原以为雨中的世界会是意想的诗意,但窗外楼下嘈杂的菜市场及满地的菜叶提醒我说是我想多了。其实我想多的事何止一件。对吗,林依?说实在话,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相信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人。不知道是因为父母的灌输还是不富裕的家庭环境的暗示,我一直都是一个少言寡语的男生,就只会念书写作业。除了帮父母做家务和  相似文献   

20.
冠豸 《初中生学习》2015,(Z1):20-21
1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自尊心特别强,敏感、自负,却也脆弱。我知道父母下岗后到市场摆摊卖菜没什么丢人的,他们只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养家。但由于年少虚荣,我还是不希望同学知道这件事。开始,我根本不愿意到市场帮忙,害怕遇见同学,但天天看着父母早出晚归,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我心里备受煎熬。有空时,我就会去市场帮忙,让他们歇一小会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