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当代社会全方位的转型,中国史研究如何继承优良的史学传统,更新理论与方法,把握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态势,成为摆在学界同仁面前的时代命题。本刊有幸邀请到瞿林东、陈支平、范金民、常建华、李华瑞、徐彬六位学者就此展开笔谈。宋代史家吴缜作史三原则说有何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认识和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歧义?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什么?怎样进行历史计量研究?宋史文献特点有哪些?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何在?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以上问题给予了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当代社会全方位的转型,中国史研究如何继承优良的史学传统,更新理论与方法,把握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态势,成为摆在学界同仁面前的时代命题。本刊有幸邀请到瞿林东、陈支平、范金民、常建华、李华瑞、徐彬六位学者就此展开笔谈。宋代史家吴缜作史三原则说有何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认识和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歧义?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什么?怎样进行历史计量研究?宋史文献特点有哪些?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何在?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以上问题给予了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当代社会全方位的转型,中国史研究如何继承优良的史学传统,更新理论与方法,把握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态势,成为摆在学界同仁面前的时代命题。本刊有幸邀请到瞿林东、陈支平、范金民、常建华、李华瑞、徐彬六位学者就此展开笔谈。宋代史家吴缜作史三原则说有何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认识和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歧义?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什么?怎样进行历史计量研究?宋史文献特点有哪些?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何在?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以上问题给予了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当代社会全方位的转型,中国史研究如何继承优良的史学传统,更新理论与方法,把握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态势,成为摆在学界同仁面前的时代命题。本刊有幸邀请到瞿林东、陈支平、范金民、常建华、李华瑞、徐彬六位学者就此展开笔谈。宋代史家吴缜作史三原则说有何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认识和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歧义?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什么?怎样进行历史计量研究?宋史文献特点有哪些?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何在?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以上问题给予了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当代社会全方位的转型,中国史研究如何继承优良的史学传统,更新理论与方法,把握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态势,成为摆在学界同仁面前的时代命题。本刊有幸邀请到瞿林东、陈支平、范金民、常建华、李华瑞、徐彬六位学者就此展开笔谈。宋代史家吴缜作史三原则说有何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认识和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歧义?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什么?怎样进行历史计量研究?宋史文献特点有哪些?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何在?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以上问题给予了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楚辞学界先后涌现出不少学术成就突出的大家,他们大多提倡采用新的方法来进行学术研究,包括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其中采用文化人类学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代不乏人,硕果累累。试对这一历史过程做简要的梳理,以期对新世纪楚辞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往中国学术界主要研究国内苗族。近些年来,跨国苗族群体研究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苗族的跨国文化和跨国分布也是国际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关注包括老挝、越南、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苗族群体,希望能够推动有关研究。西方学者从事东南亚苗族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自欧美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和传教士留下了大量有关东南亚苗族的研究著述。文章追溯自十九世纪以来本领域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尝试对有关东南亚苗族的文献进行理论梳理,加以总结,为国内外苗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往中国学术界主要研究国内苗族。近些年来,跨国苗族群体研究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苗族的跨国文化和跨国分布也是国际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关注包括老挝、越南、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苗族群体,希望能够推动有关研究。西方学者从事东南亚苗族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自欧美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和传教士留下了大量有关东南亚苗族的研究著述。文章追溯自十九世纪以来本领域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尝试对有关东南亚苗族的文献进行理论梳理,加以总结,为国内外苗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和葛兰言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都涉及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两位学者并未依附于某种既有理论,而是以文化人类学为研究视角,反思中西话语对文明与野蛮的建构。闻一多对中国"神话与诗"的主位阐释与作为"他者"的葛兰言对"中国文明"研究存在诸多相通之处,然而前者的民族自我表述常陷入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矛盾之中,这一特质在与西方学者的比较中更易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多元与跨学科研究成就了社会史研究的复兴与繁荣。向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跨越,成就了第一批社会史学者;向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跨越,成就了第二批社会史学者;向生态学、环境学以及医疗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跨越,成就了21世纪初的社会史学者。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的神话,是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我数学者或是从文学的角度分析神话的演变与艺术价值;或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人类思维的产生与演进,进而研究神话的产生与发展。因而多强调先秦时期的神话历史化,而忽视战国时期的历史神话化,给人一种先秦时期只是对神话的破坏的误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作一分析,认为只从中国历史实际出发,只有正确理解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有关神话论述,只有灵活地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材料,才能全面地理解中国神话。  相似文献   

12.
儿童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但人类学对儿童与童年的关注已经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儿童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是儿童与童年研究。本文梳理了儿童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和哈德曼等人的观点。米德认为,20世纪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对儿童本质的理解融入到对儿童的养护与教育中去。当代儿童人类学家承认儿童既是"脆弱的",也是"主动的行动者",并致力于在社会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儿童的声音。如何迎接真正的"儿童的世纪",将对儿童与童年的理解融入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去,这将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下旬,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民俗学学科与韩国历史民俗学会合作主办的中韩历史民俗与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参会者主要为韩国历史民俗学会成员和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也有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学者。大会就历史民俗学研究的历史和方法、中韩历史文化交流(尤其是温州地区与朝鲜半岛的交流)、温州区域文化研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我们一直以西方相参照,把我们的时代定位为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全球化时代、晚期资本主义(美国学者杰姆逊提出),这是因为我们与西方共时代,但我们还有本土经验,有我们时代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我们的汉文化处在什么状况?只有纵横结合才能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宏观语境是当代社会转型,这也正是当代文化研究最为必然的理论问题与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5.
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德国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将"文化"与"历史"结合起来,拓展对"人类形象"复杂性的研究范围,将教育人类学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中.德国教育人类学方法论实现了重要突破:在主流人类学范式的互动交流和跨文化背景的持续影响下,形成了关切本体性与多样性的研究主题,确定了研究人类形象的"新双重视角",将人类学经典的田野研究方法与德国本土的质性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传统教育人类学的二元对立式思维、孤立式思维和演绎式思维等被整体性综合思维所取代,德国教育人类学与普通教育学的关系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16.
继以现象学、整体化和哲学为导向的教育人类学之后,在过去几十年里,以教育—历史为导向的人类学也日益兴起。它从对迄今为止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批判出发,突出强调其研究的双重历史性,同时也不忘对人类学的批判。属于历史教育人类学的重点研究范围的有:身体与感知、代际与性别、时间与空间。对其发展来说,历史与心态、文化性与跨文化性、跨学科性与跨国性这三个任务和研究领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直接地了解南方学者长期以来是如何与海外社会学、人类学学者合作 ,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区域社会史的 ,1998年 12月 2 7日 ,我们借参加“19世纪的岭南”国际学术研讨会之机 ,在广东增城对中山大学历史系刘志伟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郑振满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梁洪生教授、南昌大学历史系邵鸿教授进行了访谈。下文即为这次访谈的纪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经济背景、社会环境和人文氛围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一直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近20年来,我国学者形成了三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高潮,并日益勾画出其研究的特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社会文化史? 张美丽:我先说一下。我认为社会文化史,是一门社会史和文化史相互重叠、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社会文化史是研究以往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文化交织现象及社会生活与大众文化、思想观念相互关系变迁的史学分支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用社会史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上的文化问题.或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它将通过文化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推动整体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发展历程及特点,认为韩国与中国同属汉字儒家文化圈,加上历史传统与地缘上的密切联系,全面认识和了解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历史和现状,总结韩国的中国学研究方法和特点,对于开拓国内学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角和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