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汉语中都有大量比喻性词语,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选择也不尽相同,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性词语的喻体与喻义问的对应关系着手,可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比喻性词语可通过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典故格言等诸多形式表现出来,英汉两种语言在对同一本体设喻时,采用的喻体却有同有异,喻体与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言中比喻性表达与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楠 《文教资料》2006,(26):178-179
比喻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独特的文化色彩。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比喻性表达。本文拟从喻体和喻义的对应关系入手,分析两种表达的差异,并着重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成语、谚语等习用性熟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是语言中具有民族个性的成分。其采用的比喻既体现了汉英两种文化的共性 ,更富于民族个性。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习语性比喻的喻体和喻义进行了比较 ,并阐述了影响喻体和喻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汉语和英语中有许多比喻性词语.它们的喻体与喻义之间存在着多种对应关系,即一一对应关系、部分对应关系、完全不对应关系.而由于各国文化观念、历史文化背景、信仰差异及体育运动的喜好的不同,导致设喻方式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设喻方式可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和套用及借用法,以此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习语比喻中的喻体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的精髓,深具化特色。英汉习语的比喻在喻体和喻义之间存在4种情况,需要仔细辨析,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英汉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也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其中,比喻性词语之间的差异很好地体现了两种语言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性词语,两种语言之间的比喻性词语中有相通的一面,也有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如果想要进行更好地沟通,就需要掌握这些比喻性词语的语义和内涵。本文通过分析英汉比喻性词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提出更加贴合内涵要求的翻译方式,帮助加强英汉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的精髓。习语中的喻体保持了语言中具体意象和抽象概念的平衡。英汉习语中的喻体选择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其喻体的选择也各具文化特色。本文将就英汉习语中对事物设喻的异同作一比较 ,并就引起喻体选择的因素做一分析 ,以探讨其翻译的途径。一、喻体比较比喻通过“相似联想”对“本体”进行描述 ,借以构成比喻的相似事物即为“喻体”。英汉习语对同一物体设喻 ,喻体有同有异。1.喻体相同 ,喻义相同。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在翻译过程中 ,尽管会遇到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8.
在英汉成语中有大量含有动物形象的成语.这些动物形象往往具有固定的喻义。英汉成语中动物喻义的对应关系大致可分为四类: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完全不对应和无法对应。同一种动物在英汉成语中喻义相同,是由于人们对这种动物产生的直观感受相同;喻义不同,则是由民族心理、传统习俗和成语典故引起的。英汉成语中动物喻义的对比,反映了两种语言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而反映出两种文化间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文化传统、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差异 ,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运用比喻时在喻体的选择及喻义联想上不尽相同。我国英语学习旨在写作、翻译及交际中 ,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比喻及联想在运用时应考虑到它们的异同 ,以便成功有效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0.
中英文中以动物设喻的习语俯拾皆是。对中英文动物比喻进行了分类比较,其一,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其二,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其三,喻体不同但喻义相同;其四,汉英各自所特有的喻体。在比较中探讨两种语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的不同,并从生存环境、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差异方面分析动物词意义上差异的原因,从而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动物比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