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中学教师的职业效能感现状及其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将对提高中学教师职业效能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调查以广东省中山市1250名中学教师为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学教师职业效能感问卷”与“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教师职业效能感整体情况良好,均分自高到低依次是人际交往、职业能力、角色认同、职业状况、同事认可、过往经验、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2)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普通人群。(3)中学教师职业效能感的各维度和SCL-90的各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职业效能感能够很好地预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高校新手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以某高校44名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学教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校新手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其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不存在差异;高校新手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中学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低于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2名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了不同教师特征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结果发现:(1)教龄与学历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在不同学历水平下,教龄对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模式不同。(2)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一般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拉萨市的221名普通高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地区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2.性别、民族和学历因素对中学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有显著性影响。3.性别、民族、学历、职称和教龄因素对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有显著性影响。4.西藏地区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内地及其它边疆地区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一定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校长特征对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重要预测变量.通过对梅州市50所中学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校长特征对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二者显著相关;(2)校长社交性、自我效能感和领导作风对教师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重要预测变量。通过对梅州市50所中学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校长特征对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二者显著相关;(2)校长社交性、自我效能感和领导作风对教师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选取465名城乡中学教师,运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5个教师特征因素进行了考察,发现:(1)城乡之间中学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2)男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3)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随教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而一般教学效能感则随教龄增加而降低;(4)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随职称的提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农村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其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与工作倦怠问卷对250名农村中学教师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教龄的长短对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和疏离感、成就感降低等工作倦怠水平都有显著性影响;性别和学校类型对于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工作倦怠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是否班主任对情绪衰竭有显著性影响.(2)一般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情绪衰竭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个人教学效能感对情绪衰竭、疏离感和成就感降低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法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919名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边疆地区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显高于总体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水平;2.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学效能感的总体水平及其包括的因素均呈小波浪式上升:3.教师不同民族、性别、所教年级等在教学效能感及其包含的因素式差异均不显;4.西南边疆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内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其共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分别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SCL-90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520名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学效能感呈显著相关;心理健康不但直接影响教学效能感,同时又是人格对效能感影响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1.
李雪峰  万聪 《教师》2010,(2):119-120
笔者通过对湖南省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城镇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发现:省城地区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边远地区,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各个维度差异不显著;性别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不显著;不同科目与不同职务(班主任)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不明显,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个人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新的教学任务、新的价值感是否会导致其教学效能感发生变化?而教学效能感是否会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对350名广州市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人口学变量: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学历、任教课程、职称、月薪,以及心理学变量:自尊、职业压力,对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此外,教学效能感、自尊及导致职业压力的某些因素会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覃梅芳  吴素梅 《广西教育》2014,(7):31-32,55
采用情绪智力表、教学效能感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492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能有效预测个体工作满意度的差异;中学教师情绪智力在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不完全中介作用。可见,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既可直接对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也可通过情绪智力对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教师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的视角出发,考察职业中专教师自我效能、集体效能与教师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普通高中教师的差异。随机选取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两类学校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教师集体效能感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研究工具。结论发现:普通高中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总体教师教学效能感显著低于职业中专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性别与教龄分段在自我效能和心理均分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教龄分段在心理均分上主效应显著: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对比中.普通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的最佳预测变量是总体集体效能.职业中专教师心理健康的最佳预测变量是总体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论坛》2014,(29):27-28
长期从事心理研究的广东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梁剑玲老师,在对中山市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后,日前发表了论文。文章指出,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职业效能感较高,心理健康状况最好;40至45岁的教师最容易产生职业挫折感。梁剑玲称,教师职业效能感会影响到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以及教学策略和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为了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信息时代一项重要的职业心理特征,是教师对自身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主观判断。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实施的背景下,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对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测量进行了尝试性探究,编制了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量表,将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ITE)分为信息化"教"的效能感(EII)、信息化"学"的效能感(EIL)、信息化"自我发展"的效能感(EISd)三部分,且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可靠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适合测量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入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了合肥市302名新入职的中学教师.调查发现:(1)新教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强迫和焦虑两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男性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性新教师;家在外地的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家在本地的新教师;私立学校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公立学校新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和其他师范院校的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毕业于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新教师;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领悟社会支持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其中,朋友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其他社会支持对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以273名中学教师为被试,考察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态状况并不严重,女教师的情感衰竭低于男教师,中年教师的情感衰竭比较高;(2)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男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教师;(3)性别、教龄和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教师的情感衰竭,而性别和自我效能感能直接预测人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9.
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效能感,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密切。根据楚雄城区七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对其状况与教学效能感的相互关系进行客观分析,在管理、评价制度、校园文化、教师自我调节、专题活动组织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效能感之间相互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长都存在着重要影响。为弄清教师职业效能感与教师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编问卷《中山市中小学教师职业效能感问卷》与《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两份问卷对中山市中小学2252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对他们的职业效能感现状和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职业效能感的各维度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效能感总分呈近似平缓的“V”型发展趋势,最低谷出现在40~45岁的教师群体,最高分是50岁以上的教师;而SCL-90得分则呈一个近似平缓的倒“V”型发展趋势,最高分出现在40~45岁的教师群体。(3)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效能感总分及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趋势是,随着教师对职业前景判断的信心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