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雪莱对穆旦的诗歌有一定的影响,雪莱的诗歌擅于抒写“智慧”,穆旦后期的诗歌也注重“智慧”的抒写,但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在智慧的体现上,雪莱注重对命运与世道进行深刻思考,穆旦则表现为理性与感性交杂中的玄思;在对历史的反思上,雪莱是一种愤怒的呐喊,穆旦则是一种犹疑的深刻;在对自然的感悟上,雪莱表现为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穆旦则表现为对人生形而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文学史的叙述往往只论述作为“现代”诗人的穆旦,而很少顾及“当代”的穆旦。穆旦1976年的诗歌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为两个鲜明的特点:生命的彻悟与诗艺的回归。生命的彻悟首先表现在诗歌意象的“死亡”气息上,生命的彻悟还表现在诗人对晚年荒原处境的不得已的“坦然”的接受。诗艺的回归主要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去欧化”诗歌意境的“反晦涩”;对诗歌外在节奏、韵律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穆旦现象”是指穆旦其人其诗中的不寻常现象。本文认为频繁出现“上席”一词,也是穆旦诗歌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穆旦的不寻常之一。认为“上帝”在穆旦诗歌中代表了一种超越精神,它对穆旦诗歌的意义在于:首先,“上帝”是穆旦的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其次,“上帝”是穆旦的一根支撑精神的手杖;第三,“上帝”是穆旦的一件深化诗歌内容的洋服。穆旦诗歌中创造的“上帝”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9,(1):87-95
穆旦1940年代和晚年的作品被过多的关注重视,而1950年代诗歌则少人问津,即使被提及也被简单地认为是其诗歌创作中的一次"断裂"。诚然,穆旦1950年代的诗歌明显表现出靠近主流规范和趋时写作的特点,但通过文本细读会发现,这些作品依然呈现出一种有限度的混乱痛苦的状态。源于对主体"我"的分裂书写和直达人性的生命体验以及"新诗戏剧化"手法的因袭,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诗人早年的诗歌理想和诗学精神。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穆旦显示出在趋向"规范"与保持个人理想之间的游离矛盾心态,从而看出穆旦在把握时代话语与秉持个人价值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以往的中国新诗,穆旦诗歌在联想的边际上走得更远,穆旦诗的异质性,主要就体现在语言和意象上。穆旦诗按意象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面历史现实,以意象的原生状态实行着线性的连缓,直接歌唱时代:一类是以意象的变体为喻体,跳跃式呈现,形成一种内敛而自问的抒情向度,解剖自我。本文讨论的是穆旦诗歌的意象变体手段。文章以诗中频繁出现的“火”为对象,通过分析“火”在诗中的具体变化来说明穆旦诗歌的诗艺构想。  相似文献   

6.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最杰出的诗人 ,其诗的力度、深度与强度抵达了空前的水准 ,考察穆旦诗歌中呈现的对“死亡”的思考方式和心态嬗变 ,可以勾画出穆旦在面对“死亡”与“生命”、“战争”、“宗教”等重大命题时的复杂心灵地图 ,捕捉穆旦在诗歌中所开拓的广阔经验领域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穆旦形成了“黑色的生命和主结合”的生命哲学;他倾向于“在神魔之间”拷问自我和人类的灵魂,展示了冷静超脱的人生智慧;他将“美的真实”视为“上帝”,对于肉体与美的关系形成了独特、深刻的理解,在诗歌艺术上常常运用象征和戏剧化手法.  相似文献   

8.
隐喻作为诗歌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机制在诗歌的整体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在现代主义诗人穆旦诗歌中尤为突出。隐喻在穆旦诗歌中的建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隐喻衔接看似不相关的片段,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二是原型隐喻在同一文化框架下对诗篇的整体性建构;三是文体杂糅形成隐喻结构。穆旦用无序的片段化、原型隐喻的先天统合功能和文体的杂糅等形式来隐喻破碎、混乱、无序的现实和心理状况,用结构来表达人生经验,让有限短暂的个人经验在诗歌结构中走向无限与永恒,他的诗歌也因此呈现出浓郁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9.
久被人遗忘的“九叶”派代表诗人穆旦一生写了大量的“使现世的关怀和永恒的思考达于完美的结合”的诗歌,其诗歌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玫瑰的故事》“重写”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世界》写诗人面对残缺的世界图景所应的态度;《智慧之歌》写人在这个世界生存的荒诞与高贵。  相似文献   

10.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追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由于理性、智性、感性的综合,穆旦对荒诞性的表现异常丰富:兼有对荒诞的感觉描写、事实描写和大量的哲理揭示。穆旦注重的不是表象的荒诞而是实质的荒诞,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玄想而是有现实针对性,其本质是找不到心灵归宿的更深的痛苦。其荒诞来源于冷峻的思考和深沉的痛苦,又增加了思辨与悲剧的深度,形成穆旦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2.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嘻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穆旦诗歌的现代性已经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 ,诸多研究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穆旦的“苦难”与“痛苦” ,正是这种聚焦引导我探索穆旦的“痛感体验” ,寻找诗人的痛点 ,关注他对痛苦的表达与超越 ,思考其痛感体验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自然意象是雪莱诗歌中的重要元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与现代科学、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审美之问的关系。雪莱在诗歌中将自然描写与科学知识有机融合起来,努力缝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痕。在自然意象的刻画中,他力图打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表现出了生态意识的觉醒。在自然审美方面,雪莱推崇想象力,追求“崇高美”。雪莱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穆旦的《诗八首》是一组“爱情之诗”。通过对“无题”这一特定的诗歌形式的再书写,穆旦建构了一种人与天地准、返本归一的爱情哲学。  相似文献   

16.
穆旦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塑造了很多的英雄形象。他诗歌中对英雄的评价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他是站在个人本位角度把英雄还原为一个真正意义上“人”的存在,着眼于对战争中英雄悲剧处境的刻画,以及对战争非道义的揭示。穆旦这一视角的形成与西方现代派的影响以及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写作视角使穆旦的诗歌区别于同时代歌功颂德的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穆旦的诗歌中,与尘土、灰尘相联系的意象是很多的。这一与西方基督教文化有着密切渊源的意象在穆旦的笔下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凝聚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尘土"等相关意象的分析,展示穆旦诗歌中现世的关怀和永恒的思考达于完美结合的诗艺构想。  相似文献   

18.
浪漫主义文学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树奇葩,华兹华斯是浪漫主义的开拓者、引路人,而雪莱则是浪漫主义文学巅峰时刻的最重要诗人,他们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本文通过从他们诗歌以至人生思想的演变中所表现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各自诗歌思想的演变,即华兹华斯对革命由激情到失望,而雪莱则一如既往,奋斗不息。这有助于读者将诗人的诗歌与思想相联系,进一步了解他们诗歌的社会意义,评价两位杰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成就。  相似文献   

19.
穆旦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努力与获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诗歌的艺术内涵与艺术技巧两个方面。其作品中历史意识的呈现、对现代心灵的求索、丰富与丰富的痛苦等艺术内涵,展现的是穆旦诗歌突破传统的精神世界走入现代性的视野的探索过程;其作品戏剧张力的构造、感性与知性的融合、对传统诗意的背弃等创作艺术的追求。则不仅表现了穆旦现代主义诗歌的自觉性与探索精神。而且强化了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20.
诗歌只有依靠各种语言技巧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话语形式的陌生化语言,才能给读者以新鲜的审美感受.穆旦诗歌的丰富和深刻,正是通过语言的陌生化达到的.作者以穆旦<诗八首>为个案,从语法和意象运用两方面采分析穆旦的诗是如何做到陌生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