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教育均衡发展下的教育观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农村学困生提供恰当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励志教育、因材施教、科学评价、家校共管等方面帮助语文学困生转化,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把学困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对于学困生的教育.不仅要有爱心,更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我们不仅要了解学困生的表现,更要知道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造成学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通过对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细致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智力正常,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品格、方法与体质等要素的融和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没有得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及给予补偿和纠治的学生,学困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学困生的形成是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教育失误积累所致。教育者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善待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一、学困生的类型与心理特征据调查,我国有3.4亿青少年,学困生占10%左右,全世界有1.3亿学困生。因此,对学困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追踪调查,找出行…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学困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困生与优秀生的智能类型、课堂提问、期望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单一的评价模式影响了学困生多元智能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优秀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课程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因此,须采取重构教育新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实施课程的多元化取向等教育对策来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学困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困生与优秀生的智能类型、课堂提问、期望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单一的评价模式影响了学困生多元智能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优秀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课程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因此,须采取重构教育新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实施课程的多元化取向等教育对策来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乡结合部语文学困生的产生有家庭教育失误、小学教育基础没打好、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大等方面的原因.要改变学困生状况,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教育途径的配合,集中精力做好学困生的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及班级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会遇到的、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问题,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的永恒话题。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和帮扶学困生。通过研究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以期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困生因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而备受关注。学困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困生的漠视,班级同学对学困生的排斥,应试体制对学困生的分流等。立足以全纳教育理念,笔者从人文情怀、受教育权利、学生个性化成长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困生因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而备受关注。学困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困生的漠视,班级同学对学困生的排斥,应试体制对学困生的分流等。立足以全纳教育理念,笔者从人文情怀、受教育权利、学生个性化成长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师通过多与学困生进行感情交流,借助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用赏识教育增强学困生学英语的信心,尊重个体差异,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此实现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品格、本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的困难,智力得不到正常发挥,不能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须通过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帮助的学生。每个班级里都有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高中数学内容更加概括、抽象以及综合,因此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出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何从学困生的成因着手进行转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学困生”自卑、胆怯、压抑、逆反等心理障碍的分析,提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热爱关心学生,以增强“学困生”学习信心;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调动“学困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发现闪光点实施成功教育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教学对策。实践表明,74%的“学困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是高校学风建设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进行有效沟通是对其实行转化教育的前提。由于学困生普遍存在自卑、焦虑和逆反等消极心理,所以师生间的正常沟通受阻。文章对高校学困生的自身成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一些提高学困生教育沟通实效性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老问题,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实行新课改以来,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试着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尝试采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等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老问题,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实行新课改以来,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试着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尝试采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等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平等的,无论是对于优秀生也好,学困生也罢。新形势下,当前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公正、平等地关注和对待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有所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发展。作者以多年执教初中语文实际经验为根据,以当前语文学科学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深入探析转化语文学科学困生的具体策略,并希望通过此,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必须有效转化学困生。本文以班主任为视角,结合初中生特点,通过树立正确教育观,热爱、尊重和关心学困生,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依托耐心和恒心教育,形成家校合力等方面内容的探究,积极思考初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关注和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和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学困生"的定义和类型,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等方面分析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学困生对班级的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的领导都应该做好学困生的工作,排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以此促进学困生健康快乐发展。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长的教育、教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影响等。因此,本文重点从学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出发,着重分析了解决学困生心理障碍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逆反心理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主要表现为信度逆反、禁果逆反等;具有抵触性、极端性等特点。处理不好,往往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困生”的健康成长都带来及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学困生”,通过“情、理、法”来调适“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