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访希札记     
从1986年开始,我每年都去希腊,有时一年去两次,每次都是为了进行戏剧交流,不是带戏去演出,就是去参加戏剧国际会议,至今已14次之多。十年来,我先后导演了《俄秋浦斯王》、《安提戈涅》、《美狄亚》和《特洛亚妇女》四部古希腊悲剧,五次带这些剧目赶希腊和欧洲一些国家访问演出和参加学术研讨会。戏剧艺术的源头在古希腊。古希腊不仅在戏剧,在文学、哲学、医学、建筑、雕塑……许多方面都对人类的发展有着不可混灭的贡献。在希腊每年都举行各种艺术节、戏剧节。比较著名的有“埃庇道夫洛斯戏剧节”、“德尔菲国际古希腊戏剧节”、“…  相似文献   

2.
现住成都的藏族作家阿来,是一系列获奖短篇小说的得主。他的最新力作《遥远的温泉》获“2002年全国最佳30篇小说奖”;其法译本即将面世。1998年出版的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中国最高学奖——茅盾学奖。2002年根据《尘埃落定》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也在全国轰动一时。《尘埃落定》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鹿鸣 《滇中文化》2005,(4):46-47
滇剧《雁鸣陀关》是玉溪市滇剧团根据玉溪市艺术研究的一级编剧宋佳良撰写的同名剧本排演的一个新编历史故事剧,在2002年参加了玉溪市新(剧)节目展演及第九届滇中南戏剧节展演.我是在玉溪市新(剧)节目展演时观看到这部戏的,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孔暄 《世界文化》2007,(9):33-34
田纳西·威廉斯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着重描绘美国旧南方女性的生活图景,揭示她们的痛苦和不幸。作者在他的名剧《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中塑造了不同性格的女性,并对她们在命运中的挣扎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相似文献   

5.
周勇 《世界文化》2006,(12):26-27
关于村上村上最好的作品和文字是对青春的祭礼。一个人一生实际上只能写一二本好书。其他的要么多余要么重复。他最清新的感受留在了《且听风吟》(“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他最成熟的情感和技法的结合是《挪威的森林》。有时觉得他的所有文字只是一声平静而又迷惘的追问:青春怎能如此忧伤!我最热爱的诗人(如海子)的回答是圣徒的苦难及对世俗情感的绝望放弃,而村上则是在地上的实现,他把不可能在感情上获得完美实现的青春伤感,在小说不可能存在的缥缈恋情中为他们寻…  相似文献   

6.
叶岗 《世界文化》2002,(3):8-10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是以1979年的中篇小说《且听风吟》走上文坛的,创作于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畅销的长篇小说,创下了发行量1500万册的天文数字,成为与大江健三郎、安部公房和吉本芭娜娜齐名的著名小说家,且有强劲居升的势头。小说在世界各地也赢得了广泛的影响,《纽约时报》等各种传媒大加举荐,《纽约客》杂志还刊登了作者的短篇小说《电视人》。《挪威的森林》在中国有两种较好的译本,一种是大陆的林少华译本,另一则是台湾的赖传珠译本。  相似文献   

7.
结识克里斯多弗·里夫是在他一跃就能跳过高楼大厦的时候。那是1977年,他25岁,正在拍摄影片《超人》——一个会使他成为全美国人的偶像的角色。当时我是一名摄影师,为杂志拍名人照片,为电影拍剧照。在为《超人》拍摄剧照期间,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演员。但是,我并没有想到他会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国产电影不景气。日益受到国外大片冲击的今天,有一位电影人让国人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那就是张伟平。就是他,在十年内坚持投巨资拍摄《幸福时光》、《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十面埋伏》等7部国产大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思进  任凭 《大理文化》2002,(6):26-27
七场现代白剧<情暖苍山>,在取得参加在广西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戏剧节入场卷后,一举荣获了中国曹禺戏剧奖剧目奖、音乐奖、优秀表演奖和表演奖等六项重奖.女主角的扮演者杨益琨也因此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从而实现了白剧史上零的突破.<情>剧从初始创作到正式上舞台演出,历经八载,几经打磨,终成气侯,自然有其成功奥妙.  相似文献   

10.
卞孝萱 《寻根》2008,(3):104-105
清末民初,扬州方尔谦、方尔咸兄弟“诗名满淮海”,世称“二方”,兄为“大方”,弟为“小方”。我在《寻根》2007年6期发表《“联圣”大方二三事》,今再发表《从〈扬州辛亥吟〉看小方》,合并观之,才能全面了解“二方”。  相似文献   

11.
浮克,一个最早将world music.new age植入中国流行音乐的先行,一位中国名的词曲作家,一个杰出的音乐制作人。始自1995年,他为歌手陈明创作的《远空的呼唤》、《为你》、《快乐老家》……为中国流行乐坛带来了一缕清新的空气。2000年北上京城后.他又以独特的音乐理念首开新民歌先河,广为传唱的《幸福万年长》、《月亮女儿》、《中国红》、《家乡美》……均源自于这位音乐人。  相似文献   

12.
4月28日出现在电影节开幕庆典上,并带来其最新作品《肮脏的交易》。  链接:布莱恩·布朗:他的名字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他不仅是澳大利亚的明星,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电影《破坏者莫兰特》及电视剧《爱丽丝小镇》的成功,使他成为国际知名的影星。在过去的20年里,他参与拍摄了一批澳大利亚影片及好莱坞的影片,如《荆棘鸟》、《晨雾中的暴徒》、《特技》、《新闻前线》、《The Shiralee》、《鸡尾酒》、《血誓》、《危险》以及1999年的《双手》,该片也为他第二次赢得澳大利亚电影学会“最佳男配角”奖。1999年,他与妻子雷切尔·沃德合作出演了…  相似文献   

13.
戏剧和戏曲是两个有所不同的概念。张庚在《中国戏曲》中说:“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历史上首先使用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所以中国传统的戏曲不包括话剧、歌剧、芭蕾剧、哑剧等外来的戏剧表演形式。换言之,中国戏曲是个较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放下当天于化新闻版头条位置登载的美国励志书《小勇士》评介章的晚报.首要想法就是去一家大书店看看励志书的出版销售情况。《小勇士》作梵纳斯“许多现代人忘记了英雄的真正台义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服务精神”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他对于“英雄”的解释既到位且朴素无华。  相似文献   

15.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5,(7):24-25
特吕弗的《日以继夜》和费里尼的(《八部半》有些相似,都是描写导演创作过程中的混乱状态。但是两的不同点在于,《日以继夜》通过展现导演在电影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从外部世界的混乱对比导演内心世界对电影的热爱,而《八部半》则直接透视导演的内心世界,不仅仅表现了导演的精神苦闷,而且透露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厌烦和矛盾情绪。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在第二届国际艺术节上刚看过爱尔兰Gate剧院演出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马上又看到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来京演出的话剧《艺术》,心里真是高兴。  相似文献   

17.
李骏虎 《东方文化》2000,(5):119-119,41
书店的古籍类架子上赫然摆着新版的《金瓶梅》,硬精装本上下两册,都跟新版《新华词典》一样厚重而气派。我目测了一下书的厚度,估计可能是原本,便拿下来翻了翻,并选了有代表性的一个章节读了读,结果上气不接下气,许多情节不知从何发展而来,看了看注解,都是“上删×字”、“下删×字”,明白了还是洁本,就放回了架子上。我知道某些古籍出洁本是替读着想,但我还是不想买“截”了的本子,觉得重新编辑过的古籍不能叫做古籍。再就是我认为《金瓶梅》写的是“食色性也”的“性”,把“性”都删去后,里面连“食”的内容也没有,当然引不起饮食男女如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夏尔·古诺     
歌唱家们把演唱作为他们的艺术载体,由于他们的努力,古诺的歌剧《浮士德》在上演后的最初70年左右的时间里曾经风靡一时,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物换星移,《浮士德》如今已不再属于歌剧院经常演出的节目,这显然是因为其中的伤感情调太过沉闷,已经不合时宜。大量沉闷的圣乐,使古诺创作轻快的、真正令人陶醉的音乐特长难以发挥。戏剧终究不是他的擅长,他的气质最适宜于写作美妙的乐曲,诸如根据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改编的《圣母颂》以及其他一系列声乐作品,特别是为数众多的歌曲。管弦乐也是他得心应手的写作载体,例如供管乐器演奏用的迷人的《小交响曲》,很难使人相信它出自一位七十多岁的作曲家之手。  相似文献   

19.
张耀杰 《东方文化》2001,(2):107-116
据曹禺介绍,他与周恩来的初识是在1940年。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时间大抵是在这年4月国立剧专重庆公演,也就是《蜕变》一剧的首演期间。鉴于此后曹禺大部分时间都远在江安,曹禺与周恩来之间更为频繁的接触,应在他于1942年初从江安返回重庆之后。  相似文献   

20.
肖斯塔科维奇生于1906年,卒于1975年,享年69岁,他的《第一交响曲》、歌剧《姆青斯克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杰里娜·伊斯玛依洛娃》)、《黄金时代》等作品引起了世界乐坛的瞩目。他早先热衷于音乐的革新,但得到的却是前苏联官方的严厉批判,以致于不得不立即撤回正在排练中的《第四交响曲》;随后他以较快的速度写了《第五交响曲》,才算得到当时官方和音乐评论家的认可。从此,他开始写传统式的作品,但创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采取了“旧瓶装新酒”的韬晦之术。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他在作品中似乎总是探索着,一方面显然是公开的,另一方面则是隐蔽的,他以一种多样化的风格来适应这个世界。”他不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冲击,为此,他心情压抑,难以释怀,不得已只好以“宣泄和独白”为两大特色在音乐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