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川滇交界处那神秘的大山里,生活着以“女儿国”称于世的摩梭族。她们那独特的走婚习俗塑造了一代代热情奔放、活泼开朗的美丽女性。《中国红遇见挪威蓝》的作杨二车娜姆便是其中的佼佼。  相似文献   

2.
郑海 《寻根》2003,(3):40-45
在滇西北,云南与四川交界处的泸沽湖算得上一个知名度颇高的湖泊。泸沽湖的名声之所以得以远扬,除了它本身的清亮,也许更主要是因了世代居住生活在这一区域、称泸沽湖为“母亲湖”的摩梭人。摩梭人集中居住在泸沽湖以及由泸沽湖再往北十多公里的永宁坝子及周边地区。这里有大片精耕细作的农田,有森林,有用来放牧的草场和悠然自得的牛羊,有一个个坐落在山脚下和缓坡上的摩梭村庄,当然,更有摩梭人独特的生活习俗。被外来者视为“神秘”的,主要就是摩梭人延续至今的母系制文化。关于“神秘”的粗浅解读被称为“中国惟一”的摩梭母系制文化,对外…  相似文献   

3.
当你来到摩梭人的家乡,你会看到在暮色中匆匆赶路的摩梭男子。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会觉得有点神秘。尤其是在夜暮中或月光下的山道上,遇到陌生的男子,你千万不要以为是小偷或强盗,在摩梭山寨没有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他们都是些善良的人,怀揣着一腔柔爱,要去投奔自己心爱的姑娘家。到了第二天黎明时分,女方家人还未起床,他又要踏着薄薄的露水,在山道上悠然归去。你会觉得有点凄凉,不是很像候鸟吗?有点像,但不全是,你怎么就没想到浪漫之类的词呢?实际上,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只是一段时间,过了这一坎,等他们男女双方深情笃定,海誓…  相似文献   

4.
“言为心声,意为心象”,心意与心象是作品结构的内核,是作品的灵魂。对于名画家周尊圣来说,横亘于我国西北边陲之地的新疆天山,正是他魂牵梦萦的心象着陆点。天山在画家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象,可以说,从白山黑水走向天山是周尊圣艺术之路的重要转折点。天山像一座绵延千里的纪念碑,向人们昭示新疆悠久的历史,昭示古丝绸之路的荒凉与神秘,也默默记录着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对她的景仰和膜拜。  相似文献   

5.
挪威掠影     
颜大迁 《世界文化》2008,(12):44-45
提起挪威,你是否想起村上春树笔下既寒冷又湿润的原始森林,你是否想到世界上最狭窄的松恩峡湾破浪远航。今年夏天,我乘兴饱览了这个国家,那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6.
在纽约市格林威治村的一座小酒吧里,美国著名女影星、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梅里尔·斯特里普坐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斯特里普始终是记者喜欢采访的对象,因为她属于“神秘女人”那类的演员。她和大多数严肃演员一样,对报界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很少谈论个人生活。由于我们是...  相似文献   

7.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正是周杰伦的这首《青花瓷》,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知晓了青花瓷和与青花瓷相关的中国故事。刘新,很久以前便喜欢收藏古『B瓷器,尤其喜欢收藏青花瓷。因为,青花瓷那清雅别致的造型、浓淡相宜的发色、古拙而又不失娴秀的纹饰及其种种的优美和神秘,常常感动得刘新痴迷忘我,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8.
郭栋 《世界文化》2007,(9):50-51
多少年了,我脑海里的枫丹白露一直弥漫于卢梭的风景画中,并陶醉于“枫丹”与“白露”那如诗如画的名字,觉得它是世界风景中最优雅之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神主探源     
樊德昌 《寻根》2007,(3):31-33
“神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牌位。 在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里,祭祀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上古时期,面对浩瀚神秘的大自然,人类是那样地无奈,因此,不得不把所有无法理解、无法解释、无法对付的自然现象统统归结为“神”,而且,又不得不以虔诚的言行来祈求“神灵”庇佑苍生,降福黎民。  相似文献   

10.
郭栋 《世界文化》2007,(9):50-51
多少年了,我脑海里的枫丹白露一直弥漫于卢梭的风景画中,并陶醉于“枫丹”与“白露”那如诗如画的名字,觉得它是世界风景中最优雅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地图上,挪威位于最北部,“挪威”一词的意思就是“通往北方的路”。这个地图上最北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挪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Bruntdland)在其任内两次访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和钱其琛、国务委员宋健等都曾访问过挪威;今年乔石委员长也应挪威议会的邀请访问了挪威。这一切都体现出两国间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两国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记者近日就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走访了挪威王国驻华大使白山…  相似文献   

12.
性是神秘的,又是美丽的,因为其中包含着生命的力量和对真爱的执。好莱坞影片最精于此道也最爱此道。在他们的影片里,“性”好像是一道大菜,手续繁杂,而且是越做越大;或至少也是道甜品,余味悠长。  相似文献   

13.
钓鱼     
有一次,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正在钓鱼,一个陌生人走到他跟前问:“怎么,你在钓鱼?”“是啊!”狄更斯毫不迟疑地回答,“今天,钓了半天,没见一条鱼;可是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却钓到了十五条鱼!”“是吗?”陌生人又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检查钓鱼的,这段江上是严禁钓鱼的!”说着,那陌生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发票簿,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大地上,大凡40岁左右的中年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牧羊人,在他们童年记忆的金匣中,都珍藏着一朵神奇而又馨香的“花”——“马兰花”.“栽种”这朵仙花的是国家级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童话剧《马兰花》是中国儿艺1956年建院的首演剧目,从那以来的三分之一世纪里,这个戏久演不衰,成为新中国儿童戏剧史的里程碑.《马兰花》讲的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主人公马郎是山林之子,勇敢而又善良,他有一朵神奇无比的马兰花,能帮勤劳的人们实现愿望,带来幸福.观众们最难忘这样一个场面:诓骗马兰花的老猫被马郎、小猴、小兔、小鹿  相似文献   

15.
林河 《寻根》2001,(2):61-63
“虎食人卣”是商代青铜艺术中的精品,出土于洞庭湖畔的湖南宁乡县。造型是一只张着大口的猛虎搂抱着一位少女,好像要吞吃那少女的模样。一些学认定是“虎在吃人”,于是,这件青铜器便被命名为“虎食人卣”。  相似文献   

16.
琥珀素有“立陶宛的黄金”、“恐龙的黄金”之称,就某种意义而言,此说法不无道理。琥珀原为松柏树脂,落地后在数百万年间成为化石。就其演变的时间而言.的确可以与远古前便神秘消失的恐龙媲美。在立陶宛.许多海报和宣传画册上都可以看到庞然大物的恐龙嘴里衔着一块晶莹剔透的黄色琥珀。如果问起立陶宛人琥珀的由来,或许你会听到有关朱丽特女王和渔夫卡斯泰替斯之间那凄惨的爱情故事:当皮尔库纳斯神发现大地的凡子竟敢触碰波罗的海的女王.盛  相似文献   

17.
南朝时,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不远万里,来华传禅,从此,中国禅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但在中土形成了专门的系统,而且在其发展的后期演化成了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中国禅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曾成为禅门弟子最喜欢参的主要话头之一,达摩初至金陵与梁武帝的问答也在《碧岩录》中被列为第一则“颂古”而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折苇化舟、一叶渡江等更是成为几乎家喻户晓的传说。这一切都为达摩披上了一层神圣而又略带神秘的面纱。 从有关历史记载中可见,达摩确实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人们在编造了许多有关达摩的…  相似文献   

18.
面具文化是一种属于图腾范畴的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初始阶段形成的一个特殊艺术领域。迄今,无论在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面具,一经产生,便与“神”结缘并被披上神秘面纱;面具作为一种神的物化符号,成为古人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理想形式。人们戴上面具,似乎便进入忘我的“神灵世界”。现代人则称其为“装神弄鬼。”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有一股厚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也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  相似文献   

19.
泉州位于东海之滨.古称“刺桐城”.因其环城遍植刺桐树而得名;古泉州又称“光明之城”,那是它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雄居“世界最大港口”200多年、夜夜灯火通明的繁荣景象的证明。泉州的历史悠久而辉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化名城。这  相似文献   

20.
现代舞之于中国更广大的普通观众而言.更像是一盏高高地挂在天边的月亮.又清冷.又遥远.阳春白雪般地令人难以亲近。尽管舞在台上奔跑腾挪.翻转扭曲,或舒展向天,或蜷缩成团,极尽其肢体语言的表现能力,努力地倾诉着那看似是发乎于个人灵魂深处的或痛苦、或激情、或孤独、或郁闷的种种精神体验,而观众却大多看得云里雾里,不知底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