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林方法是按照造林时所使用的材料不同而划分的方法。造林使用的材料有种子、苗木或部分营养器官,相应的造林方法有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植造林。确定造林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树种的繁殖特性、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经营条件和经济条件。对直播造林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立地条件、造林地的选择、栽植技术、抚育管理措施、造林密度分析了如何搞好杨树的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3.
谈林场植苗造林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新 《科技风》2011,(23):246
植苗造林是一种重要的造林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林场植苗造林中苗木的准备与处理、植苗造林的季节选择、植苗方法措施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造林地的清理、整地的方式和方法以及人工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和播种方法、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法进行了科学论证,同时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造林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需要用一定的工艺去完成。其内容包括从育苗、造林、经营直至主伐利用全过程,造林工艺的各个工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树种选择不当、立地条件较差、抚育管理不及时、病虫危害严重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林木死亡不。对樟子松苗立枯病及樟子松栽植管理技术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区进行了划分,分析论证了不同造林技术的区域适用性,并利用抗旱造林技术原理与立地条件制约因素的耦合性,筛选了不同造林立地类型区的适地适树造林技术及其搭配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钱胜 《科学中国人》2014,(4S):11-11
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pubescens)又名楠竹,是安徽优势林种及城市庭园绿化的优良观赏、旅游竹种,具有生长快、繁殖强、成材早、用途广、见效快等特性.枞阳县是毛竹生长适宜区,栽植历史悠久,现有面积达200hm2,且种植规模从传统的“四旁”种植发展到山地大规模开发利用.该文介绍了毛竹造林技术,以为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文从经营水平、竹林结构和立地条件3个方面对毛竹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便科学地指导毛竹栽培.  相似文献   

8.
混交林在造林建设中不是很普遍,但是在造林建设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混交林的栽植是促进树种多样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混交林在栽植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进行搭配种植,在搭配种植中,如何进行养护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混交林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栽植而成的。在造林中,混交林的栽植要对地理环境进行良好的选择,栽植地不仅要适合混交林的生长,混交林对生态环境也要有改善作用,另外栽植混交林时,树种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搭配不仅可以促进林木的良好生长,更还可以增加林木的优点,促进林业的发展,本文将对造林中混交林营造的方法和特点进行综合的阐述,使其在以后的造林工作中能被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莫顺山 《青海科技》2010,17(6):38-39
干旱浅山水保造林,首先要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有详细的了解,其次以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好树种、采用合理的整地方式、选择造林的合适时间和技术,就可取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良好的水保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工红皮云杉适应于多种立地条件,才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到适地适树,使人工造林的成活率提高,培育出生长稳定的优质林分,才能收获最好的经济效益和最大程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林业生产目前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农民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对整地及造林方法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谈整地与植树造林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劣势,还要重视营林建设,特别是要重视整地和造林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整地方法,人工播种,植树造林常用方法,如直播造林法,栽植造林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插条造林法和插根造林法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林业生产目前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农民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对整地及造林方法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造林密度也称初植密度、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穴数,通常以株(穴)/hm2采表示。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均有重大影响,确定造林密度是造林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偃松人工造林取得成功,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成活率均在90%以上,高于常规生产造林技术规程规定的指标;当年生长量大于4cm,高于天然下更新幼苗当年生长量。不同立地条件对偃松造林成活率和当年生长量有影响,方差检验有显著差异。不同清林方式对偃松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和当年生长量影响不大,经方差检验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造林树种的选择是造林的基础,是森林培育的重点。通过采用综合技术,有目的选择树种,进行合理配置,使树种与立地条件相适应,充分发挥造林树种的生态、经济的效益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造林苗木质量综合评价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考虑苗木质量动态特性,采用多种指标,建立完整的苗木质量综合评价和保证体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苗木质量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代强 《科技风》2014,(6):272-272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树木植被作为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决定了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好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林业产业不断变大变强。林业资源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对林区进行管理以及植树造林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主要论述了植树造林的目标和规划,以及播种造林法、植苗造林法、分殖造林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立地条件地区地理位置分析,指出造林通过对干旱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具体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如何能够提高栽植的成活率,确保造林成效,最关键的是掌握一些抗旱造林的实用技术。结合实际,针对抗旱造林主要实用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