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中全长1142千米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纵贯青藏高原腹地。全线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千米,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第三极”上用现代科技打造出多项“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2.
《金秋科苑》2012,(15):84-93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铁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己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革新》2009,(10):44-45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面对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凭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和不怕牺牲不怕艰险的探索精神,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的“三大难题”,创造出国内外铁路建设史上的“六宗最”。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修建这样一条铁路,不仅是对我国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检验,也是对人类自身极限的挑战。青藏铁路建设牵动着世人的心,更牵动着建设者家属的心。请听:  相似文献   

5.
张浩 《科学中国人》2007,(2):138-139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青藏铁路向西挺进的征途中,曾经两度下马。她的难于建成,不仅仅因为她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高原550公里多年冻土的筑路难题,也似一头拦路虎守住高原的静谧。而经过数十年来我国几代冻土科学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高原坚守,绵长的铁路线终于破冰西进。黄小铭研究员为之付出了40年的光阴。  相似文献   

6.
前言     
《西藏科技》2006,(7):I0001-I0002
2001年6月29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工建设。在世界屋脊上修筑这条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修建进藏铁路,凝聚着中共中央几代领导人的心血,是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夙愿,也是西藏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极为重视修建青藏铁路,但由于受当时国家财力所限,高原冻土技术难题尚未解决,青藏铁路只建成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新世纪之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了建设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迈出了新步伐,翻开了青海…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伊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使西藏280多万各族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不仅是西藏几代人的企盼,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青藏铁路通车必将造福于沿线各族人民,造福于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8.
新铁路时代     
斐丹 《未来与发展》1990,(1):40-42,48
一铁路已有160多年的发展历史。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修建于1825年,位于英国的斯托克顿和达林敦之间,全长435公里,蒸汽机车的发明人斯蒂文森制造的第一台著名的蒸汽机车“旅行号”,就是同年9月27日在这条铁路上进行了盛况空前的表演的。到了1839年铁路发展的第14个车头,全世界已有9个欧洲国家和3个美洲国家修建了铁路,总里程达15万公里。从此,铁路就象是初升的太阳,喷薄欲出,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条修建在世界屋脊上的铁路,这是一项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现在,让我们从纸上走过全长1142千米的青藏线,走上雪域高原,看看奇迹背后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冻土路段上采取的“热管”工程措施,有效保护冻土,使铁路路基保持稳定。青藏铁路通车了!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为保证路基的稳固度,青藏铁路冻土段采用了一种“热管”来进行地基冷却,效果奇特而且特别安全。那么,这是什么新奇的技术呢?你可能想不到,“热管”原来是从航天技术“下凡”而来!宇航器遇到的难题在茫茫太空中航行的飞行器——人造卫星、太空航天站、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都遇到一个共同的“冷热”难题:就是航天器面向太阳的一侧受到太阳的直接照射,而背向太…  相似文献   

11.
1.提速调图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这次提速,实现了我国铁路既有线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资源零的突破,线路延展里程一次达到6003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846公里,这样大的既有线提速规模在世界铁路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格拉段第十、二十九标湿地路基施工技术的全面总结,较深入地阐述了在高原环境和铁路建设高标准条件下,攻克湿地路基施工软弱地基处理、环保与绿地恢复、季节性冻土路基的填筑难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在“世界屋脊”上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等多种高原特色地形地貌、铁路沿线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置身于此,恍如走进高原奇特地貌“博物馆”。青藏铁路:奇特地貌大穿越  相似文献   

14.
正位于玻利维亚高山间的杨格思公路是一条世界上最致命的公路,它的绰号就是"死亡之路"。那么,这条公路为何会如此致命呢?和大多数在平地上的公路不一样,杨格思公路地势险要,全程都可谓跌宕起伏。它全长约40公里,从海拔330米的雨林地带直通高原,最高处海拔超过4693米。这里山势陡峭,最窄的地方路宽仅有3米,而路旁与之接壤的就是万丈深渊。不仅如此,一路上还有接  相似文献   

15.
耗时半个世纪,日本新干线铺设了2325公里,平均运营时速243公里;历经20载,德国城际高铁贯通了1560公里,平均运营时速232公里;飞跃十年,中国铁路实现了六次大提速,时速达250公里,仅用5年,中国高速铁路突破了2700公里,平均运营时速逾300公里,总里程与运营时速双双跃居世界第一在新中国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进程中,中央军委铁道部作出了筹建新中国铁道科研机构的决定。1950年3  相似文献   

16.
引言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在提速线路上开行中国制造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在6003延长公里提速线路上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其中在846延长公里的提速线路上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50km/h。这意味着,从这一天起,中国大陆结束了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以具有自己特色的方式迈入了世界高速铁路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7.
最早的地铁伦敦的地下铁道修建得最早,于1863年1月10日通车,当时全长只有6公里。现在长400多公里,有 272个车站,11000多名工作人员。最长和车站最多的地铁目前世界上运行线最长的地铁是纽约地铁,建于1904年。它的线路达40条  相似文献   

18.
新建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沿线平均海拔4000多米,气候恶劣,高寒缺氧。恶劣的环境,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极端恶劣的特点,为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防止混凝土冻害,提高耐久性能,本文从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混凝土制备、运输及养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类似环境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中科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拉萨站")在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青藏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在孙鸿烈院士的主持下于1993年建立。拉萨站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海拔3 6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农业生态试验站,隶属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站2003年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5年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CNERN),2010年作为依托单位成立了西藏高原草业  相似文献   

20.
关于青藏高原进藏铁路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河谷深切、自然环境恶劣,交通“瓶劲”已严重制约高原的全国性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也难以满足高原内部人们交往、物资交流和信息流动的巨大需求。西藏是我国目前唯一未通铁路的省区,交通基础十分薄弱和落后,及早修建进藏铁路的战略意义重大。建议国家尽早安排、组织力量,尽快进行进藏铁路特别是青藏铁路续建工程,促进高原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完善;同时,建议国家设立青藏铁路专项建设基金,并实行特殊铁路专项补贴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