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这里的预设指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生成指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那么精彩的生成可以预约吗?笔者认为,高质量的预设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有序展开;精彩的生成是“学生为本”的体现,它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有时生成和预设是一致的,有时两者是有差异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有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轨”时,教师不能漠视或强行将其纳入预设的轨道,这样会泯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与学生面对面时,学生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规范化的框架,使我们陷入毫无准备的意外之中。当课堂不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当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时,当教师的预设不能顺利生成时,我们该怎样在意外中造就精彩?  相似文献   

3.
在生本教育理念引领下研究化学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采取有的预设营造生成、弹性留白酿造生成、把握契机捕捉生成、精心培养呵护生成等策略,构建生成丰富的动态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4.
武惠菊 《宁夏教育》2005,(12):13-14
目前,对“课堂生放出精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大讲“生成是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有的淡化教学设计翘首期盼“课堂生成”,有的甚至还说“为了有生成,教学设计,你让让步吧……”那么,课堂中的精彩,是否就真的完全来源于生成?教学设计是否真是课堂精彩生成的拦路虎?教学预设和课落生成难道真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吗?反思教学实践,我的观点是:课堂能否精彩,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有的教师苦于自己的教学不够精彩,有的教师面对意外教学情景不知所措。其实,教育活动既不能完全预设,也不可能完全生成。预设和生成作为相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并存于教学系统中。辩证唯物主义矛盾相互转化规律的观点告诉我们——预设和生成是完全可以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作了认真而周密的教学预设或教学设计,可是在正式上课时,总有可能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或理解,有时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此时,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解决?如何去面对来自学生的意外生成?是照原来的预设继续上课,不理学生的一些“意外”?还是以此为契机,放掉原来的预设,作些灵活的变动?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遭遇类似的经历,慢慢摸索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的老师手拿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学生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规范化的框架,使我们陷入毫无准备的意外之中。当课堂不再是教案剧演绎的舞台时,当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时,当教师的预设不能顺利生成时,我们该怎样在意外的生成中造就精彩?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老师很少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究其原因主要怕影响教学进度,打乱教学计划.围绕学生转,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如果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就难以控制课堂进程.一些教师一味强调和严格执行预设的教学计划,其实,课堂上的意外生成和师生的思维碰撞也同样精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进行过度预设,不允许课堂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这样的课堂就会缺乏弹性和活力。那么,怎样合理把握预设的尺度,在课堂上促进生成呢?  相似文献   

10.
近来读了一些文章,也参加过不少教研活动,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头脑里打转:预设就那么不重要了?“生成”难道就不可以预设?如果大家都来探究预设生成,让我们对教学过程了如指掌,对教学结果成竹在胸,岂不是更好吗?为探讨上述问题,先向大家提供一个笔者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吉林教育》2009,(7):24-25
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在“意外生成”中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预设生成”是每堂课必须经历的,我们课前的“预设”都希望在课中能够“生成”,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这堂课成功与否。但是,并非所有的“预设”都能“生成”。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当学生不能顺利出现“预设生成”时该怎么办?笔者认为要看预设的内容而定。如果是本节课中不可缺少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或比较重要的方法等,那么一定要想办法促使其生成。那么,在课堂中怎样促其生成呢?笔者经深刻反思想到了以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精心的教学预设是成功课堂教学的蓝图和先导,也是生成的前提条件。教师要重视教学前的预设,需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生命成长的发展为本的预设,需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出教材的独特价值,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重视弹性化设计,给予学生更多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唯有如此,课堂才会有效地生成,课堂才会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的根本理念是“以人为本”,真正地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这种“生本位”理念是对传统的教学“师本位”观念的彻底扭转。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来体现“生本”理念呢?我觉得得重新审视课堂预设和关注课堂生成。以下是我对此问题具体思考的一己之得。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意外:教师抛出一个数学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谁知有个别或部分学生竟然一下子说出了结论,打乱了教师的课前预设,使得课堂教学无法按预设进行。面对这样的意外生成,教师该如何应对?有两位教师同执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导入部分,面对相同的生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课前精心预设来预约课堂的精彩生成。但无论教师在课前做多么充分的预设.也难免会出现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即“非预设生成”。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教师怎样适时把握、合理调控.创生教学资源.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呢?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预设,而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较强,在长时间的新课程理念浸润下,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丰性、独立性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经常出人意表,超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作出一些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预设,而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较强,在长时间的新课程理念浸润下,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经常出人意表,超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作出一些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课堂生成性资源逐渐成为生本资源研究领域的突出话题。结合现实教学情境,反思课堂教学细节,要想预设生本课堂,开发生成性资源,一般有这些途径:尊重学情,孕育课堂生成;提升预设,促进课堂生成;完善课前预设,规范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案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预设内容的落实,又有临时性资源的生成。这些临时生成的资源有的对教学直接有利,有的属于无关信息,还有一些表面看不能直接利用,但经过挖掘、处理和转化,可能会取得“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为了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教师除了课前精心预设外,还要在课堂上敏锐捕捉学生的信息,进行机智地处理,使各种资源都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捕捉学生的动态信息可以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