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房奴族”“奔奔族”“蚁族”“零帕族”等族群风靡网络之后,如今又有一个新族群诞生于网络,并受到大家的热议,那就是“傍傍族”。请看:  相似文献   

2.
SOHO     
《小学教学设计》2007,(12):14-14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是在家办公、在家上班的意思。“SOHO族”是一种思维观念,最近又有了新说法:随时随地办公。据IDC(国际数据集团)称,现在家庭办公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家庭为基础的商业开始小型化、上世纪90年代,低价位电脑的出现,使得许多家庭商业也开始采用时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黄兰兰  黄伟 《现代语文》2009,(12):130-132
“X门”族词进入汉语之后,逐渐脱离其本意,泛化为“具有新闻效应的事件”。从它的生成机制、构词特点和应用来看,“X门”族词及类似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但“X门”族词在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4.
"女"族字及"女"族词语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女”族字及女族词语入手,研究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婚姻家庭观、伦理道德观和对现今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瑶族 唐代称莫徭。据传其先民曾因有功于国家而免征徭役,并由此得名,后改为“瑶”。 锡伯族 据说为鲜卑族后裔,后因“鲜”与“锡”、“卑”与“伯”声母相同而讹变为“锡伯”。17世纪末,清政府将其编入八旗,并调锡伯族官兵及家属3000余人由东北迁驻伊犁屯田,故有今日之锡伯族。  相似文献   

6.
释“玉”     
葛力力 《文教资料》2011,(29):25-26
为了深入探讨“玉”字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玉”族词语的文化内涵.作者从甲骨文入手.对“玉”字在纵向的字族发展与词族义的横向扩大.尤其是对词义的文化内涵做了一番探寻,对玉族词语做了一个较完整的叙述归纳.有利于人们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词语“玉”和玉文化.  相似文献   

7.
“X活族”新词是指“快活族”、“慢活族”、“乐活族”这样新出现的带“活族”的词语。“X活族”新词的句法和语义构成比较复杂;语用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二次创新和非常规性、音译兼意译,洋为中用的特点;修辞上巧用对比、转喻和概念整合手段,具有形象创新、词约义丰、直指本质以及陌生化的功能。“X活族”新词的涌现,是语言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止”根字族内部诸字是通过语义的相似性原则而系联在一起的。“正”根字族和“寺”根字族是“止”根“母族”系统内部的“子族”。对《诗》、《易》用字在其“母族”中的精确位置作出恰当的判断,对判断上古歌诗、谣谚的作年有相当重要的辅助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中,族际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干扰”,它具有层次性、全局性和隐含性特征,极大地影响了田野调查的质量。欲在田野工作中克服这种因族际差异因素而造成的“干扰”,调查者除应具有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自觉外,还应对“他者”文化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起真正沟通的“田野自觉”,保证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驱除鞑虏”口号虽具有反帝和反对民族压迫的革命意义 ,但也带有狭隘种族主义倾向。1 90 5年 8月同盟会成立确定“驱除鞑虏”为纲领之一 ,当年 1 0月孙中山即将此口号改为“民族主义”;1 90 6年 1 0月 ,孙中山与黄兴、章太炎制订《军政府宣言》,再次提出“驱除鞑虏”口号 ,但当年 1 2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演说中不提“驱除鞑虏”,专述“民族主义”,还对民族复仇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从此以后 ,“驱除鞑虏”口号不再出现于革命派的言论之中。 1 91 0年 ,孙中山制定中华革命党盟书 ,用“废灭鞑虏清朝”口号取代了“驱除鞑虏”,思想再次变化。 1 91 1年底 ,提出“五族共和”,彻底放弃了“驱除鞑虏”口号。孙中山放弃“驱除鞑虏”口号是明智之举 ,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之后,“门”族新词凭借着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成为又一颇具势力的网络新词族。本文旨在探求“门”源及“门”义的过程中揭示“门”族网络新词的衍生机制及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进一步推动新词新语特别是汉语外来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陈阳 《文教资料》2013,(26):17-18
由一个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同族字,字义相通,读音相近或相同,而且在形体上有密切联系.从字族角度对文字进行分析,有利于摸清文字孳乳分化的脉络,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法提供一个新思路.本文以“高”族字为例,把该族字分为具有“高,与低相对”义、“年长、位高且尊”义、“厚、长”义、“高温”义的几组字进行讨论,力图摸清“高”族字孳乳分化、词义引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快餐”一词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传人中国,因其指称对象受世人青睐而具有褒义色彩。截至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快餐”族语词的不断滋生,其感情色彩转为集褒贬于一身。这是市场经济衍生物——“快餐化”冲击世人所引起的不同反响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90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到21世纪,在家办公也能赚钱,可很多人不试。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简写,意思为小型家庭办公。现今,新SOHO一族们在网络经济下,以独特的方式快乐地工作和生活着。  相似文献   

15.
从“急嫁族”现象看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不婚族”、“闪婚族”、“恐婚族”之后,“急嫁族”群体渐趋庞大,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当前高校新兴的“急嫁族”现象的背后,是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问题。本文针对问题及成因,结合女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成才实际,探讨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几十万条以“别动”开头的问句——“别动,就是现在,你在做什么?”甚至一群热衷此道的网友已开始互称“别动族”。想知道你是哪类“别动族”吗?快来测一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普米族族源研究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分别列出了“牦牛种说”、“白狼羌说”、“党项羌说”和“藏族说”的主要依据。在对各种学说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追溯“白狼夷”和“党项羌”的历史发展过程及这两个族群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普米族族源的更进一步研究。文章还就普米族族源研究中学者们运用的史料学、语言学、考古学和民族学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8.
汉字字族的研究由来已久,其理论也在逐步完善。本文通过对从“冘”得声的十九个同族字的分析,探求它们与母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五族共和”思想是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初提出的解决当时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当时孙中山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这一基本原则虽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作为当时孙中山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孙中山主张的“五族共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同时在我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也应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了解孙中山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思想,对于我国民族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水门事件”以来,“一门”族词语进入汉语系统并广泛出现于各种传播媒介。通过分析“一门”族词的结构特征、产生方式及流行原因等,可以发现“一门”族词的出现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发展。对于目前“一门”的语义泛化甚至滥用现象,则应保持警惕,强调使用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