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作文应该是“我手写我心。”而反思我们的习作教学行为应该明白,时下的习作教学并没有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和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行之有效的习作教学应该让学生写真话、说真事、抒真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相似文献   

2.
作文本就是对观察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新课标也提出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学生做不到写真话、抒真情,本文从"用心倾听,营造氛围说真话;启迪童心,放飞思维抒真情;品评佳作,构建平台享喜悦"这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引导学生轻松自在地习作,探索童心看世界、抒真情、写真话.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教师往往用应试作文标准去规范学生活泼舒展、风格迥异的文章,学生鲜明的个性遭到了抹杀。本文提倡"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抒我情",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马志龙 《天津教育》2022,(3):144-146
<正>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说假话、套话、空话,而是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尤其是要求学生动真情、说真话,用真心、真情写作文,使作文生动形象,打上学生的个性烙印,蕴涵学生的真性情,从而打动读者之心。结合当前小学生习作问题,笔者通过促使学生“我手写我心”,真心写作,唤醒真情,让习作呈现生机与活力,也让学生借助习作提升个人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对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诉真情,说真话,讲述自己日常的一些点滴小事,或基于内心的想象与创作不断付诸笔端,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不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在习作上求真、求实。  相似文献   

6.
刘培英 《吉林教育》2006,(11):45-45
时下,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假话连篇,假情泛滥的现状,着实令人忧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笔述我志”,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理真情切而意达”的个性作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利用好“周记”这块沃土,学生的作文之花能开放得枝枝清秀,香气满怀。  相似文献   

7.
王日 《海南教育》2010,(6):118-118
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不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在习作上求真、求实。  相似文献   

8.
徐大容 《考试周刊》2011,(35):60-60
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所以作文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面对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现象,笔者认为,作文应该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与生活相融;启迪学生点燃情感的火花,用富有真情的作文评价滋润学生心田,让学生真正能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让小学生习作之流中流淌着真情.  相似文献   

10.
李大勋 《课外阅读》2011,(3):216-216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了虚假的、机械的应试练习。这就使得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曾借韩寒说过的一句话"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写作文开始的"抨击现在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确,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儿童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表达,童意不在,童话流失,童真难寻,童趣无味。真话作文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想,语文教师作为孩子童年精神世界的构建者和守护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每一个孩子说真话,抒真情,努力让儿童习作"童趣盎然、童心灿烂、童言无忌、童笔生花"。一、走进生活,在观察中丰富感知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策略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充满写作激情。可以建立阅读银行为作文打下基础;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拓宽练笔形式为学生搭建发表习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作文的生命来源于真情的流露,而真情来源于生活。读一些孩子们的作文,总觉得感受不到那纯朴童真、童情。有感于此,我们应倡导以“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实情”来组织习作活动,强调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熟悉的真事、真想法、真感受。本文试从“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入手,提出在作义教学巾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是学生主体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渠道,是源自内心认知下的"以我手写我心"。但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习作表达的本质,无视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得习作成为一种硬性的任务。笔者以为要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创设鲜活而真实的认知情境,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真事,让写作真正发生。一、从关注写人到关注立人,在教学目标厘定中践行真实写作习作教学常年占据语文教学头等杂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我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  相似文献   

16.
张萍 《陕西教育》2007,(11):51-51
在习作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通过生活实践活动训练学生习作,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学生接触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充分给予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真事的机会,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相似文献   

17.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真情是文章的生命.作文提倡说真话、抒真情。它是作者心灵的歌唱。但如今很多同学一写作文就东拼西凑、生编硬造、缺少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力度不够。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下面笔者结合具体课例.谈谈写作时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教学应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和心里话,展现出自己比较真实的内心世界。在惊喜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同时,我们又会担忧一些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侵蚀孩子纯真的心灵。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启发学生易于  相似文献   

19.
为使作文教学走出“学生厌写,教师厌教,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我开展了“指导学生自由习作”的探究,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打破种种禁锢,回归学生以题材选择、思想表达、语言运用等诸方面的自由,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事实上,如果不加指导而让学生自由地写,实际上增加了取材、构思的难度,学生往往茫茫然。在自由习作实验中,我们充分拓展教学时空,实施有效指导,适时为自由习作导“源”、导“路”、导“改”,春风化雨般地滋润自由习作田园,使自由习作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不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在习作上求真、求实。一、激趣,降低难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