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场短新闻篇幅短小、内容集中,事实新颖、时效性强,堪称新闻报道的"轻骑兵".它能迅速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和他们最关注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让现场短新闻在老百姓中产生更大的魅力,就要靠新闻记者现场采访的本领.在采访中,记者要架起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并能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获得人物之真,人物之善、人物之美.记者在采访中须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的风骨,既有思想作风、采访作风,又有作人之骨,文章之骨,说到底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记者应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作“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记者。作人不要有软骨,对上不要有媚骨,对下不要有傲骨,这就是笔者认为记者必备的风骨。三者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三者兼备,才能堪称名副其实的新闻记者,才能使记者的人品新闻作品谐调统一,光彩照人。   记者不要有软骨。——骨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骨头,骨气也,即做人应有的正气,浩然之气。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强化自己的骨,善养吾…  相似文献   

3.
人物通讯是弘扬真、善、美,歌颂典型先进人物的思想风貌和时代精神的主阵地。如何写出高质量的人物通讯,是新闻记者始终研究的课题。笔者从事记者生涯近30年,结合实践粗谈几点采访写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记得刚从事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时,一位前辈曾意味深长的对笔者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首先要做人,后做事,再做文章。"就是说,当一名好记者,人品必须好,让人信任你,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才能写好文章,应该是文如其人。对此,笔者铭记于心,并在工作中有所感悟。然而,现今社会已进入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媒体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争夺  相似文献   

5.
采访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社会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掌握采访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新闻采访在一定层面上讲是一门艺术。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为社会新闻记者,如何提高采访质量呢?  相似文献   

6.
记者还有受欢迎和不受欢迎之分?答案是肯定的. 记得前些年,中国青年报有位记者到甘肃采访,根据当地干部群众的反映,采写了一篇叫做<这些记者叫西部真头疼>的新闻,揭露了一些媒体记者借采访"西部大开发"之名,到西部地区"要吃要喝要赞助"的行为;还有近年来发生在山西的某煤矿老板给记者发红包的"封口费"事件,在社会上和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7.
韩刚  尹晓利 《今传媒》2010,18(10):70-71
《罗马假日》、《音乐之声》、《情书》、《浪漫满屋》这些不同时代的东西方影视经典,作为一种唯美纯情的创作典范,永远遵循着类型电影中对"真、善、美"的认同和追求,它们开创的对正面价值的认同,阳光叙事的题材选择和简到极致的形式处理对国产电影创作大有裨益。国产影视创作应当把握住"美"的内核,在人物塑造、叙事模式和叙事风格等方面汲取他国影视创作之长处,用"真、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共同打造影视的经典。  相似文献   

8.
喻星 《新闻传播》2012,(3):81-82
要想做个优秀的新闻记者,练就一身"硬功夫",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不仅要有灵活的头脑,扎实的写作功底,也要懂点"瑜伽"之道,学会热身之道、"专注"之道、"结合"之道和"坚持"之道,通过不断的学习,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采访是新闻记者深入生活、体察民情的一种好方法,对于记者的思想作风和新闻写作都有好处。2003年春,新晚报编辑部要求每名记者写一篇体验新闻,笔者在通过几次切身体验之后,从中体会到了做体验新闻的几点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新闻是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其报道形式大致可分为正面、负面两大类。怎样把社会新闻展现给读者并让读者接受,是新闻工作者应该且必须要掌握的。采访技巧的运用采访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社会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美国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掌  相似文献   

11.
黄逸秋 《传媒》2007,(11):78-80
2003年6月的一天,做教师的网友云樵抱着投石问路的念头第一次在新华网发帖."我以为,像新华网这种官方新闻网站,文章要发出时,审查肯定极严,说不定就是泥牛入海没了消息."但事情出乎他的意料,所写第一篇帖文《寻幽揽胜登天柱》不仅很快在新华网论坛上发出,而且还被列为"好帖精选".对于新华网,这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云樵来说,他从此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4年多来,他在新华网首发的小说、散文、杂文、诗词共有200多篇(首),近50万字,其中有的被各大网站、报刊转载,有的参赛得奖.  相似文献   

12.
<正>新闻记者是运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记录历史的人;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嘹望者;是党和人民之间的纽带、桥梁;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记者工作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是社会发展的瞭兵。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首先应该要认清一下记者在整个社会中所应该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思想是盛开在人类思想巅峰的鲜花,内涵博大精深,笔者从真、善、新三个角度探讨了马克思著作的思想美。马克思思想之真,在于马克思浩瀚的著作中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芒;马克思思想之善,在于马克思不懈追求人类理想社会,达到了至善境界;马克思著作之新,在于创新是马克思著作的活的灵魂,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能给人新感觉,总是进射出崭新的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思想是盛开在人类思想巅峰的鲜花,内涵博大精深,笔者从真、善、新三个角度探讨了马克思著作的思想美。马克思思想之真,在于马克思浩瀚的著作中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芒;马克思思想之善,在于马克思不懈追求人类理想社会,达到了至善境界;马克思著作之新,在于创新是马克思著作的活的灵魂,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能给人新感觉,总是迸射出崭新的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15.
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都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贯彻落实好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就是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挖好民生新闻富矿,用我们的笔记录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用我们的笔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如何挖好民生新闻富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觉得,首先要从捕捉新闻线索入手。农村有句土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记者要做一个"巧妇","米"从哪里来呢?中国著名记者田流说过:"记者的办公室是在社会上,群众中,不是在编辑部的大楼里"。新闻记者要想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民生新闻,必须融入社会、融入到  相似文献   

16.
美,是需要发现的。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更需要在生活中发现具有真、善、美的新闻稿件,带着虔诚的态度,真诚地去采访,用文字书写出静中的动态,使文章生动真实,有血有肉。一名记者要想自己的线索不枯竭,需要养成三个好习惯:一是养成浏览政府网站的习惯。各级政府部门网站网页是国家、地方的新政措施、法律法规的集  相似文献   

17.
吕敏  张瑜 《青年记者》2006,(10):51-51
记者,要善“想”、善“听”、善“访”,在规则框架下做一名“聪明”的记者。  相似文献   

18.
江西日报宜春分社主任记者邹海斌,用镜头和笔触,真实地记录社会问题,关切百姓疾苦,关爱留守儿童,为社会传播正能量。不仅如此,他还热心公益,发起成立了宜春微爱公益,以"微善常举,爱心传递"公益理念,将爱传递到社会大群体中去,让爱成为一个"磁场",使微小之爱裂变成大爱之举。也许有人会问,一个党报记者多写几篇稿子就行了,为啥操这份闲心、管这种闲事?可邹海斌不这样认为。他说,这些"闲事",看似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但做好这些"闲事",其社会意义不逊于一篇篇报道。  相似文献   

19.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原则,对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艺娱乐节目无疑也受真、善、美的价值原则的指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善、美这一哲学范畴出发,对于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并对当前的综艺娱乐节目应该如何达到真、善、美价值统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原则,对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艺娱乐节目无疑也受真、善、美的价值原则的指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善、美这一哲学范畴出发,对于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并对当前的综艺娱乐节目应该如何达到真、善、美价值统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